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我因为工作原因开始出差加班,朵朵开学了,辅导作业的重担就落到了朵爸肩上。
结果朵爸带她做了几天的作业,待我时间正常重新开始帮朵朵看作业时,我却发现她不过短短几天就学会了“讨价还价”!
“朵言朵语”如下:妈妈我写完这一页,你要奖励我什么呀?爸爸昨天说可以吃一个炸鸡翅。
我一时无语,批评她:做作业是为了巩固知识,你学习是为了你自己,没奖励你就不写啦?
朵朵听了我的话,老大不高兴,嘀嘀咕咕一句还被我听见了,她说:妈妈真小气!还是爸爸好……
我瞬间血压升高,别说往常跟朵爸的夫妻感情有多好,这一刻我是真的好想拉住朵爸大吼一声:“让你给我瞎添乱!这不离婚日子都没法过了……”
当然,内心吐槽发泄完情绪,我也不得不感叹,朵爸的一通操作,暴露了一个我往常忽略了的问题——都说想要孩子主动学习,但动力在哪呢?
相信大部分家长都有个美好的愿望:孩子不需父母耳提面命,也能自发地爱上学习,投入学习。
当然,梦想是美好的,现实却不饶人,孩子发自内心地爱上学习这件事?不存在的!如果有,那也只存在于“别人家孩子”的传说中。
之前我写过一篇关于孩子第一次入园入学的文章,并推荐给宝妈们一部央视拍摄的纪录片《人生第一次》。
节目中有一对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双胞胎男孩,哥哥左左就生动地给所有屏幕外的家长们上了一课:我好好学习不是为了成绩好,我只是为了老师的奖励。
所以孩子没奖励就不肯学习的状况,是否有改善甚至改变的方法呢?
“学习是次要的,奖励才是重要的”
故事的起因是这样的,哥哥左左和弟弟右右像是所有刚进入小学的孩子一样,在幼儿园的余温与小学的新奇间,努力适应着新生活。
而兄弟俩的班主任,显然也是经验十分丰富的教育者,一上来就使用了“大招”:与学习表现挂钩的,星星贴纸攒分兑换奖品法。
别看这种方法复古还有点老土,似乎跟我们自己小时候被老师奖励大红花没啥区别。但对孩子有用的方法,永远不过时。哥哥左左,对小星星的执念在节目中一览无余。
在学校里,跟同桌笃定地说,自己“下次肯定能拿32颗星星”,这种自信与执着,把同桌小姑娘都给惊怔了。
而这种执念,在遇上与“小星星”的得失相关的事件后,来了个大爆发。
起因是左左回到家,将专门用来贴奖励小星星的本子放在桌上,结果奶奶无意中移动了本子,丢了那么一两个小星星。
而发现了这件事的左左,瞬间在奶奶面前爆发了——他抹着泪,哭着闹:“我的星星少了!”
一边哭,左左还一边拉着奶奶要求她负责任:“呜呜…你帮我找,是你弄掉的!”
而在大人看来,这能是多大的事?奶奶也不例外,对于小孙子的举动感到莫名又无奈:贴在本子上的几个星星贴纸,怎么闹到又哭又发脾气,还要责怪到我头上来了?
奶奶甚至还生气地指责左左:“你不讲道理!”
而接下来左左的话,把奶奶给听懵了,左左对于奶奶弄丢了他的星星且还不够重视的行为说出了灵魂深处的感悟:
“这是重要的事,学习是次要的!”
估计不止左左的奶奶,就连屏幕外的你我都会深深疑惑一分钟,作为学习奖励的星星贴纸,怎么到了孩子这里,是比学习本身更重要的?
奶奶的反应很直接,立马反驳了孩子这套论点:“你学习就是为了星星啊?那我拿纸给你多剪几个星星,那能代表你学习好吗?”
