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丧失自主权:1952年院系调整回眸

1952年,为培养工科人才,新中国开始仿照苏联模式,对全国现有的高等院校进行调整。随后这场教育体制改革波及全国,形成了20世纪后半叶中国高校系统的基本格局。

建国初期,随着工业化建设和一五计划的有序展开,新中国陷入了缺少工业人才的窘迫局面。当时的中国政府由于缺少专业人才,再加上许多留洋的人才困居外国,因此“以苏为师”和“一边倒”的政策就成为了新中国的国策。

1951年11月,在经过小范围的实验后,中央召开了全国工学院院长会议,拟订了全国工学院院系调整方案,由此揭开了1952院系大调整的序幕。

在这场院系调整的风波中,“向苏联学习”的模式被视为主攻方向。据资料记载,当时中国的教育者,包括师范院校的师生,几乎是人手一本俄文书籍,甚至于俄语成了汉语之外的“第一外语”。不仅如此,对苏联模式的学习是单向的,是不允许任何人质疑的,倘若有其他意见,则会被贴上所谓的“标签”。

这次院系大调整的特点是:除少数文理科综合大学以外,其余高校则独立发展、自成体系。另外,高校还根据国家的经济建设需要,专门设置水利、航空、地质等专门学科。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历史悠久的老牌名校被拆散,同时私立高校和教会高校则退出了历史舞台。

经过1952年和1953年的大规模调整,全国高校由原来的211所减少为182所,其中大量的综合院校被拆散,而大批的工科院校则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据老教师回忆,当时决定高校和哪个专业合并,实施的速度很快。几乎命令下达的同时,扛起行李就出发,这是当时院系调整的真实写照。例如,当年的上海交通大学接到指示要支援西部高校,第二天大批教师和人才就坐上了前往大西北的火车。

院系调整加速了工科人才和师范类人才的培养。相反,对于人文学科来说,这次调整无异于一场灾难。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在民国年间,由于受“美国模式”影响,中国的人文学科已经发展得相当不错,也产生了许多著名的人文学者,其中不乏鲁迅、胡适、朱自清等名家。但建国以后,出于意识形态的需要,这些受英美“自由主义”影响的人文学者,自然与新中国格格不入,所以之后在院系调整中人文学科遭受的灾难也是必然的。

此后,一大批社会学学者转行,或者遁入图书馆成为资料管理员。尽管费孝通等人曾上书中央,但人文学科仍遭到了全面否定。典型的例子就是,著名社会学家孙本文竟然到了地理系搞所谓的“地理经济”,种种举措,让原本就不堪重负的人文学科遭受了灭顶之灾。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在此次调整中,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和中山大学是院系调整的“重灾区”。据资料记载,五大院校的工科除浙江大学之外,几乎被全部剥离,同时剩下的学科则被并入其他院校。直到现在,部分高校的元气仍未恢复。

现在以南京大学为例,对此次院系调整进行简单剖析。1949年南京解放后,国立中央大学更名为国立南京大学,这就是今天南京大学的前身。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1952年院系调整后,南京大学保留文、理学院,与金陵大学的文、理学院合并,在此基础上组建了新的学校,也就是如今的南京大学。而原来国立中央大学的工学院则独立为南京工学院,即后来的东南大学。另外,工学院剩下的学科和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的交通系合并,组建为今天的江南大学、江苏大学、南京工业大学。还有现今的南京师范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空军军医大学,几乎都是国立中央大学拆散而来的。

总体而言,1952年的院系调整加强了工业、师范和农林等方面专业人才的培养,使专门学科有了独立发展的空间。但是,院系调整时由于过度照搬苏联模式,导致了很多高校学科发展不均衡的问题。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