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总是危言耸听!解决不了教育三大问题,慎谈“教师退出机制”。
不知从何时起,网络经常流传一些自媒体人自以为是的文章,冠以“教育部通知”“教育部出手了“等耸人听闻的标题,断章取义曲解教育部文件精神,称教师行业不再是铁饭碗了,以此吸引人眼球,实质起到了混淆视听的恶劣影响。
比如所谓”教师不再是铁饭碗了“的文章,列举了三类教师将被开除:师德败坏者、无教师资格证者、开办校外培训机构者。看了如此文章不禁哑然失笑。每个行业都有行规和职业道德要求,不符合职业要求的岂能从事这一行业?这不是废话吗?和是不是铁饭碗有什么关系?
目前还在热议的”县管校聘“又被人解读为”打破教师铁饭碗“的举措。想想真是好笑,任何行业都需要加强行业管理,提升员工素质。教育部目前对教师管理的所有举措,无非就是为了激活教师队伍活力,提升教师品德修养和专业技能素养,对不合格的害群之马任何行业都不会容忍,更何况是肩负”教书育人“重任的教育行业。纯洁教师队伍是新时期社会发展对教育的必然要求,似乎目前和”饭碗“铁不铁还没关系。
偶然刷新闻,又看到一篇冠以”教育部通知“的文章,竟然称”教师退出机制“时代到来了,点开阅读,内容无非是老生常谈,只是”退出机制“四个字较吸睛。不禁遐想:教师退出机制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但就目前教育情形而言,还是慎谈”退出机制“。
要有教师”退出机制“,必须解决目前教育行业存在的一些问题,完全形成全社会”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让教师真正成为全社会人人羡慕的职业,到那时”退出机制“就水到渠成了。目前,教师在社会各行业中还是比较尴尬的,存在着一些剪不断理还乱的问题。
首先是教师的待遇问题。尽管有《教师法》规定,但许多地方长期漠视法规,导致教育部今年实施教育史上最严厉的督查。尽管现在教师收入待遇一提再提,但和同样吃国家财政饭的其他事业单位人员差距仍很大。尽管时有耳闻某某地方教师年收入达几十万,但全国各地教师收入多寡太悬殊……
教师的收入待遇始终是形成”尊师重教“风尚的第一要素,也是教师是否有社会地位最为显著的表现。一个社会职业之所以能受到人们追捧,不外乎权力和收入。教师不可能有任何实权,那么假如有好的收入,自然会受到人们的青睐了,想不”尊师重教“都难。
其次是教师的职称问题。教师职称本意是对教师专业技能的一种评定,但教师职称历来和工资收入相关,那么教师职称的评聘对教师工作热情就有着导向性的作用。现在教师职称评聘存在着好多问题,让许多教师内心愤愤不平。当然,其中因素真的说不清道不明,有政策因素也有个人因素,但不可否认存在不合理性。
如何妥善解决教师职称评聘问题,直接关乎教师工作积极性的问题,关乎教师队伍生机活力的问题,关乎教育教学质量、效率的问题。职称评聘,假如让一部分教师得益、让更多教师心理不平衡,那么就很难建设一支高素质积极向上的师资队伍。
再次,要营造良好的家校关系。现在家校关系很冷漠,教师与家长(学生)关系特微妙。家长对学校、对教师要求高却不信任,学校、教师对家长(学生)态度很谨慎。彼此之间表面可能客客气气,实质”拳来脚去“。
教师是教育者,学生是被教育者,家长是教育的协作者。教师不是服务员,对学生教育先天具有掌控权。当然,教师的教育掌控权是要受到教育制度的严格约束的,而不是由学生、家长指控就可处罚甚至剥夺的。家校关系不和谐,必然导致教育的倒退,教师对教育事业失去应有的热情。
我国是教育大国,存在一些问题在所难免,关键是要正视问题,而不是任其发酵影响整个教育事业。任何行业都可能存在自身问题,教育行业的问题之所以会引起全社会关注,只是教育的触角伸入到社会的每个细胞——家庭,教育是每个家庭避不开的大事,教育的问题自然也成了家庭的事、社会的事。
以上所述三大问题,我觉得是营造尊师重教风尚的主要因素,其他诸如教师队伍阴盛阳衰、有偿补课、体罚学生等等问题,我觉得都是以上问题的衍生品。社会没有尊师重教的风尚,慎谈”教师退出机制“;本身没有吸引力,何来“被退出”?与其整天危言耸听,不如扎扎实实解决些实际问题。
各位,以上几点,纯属个人臆想,如有不妥,友好交流;渴望聆听您的真知灼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