看到这里,我估计大部分家长都对奶奶的话竖起大拇指,心里也在赞同地嘀咕,这孩子不懂事,本末倒置。这里,我用带俩娃的经验和曾经与无数宝妈交流过的心得打包票,左左说出的绝对是他的心声。
在他的心中,好好学习表现优秀这件事,远不如得到老师的小星星表扬以及兑换小礼物重要。
或者说,表现好学习好,是方法不是目的,只是获得小星星必须做的事。
对绝大多数的孩子来说,左左的想法就是他们最真实的心理活动,再是如何乖、如何有学霸体质的孩子,学习本身都不是真正的目标。
孩子,甚至人类本性,就是趋利避害、寻求舒适躲避辛苦。
你指望着一个生理上连续专注时间不超过30分钟的学龄娃天然“爱”学习?是不是有点超过人类潜力了……
有目的的学习,必然是一件“逆人性”的事,而孩子的爱玩天性,也注定了再如何不排斥学习的孩子,依旧只会把学习当做手段而不是目的。
所以我们能看到,无论是幼师还是小学老师,乃至各种补习课外班里的老师们,都心照不宣地用着各种看似过时的“外部奖励”来引导孩子的学习行为。
甭管我们在各种育儿文章、育儿书籍与育儿课程里听到“烂大街”的强调孩子要有内驱力才能自觉学习。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普遍的育儿水平下,能保证科学的外驱力都已经殊为不易。
把奖励变成学习驱动力,釜底抽薪
那是不是说,孩子的学习内驱力不重要了?其实在我看来,这种理想状态地将孩子的学习动力划分为所谓内驱、外驱的方法,是一种不怎么接地气的理论派做法。
我在之前讨论如何培养孩子专注力、学习习惯的文章中都有提到,科学研究中,孩子年龄增长和大脑发育速度制约着天生的专注力时间。
3岁到7岁间,虽然专注时间在增长,但远远不可能达到所谓理论内驱力的需求值。
孩子确实天性充满好奇与探索欲,但是孩子同样是“花心”的,甚至说一句他们喜新厌旧都不为过。
指望着孩子因为热爱某项活动而能全身心投入其中的人,要不就是没有真正带过孩子的人,要不就是遇上了一个“小天才”。
对绝大多数孩子来说,他们一定是同时把热爱与动力放在各式各样不同的事物上,这也是为何很多家长在启蒙阶段会给孩子报许多不同的启蒙课。
家长的角色,是观察与抉择,提前为孩子定下一个有优势的方向,再通过设计合理有效的外部驱动力,去推一把孩子。
因此在我看来,启蒙阶段的孩子需要的是合理的学习驱动力,这种驱动力,小部分可能来自孩子的兴趣内驱力,但大部分,肯定是更科学合理的外驱力。
有人可能会反驳我,外驱力不就是各种物质奖励?这样不就会让孩子的学习变“功利”,一旦没有奖励就不学了吗?
我们之所以总是会觉得用奖励来催动孩子学习后劲不足,最大的原因可能是,我们为孩子设置的这些外驱力并不适合。
我们把许多本来就不该作为奖励的东西,错误地设置成了我们以为的外驱力,反推孩子倒退一步。
在既不缺衣又不少食的环境下,更花哨的物质享受,除了引导出一个攀比耍赖的孩子,实际上没有分毫作用。
这里,我们真的可以学习一下幼儿园和小学老师们对激励方式与奖励物品的巧妙设计。
前面提到的攒星星贴纸,其实就是最简单也最普遍有效的方法。
这种激励方式,本质不在于最后孩子能换取到的奖品好坏,重点是在积攒星星的这个过程,全班孩子都被带进同一种氛围。
人是群体性动物,刚刚进入幼儿园或学校集体的孩子,正是在摸索陌生的社交方式的阶段。
他们本能地会努力加入“大家都参加”的活动,并且希望自己在集体中,至少是不落后的。
这种外部的引导与孩子天性的结合,起到了意想不到的外驱推力,不仅让单个的孩子有了短期的简单目标,同时也让整个班级的整体学习氛围得到提升。
孩子的社交氛围,是最为隐形却强大的“学习驱动力”。
这个结果,其实在我之前组织的古诗打卡计划群中就展现得淋漓尽致:来自五湖四海的陌生家长与孩子,每天背诵朗读同一首诗词,录下视频发到群中打卡,互相鼓励互相监督。
不止一次有群里的宝妈跟我说,孩子有时想偷懒,但是只要给他们看过群里其他小朋友的背诗视频,他们最后还是会坚持完成今天的打卡。
这就是孩子之间无与伦比的“学习驱动力”,互相影响,互相激励。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了解这些,并且努力为他们创造更多的机会,来获得这样的学习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