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小熙陪你一起度过的第 702 天
作者 | 李耳耳
来源 | 爸妈研究所(ID:mama_cn)
普天同庆,神兽归笼!
全国3.7亿父母,一同熬过了神兽们在寒假时的造作,
忍受了神兽们在开学前的哭喊。
沉浸在喜悦中的他们,似乎没有料到,另一种危险正在逼近。
众所周知,小学放学时间为3:30pm,公司下班时间最早为5:30pm,
算上加班+堵车,父母能在6:30pm前赶到学校,已经是上天保佑。
放学三小时,孩子到底该何去何从,
已成为了大部分双职工家庭最头疼的问题。
所幸,教育部早在2017年就注意到了这个普遍困境,
经过缜密的商讨研究,终于在昨天提出了相关政策:
中小学课后服务要与正常下班时间相衔接。
简而言之,结束一天的课程后,
孩子仍然能继续呆在学校,
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各类活动,直到父母下班来接。
这无疑是一针最有力的强心剂。
因为,无论是孩子还是家长,放学三小时,真的太难熬了!
3:30放学 VS 6:00下班
孩子都去哪里了?
对双职工家庭来说,老人早已成了家里不可或缺的一员。
父母下班晚,接孩子的任务,便落在了老人头上。
看似是个两全的选择,其实暗藏无数隐患。
首先是溺爱。
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临近放学时,
等在校门口的人,年轻人大多两手空空,
老人则手里拎着各种袋子。
水果酸奶是基础,孩子闹着要吃的零食和饮料,当然也少不了。
甚至老人之间还会攀比,比谁给孙子孙女带得多。
且不说零食饮料对身体有害,就算是水果酸奶,
孩子在路上边走边吃,既不卫生,也容易受凉。
其次是安全。
很多老人交通安全意识很薄弱。
看着他们带着小孩在马路上乱窜的样子,真是让人心惊胆战。
雨天,路面湿滑,雨披挡视线,
即使这样,也有人骑自行车带着孩子,逆行在非机动车道。
哪怕在车流高峰期,也全然不顾路口的红灯,直接载着孩子闯过。
安全到家,是侥幸;
可一旦意外发生,那就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痛。
于是,有的家长选择把孩子送去“小饭桌”托管。
小饭桌不仅能为孩子提供晚餐,还能辅导作业,
甚至会给孩子提供床铺休息。
而且,无论是吃饭还是玩耍,孩子也更愿意和同龄人在一起。
可前不久的一则新闻,震惊了所有人。
1月16日0时至24时,北京市新增的1例确诊病例是一位6岁的小男孩,
他曾在一个确诊家庭的“小饭桌”托管。
是意料之外,也在意料之中。
小饭桌往往空间不大,却要挤着十几名乃至几十名的孩子,
还要兼顾做饭的功能,一旦发生意外,让人细思极恐。
若非无可奈何,谁愿意冒这个险?
况且在小饭桌,辅导作业的老师往往没有足够的资质。
父母来接的时候,作业是写完了,可孩子是否真的理解,却得打一个问号。
可怜天下父母心,只有自己教育孩子,才能真正放得下心。
但,朝九晚六后还要耐心给孩子辅导功课,
可不是轻轻松松一句话就能做到的。
有的妈妈被气到想“断绝关系”,
老师布置的几个生词,孩子用了三个小时都没写完。
想打不能打,想骂不能骂,
妈妈唯一的发泄,只能说句“再也不想当他妈”。
有的妈妈硬生生被气出了抑郁症。
武汉的胡女士,一直找不到头疼的原因,
她形容自己的头部被一个帽子罩着,又像戴了一个紧箍咒。
直到医生问起孩子时,她突然崩溃大哭。
胡女士说,她害怕见朋友圈讨论孩子的事。
和老公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来辅导孩子写作业,
却没看到回报,她感觉自己很失败,烦躁又焦虑。
妈妈不好受,孩子也不好受。
曾有一位小男孩哭着对妈妈说:“早上你是好妈妈,晚上你是坏妈妈。”
看着就让人觉得难受。
说到底,无论是老人接送还是小饭桌,
父母们都在想方设法地为孩子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成长环境。
可就像那句话一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学校是孩子的第二课堂。”
孩子的成长路上,老人代替不了父母,小饭桌代替不了学校。
也正因如此,课后延时政策下发后,家长们都沸腾了!
课后延时服务,真的来了!
