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妈六十了。
有一天晚饭,吃着吃着,她放下筷子,看看阿呆,再看看我,一句话冒出来:现在真是天翻地覆了。
我明白她的意思。现在确实天翻地覆了。
她的天是这样的。
我妈出生在六十年代,正是饥荒遍地。
七八岁的一天,她路过一条村巷,有一个小男娃坐在门槛上,大口大口地啃一块玉米饼。
金碎的渣,在浮光里掉下来。香味跟着她,从巷口走到了巷尾。
熬到了八十年代,就是大年夜了,一家子做一个大锅子,热气腾腾里也不过是几把梅干菜,半斤肉罢了。
到我这,天变好了。
吃饱饭不成问题,肉也见得到。
我中学住校,一个礼拜回一次家,带两瓶咸菜。
下课了,到食堂里打五两米饭,扭开瓶子。有时候是咸菜,有时候是咸鱼,有时候是腌萝卜。
也会带一些锅巴,加点咸菜,晚自习后开水泡了做夜宵。
那个装咸菜的瓶子,一般就是吃完糖水罐头留下的,比现在超市里的老干妈大点。咸菜也怕馊,盐就下的重。
真是吃腻了。我今年三十五了,几乎不碰咸货,特别是咸鱼,从来不碰。
到她的孙子,天是真翻了。
一罐奶粉300多,从出生喝到四岁,一个礼拜一罐。
早上起来,鸡蛋、三明治、稀饭、牛奶、油条、包子、煎饺,轮番来不重样。
送到幼儿园,点心、正餐、水果,中午要睡2个钟头。
回头看了一眼餐边柜,橙子橘子梨子核桃薯片,许多次买回来,放着放着就坏掉了。
阿呆的嘴都吃刁了,西瓜喜欢沙瓤的,苹果爱吃糖心的,连橙子他都能吃出是不是褚橙了。
我问过很多朋友,是不是只有我家是这样“奢侈”?
答案是:都这样。就算家里条件一般,但在孩子的吃上,还有教育上,每个家长买单都很爽快。
我妈六十了。
有一天下午,她到书房放下一杯茶,转身出门,落下一句话:现在真是天翻地覆了。
我明白她说的意思。现在确实天翻地覆了。
她只上了五天学,因为要交三五块钱的学费,交不起,只能回家。
我爸强一点,读到小学三年级毕业,勉强能看看故事会。
在今天这个时代,不识字,寸步难行。
每一次接送爸妈来回老家,看病,我都很焦躁。因为买票、刷身份证、打车、挂号、缴费、健康码,处处都在智能化,什么注册、输入身份证号,我又难以一直陪在边上。
九年义务制教育是从86年才开始实行的。
到后来,不上学,老师、社区、村委会会轮番上门劝,要到九十年代末了。
再再后来,免学费,给补贴了。
在我妈成长的六七十年代,一家兄弟姐妹六七个,农活多,也穷。一个大家庭能保障一两个孩子上学就不错了。
我在九十年代,十三岁那年,走进乡镇中学大门的时候,才知道“a”,不仅读“啊”,也读“诶”。
同学记不住读音,就在apple边上写“阿婆”。
老师扛着一个黑色的录音机走进教室,给大家放听力。一两个星期一次,一次最多也就两堂课。
复读机是个奢侈品。我一直想买,一直也没敢开口。
太贵了,便宜的三五百,好点的一两千。
当然,这也是我英语不好的借口。
再差总比一百多年前曾国藩的儿子曾纪泽的时代强吧。那时候,曾纪泽学英语,整个北京城都找不到一本英语字典呢。
每次带阿呆去书店,一逛到儿童区,心里就暖暖的。
席地而坐的都是小朋友,面前摊开一本书。
要学英语?
稍微好点的幼儿园都有外教了。ipad、手机、投影,app、分级教材,远程1对1,应有尽有。
要学特长?
足球、羽毛球、小小主持人、朗诵、架子鼓、跆拳道、围棋、英语、拉丁舞……
我们小时候,不是不想学,是根本没钱学。就算有钱也没有师资、没有地方可以学。
那时,我只在《少年文艺》里看到过航模、无线电的“少年宫”。
我妈六十了。
昨天晚上,我削了一个苹果给阿呆。他不吃,我吓唬他:不吃不长个子。
他根本不搭理我,我唬了两句,他爆了一句:你喊我一声爸爸,我就吃。
一口老血差点没吐出来。在阳台洗衣服的我妈,摇摇头,叹了一口气:现在真是天翻地覆了。
我明白她的意思。现在确实天翻地覆了。
我外婆那一辈的父母,遭逢乱世,人命如草。
一家子五六个甚至八九个小孩,吃饭都难,哪里还有闲情逗孩子?
八十年代,忙农活,九十年底忙夜班,忙下岗,忙打工,都很少有抱孩子闲逛的经历。
父母表达感情,是早上多一个水煮蛋,开学带你去交学费,再买两个肉包子。
我们写作文,想起来都是父爱如山、背影,听起来就是沉甸甸。
我爸当年几乎不问我的成绩,最多也就是看下期末考试成绩单,更没有像今天的家长群这样夸张,要签字、批改。也不是不想管,不想带娃玩,是真的忙。
当一个人忙于奔波,每天想着下半年的学费在哪里,下个月的稻子要找人割了,明天锄草了。
那时,带孩子玩,是考了90分,还是9分,并不是最重要的事情。
经常有人感谢苦难,感谢贫穷,说什么锻炼了意志之类。其实在严寒酷日里,没有夭折的花草毕竟是少数。
现在呢?我总有一种感觉,现在的代际关系远远要比以前融洽了。
父子像兄弟了。母女像姐妹了。
那种板着脸训小孩的爸爸少了,对孩子早恋、网游宽容的妈妈多了。
就连我家阿呆叫我喊他“爸爸”,我也并不以为忤逆。
在城里,接送孩子上学,去逛逛街,公园里放风筝,看看电影,这都是屡见不鲜的场景。
在我们老家农村,父母有一方全职带娃陪读很常见。
幼儿园里,老师教儿歌,教礼貌,教分享。
父母也参与到孩子的学习里了,大部分人还是懂得:
教育孩子,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也有家长的责任。真以为把孩子扔到学校,自己就可以不用管了,最后坑的还是自家孩子。
我妈今年六十了。
每一次,她看看我,再看看孙子,然后说“现在真是天翻地覆了”。
我就知道,她一定是想起了自己的童年,那块玉米饼,上了五天就回家的学,还有天黑透了才回家的父亲的沉默。
然后,我也就想起了我,想起我的父亲给我买过的两把驳壳枪。想起了英语原来有26个字母,想起了新华书店柜台后那一排排书架。
阿呆现在还只有5岁,他还想不起来这些。就好像有人说的:
以前只要父母拿出钱包,我们就能看见包里为数不多的现金和他们的窘迫。现在我拿出手机,孩子以为那里有用不完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