冷暴力不仅存在于成年人中,还存在于儿童中。
表姐近来很担心,因为她觉察到自己原本性格开朗的孩子在上幼儿园后突然越来越出现反常的低落,原本表姐以为孩子在幼儿园里被欺负了,有几天接孩子放学回家后就开始看孩子是否受伤了。但是好几天了,她也没有发现孩子的伤痕,所以就觉得可能是自己太过焦虑了。
本来以为是因为孩子突然去幼儿园不适应,等过一段就好了,但没想到孩子突然表示也不愿去幼儿园了。
“天天,你为什么不愿意去幼儿园呀!是因为去幼儿园而不快乐?妈妈记得你以前是非常想上幼儿园的啊。”
本来天天只是一味地表示不愿意去幼儿园什么都不肯说,但在表姐的屡屡善诱,天天终于忍不住哭出声来:“妈妈,幼稚园的小孩都不愿和我玩,我又不想去幼稚园了!别再想读书了!”
表姐见孩子哭出眼圈也忍不住红了眼,立即带著孩子去幼儿园,要想向老师讨个说法。
1、被其他的小孩排挤在外
那些老实,不爱说话,很难与其他孩子相处的孩子,通常在进入幼儿园后就开始经历被隔绝在外。
因为那些孩子不懂得和别的孩子一样玩耍,不懂得如何与人交流,所以在和别人相处的过程中,自然处于一种劣势地位。
而且,这种类型的被排挤在外,还有很多是来自于教师的引导。
较为敏感的孩子可以感觉到老师喜欢哪个孩子,讨厌哪个孩子,所以更愿意和老师喜欢的孩子在一起,而排挤那个老师讨厌孩子。
2、老师把不太好的标记贴在孩子身上
现在很多幼儿教师年龄都不大,教书育人的经验也不多,所以经常在无意中给幼儿贴上标签:
"这个孩子最淘气不听话"
"这个孩子经常使用暴力"
"这个孩子性情最坏"
…
这种做法其实也是冷暴力的一种方式,无形中影响了孩子,比如有的时候老师在对一个孩子进行教育时,总是在另一个孩子的名字用不好的语气描述,这个另一个孩子就会逐渐变成了老师嘴上的反面典型。
因为是老师再告诉家长和其他小朋友:这个孩子是调皮捣蛋的,很让人反感,所以就会导致别的孩子还有家长也会对那种孩子避之不及。
虽然每个父母都希望遵循孩子性格的随意性发展趋势,但也不愿意让孩子成为“以偏概全”的人。但在当今社会,孩子如果没有做好“一直孤独”的准备,一味地抱着自己的性情倾向发展,极有可能遭到冷暴力。
所以,为了更好的让孩子更强的发展趋势,家长何不从孩子进入幼儿园的第一天起,就正确引导孩子如何与他人交往,这样才能让孩子更强的融入家庭以外的自然环境。
1、作为家长首先要起到表率作用
如果父母乐观热情,待人接物真诚,孩子就是父母的镜子,那么孩子就会有意识地模仿父母的交友方式。
因此,与其一直用浅显的语言告诉孩子“要好好和别人相处”,不如为他们做好表率。首先给孩子树立与他人和谐相处的榜样,让孩子从父母那里学到与人交往的技巧。
2、教孩子学会如何介绍自己
除老师外,家长还可以将小宝宝带到其他幼儿面前,与幼儿一起了解幼儿的姓名和年龄,并让幼儿将自己的详细情况介绍给幼儿,让他们互相了解,拉起双手让他们成为盆友。这样,孩子以后就学会了怎样交朋友了。
3、教孩子学会与他人分享
分享既是一种传统美德,又是拉近彼此距离的好办法。激发孩子与朋友分享自己喜欢的零食、小玩具、书籍,可以反映孩子的热情性格,增进同伴间的好感,也可以为孩子创造许多共同语言。
4、教孩子们与老师交往
当孩子来到幼儿园面对幼儿园的老师,对于孩子们来说,自己的生活环境无异于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变化。
有些孩子因为对老师感觉生疏,所以 心里先对老师产生了一定的抵触心理,这样就导致孩子以后与老师交往越来越难。
要使幼儿能更好地融入幼儿园的日常生活,还必须使他学好教师的工作方法,这也是非常必要的。老师和学生之间产生很好的互动交流对孩子非常有利。
在孩子还没有上幼儿园之前,家长就能积极向孩子普及教师的含义与功效,这样在孩子进入幼儿园后也能更好的与老师融为一体。
每个父母送孩子去大学上学,都希望孩子能在校园里快乐地学习训练,而不是承担冷暴力。所以,父母也应该更加细心地照顾孩子,防止孩子在幼儿园遭受冷暴力,而这种情况父母却不知道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