“人民日报”在微博中提到了全覆盖,事实上,已经有某些地区率先实行了。
3月1日,顺义区教委在《致顺义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家长的一封信》中表示,
将在新学期改进学生午餐及课后托管服务,最晚能延长至19点。
并且,课后三小时内禁止补课,以加强体育锻炼为重点,
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作为重要补充。
深圳也同样在今年3月1日起实行课后延迟服务。
每生每年1000元,不仅不允许给学生补课增加负担,
还能让家长自主决定,自愿参加。
这样一来,既能保证孩子的安全,
家长最头疼的作业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很多学校会利用课后三小时,作为孩子的自习时间。
充分的学习氛围以及老师及时的解答,
让孩子在回家前,就能完成大部分作业。
正在上初中的女孩小圆就感叹:
“终于不用再等到第二天再去问老师了。”
对于课业任务较轻的小学,老师们则会引导孩子进行丰富的课余活动。
昆明市一所小学,甚至利用这段时间,开展了一场文艺汇演。
有表演武术的、有吹葫芦丝的,
甚至学校还租借了专门的服装,让孩子跳一曲中国舞。
该校的校长说,在课后开展各类兴趣班,
不仅是为了解决“放学难”的问题,
更是为了提升学生的个人素养。
然而,有赞同,就会有质疑。
课后延时服务热火朝天之际,各类声音也纷涌而至。
有人心疼孩子,有人心疼老师。
有人纠结费用,有人纠结时间。
比如,孩子放学和上班族下班时间撞在一起,会不会引发交通瘫痪?
比如,每学期交的费用,到底怎样才能用在刀刃上?
除此之外,大大小小的困难数不胜数,想象很美好,现实很骨感。
课后延时服务,依然任重而道远。
众口难调,延时服务到底是为了谁?
虽说出发点是为了孩子和家长好,
但有家长认为,这项政策反而是给孩子增压。
假如开展课外活动,孩子的自制力有限,
常常参加完活动还收不住心,
沉浸在激动的情绪里,反倒影响了作业的完成。
一位妈妈就曾跟我抱怨,6:30接孩子,到家已经快7:00。
等孩子平复好心情,洗漱完,至少要到9:00。
写完作业,孩子甚至无法保证8小时的睡眠。
还有一位妈妈则吐槽,学校里老师教授的内容有限,
提前放学的话可以给孩子报名外面的补习班,
加快学习进度,争取走到前面。
可课后延时,再怎么延,都跳不出学校和书本的内容,
以后怎么跟别的孩子竞争?
成绩面前,兴趣只能靠边站。
而那些不愿意“鸡娃”的家长,内心也有顾虑。
虽然政策规定不能补课,但难免有学校为了升学率会“铤而走险”。
连续学习十几个小时,肯定会让孩子产生厌学情绪。
的确给家长减了压,却给孩子增了压。
或许有人会问,本来就是自愿参加,不想来就别来呗。
但,孩子的世界,并没有你想象得那么简单。
且不说孩子本就爱和同龄人呆在一起,
如果父母提前接走孩子,会不会让孩子落下课程?
会不会让孩子被别的同学孤立排挤?
在学校,“合群”早已是孩子受欢迎的必要条件之一。
而老师,也同样有苦难言。
讲课吧?身体实在支撑不住。
人们总说当老师很轻松,但早上7点带早自习,
晚上7点带晚自习,似乎也和996没什么区别。
不讲课吧?逃不过“内卷”的压力。
“你不讲课,但别的老师会讲,这样一来,你班上学生的学习进度不就落后了吗?”
每一项政策的颁布,一定经过了严密的讨论与试验。
大方向上肯定是正确的,小细节众口难调在所难免。
课后延时服务,的确有诸事万全的难度。
但无论如何,在这个生活节奏快、生活压力大的时代,
它的的确确为很多上班族父母,解决了孩子放学难的问题。
至少,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的教育,不该只压在父母身上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对于现在所提倡的小学放学后的延时课,怎么看?”
一个高赞回答说:
“好处是,有利于减少两极分化。
家庭不富裕的学生可以多接受一点教育,
减少与家庭富裕的孩子的差距。
坏处是,学有余力的学生,本可以去上特长班,
现在只能留在学校里上文化课。”
正如她所言,课后延长服务对于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价值。
甲之砒霜,乙之蜜糖。
与其纠结于如何严格地落实政策,不如在实践的过程中慢慢完善。
灵活应对,才能满足所有家长的需求。
两年前闹得轰轰烈烈的“减负政策”,如今不也渐渐走上正轨了吗?
想不想改和能不能改,向来是两个问题。
当教育部最新政策颁发的那一刻,就意味着“能改”。
而“想改”的前提,就是社会看到家长的真正需求,
多方面配合,把育儿的成本和代价降下来。
目前,已经有人陆续开始行动。
上海某小学所处的街道,组织了志愿者,
主动向学校申请看护学生,以便更好地实行课后延时。
靖江某一学校,涌来了一批党员义工,
其中不乏优秀人才给孩子做演讲,弥补“德育”教育的缺失。
我们相信,终有一天,学校、家长、孩子,三方都能达到稳定的平衡。
课后延时服务,作为家长的你,怎么看?
欢迎评论区留言告诉小熙~
-END-
来源 | 爸妈研究所(ID:mama_cn),研究1-6岁家庭教育新知识,是妈妈的教育笔记,是爸爸的带娃攻略,是孩子的成长能量站。
点个“在看”+“转发”
少年强,则国强,是好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