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培训班、艺术培训班、早教班,更甚至教育的起跑线已经延伸到了“胎教”。催生培训机构一派“欣欣向荣”发展的根源,正是中国家长望子成龙的殷殷期盼。
谁不希望自家孩子成为“栋梁之才”?但孩子未来的成就,除了家长所提供的教育资源之外,更多与家长的家庭教育息息相关。
为什么你家孩子不如武亦姝?家境只是其次,父母的付出最重要
《中国诗词大会》热播后,站在舞台上,自信光芒的武亦姝成了家喻户晓的才女。
不少家长隔空喊话,希望向武家父母讨教教育秘诀,但真正了解了武亦姝的成长经历后,不少家长都摇头放弃,感慨“天才”的成长之路是常人难以复制。
客观来说,武亦姝并不是天才儿童,她之所以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一方面仰赖于自己的努力,另一方面则归功于父母的付出。
出生于中产家庭的武亦姝,妈妈是美术教师,爸爸是法学专业的高材生,同时也是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之一,尤其擅长打商业纠纷案以及跨国案件。凭着武爸爸的专业能力,所获的酬劳自然不菲。有了父母的经济支撑,武亦姝相对于同龄孩子所得到的教育资源自然更多。
不过光靠钱砸是远远不够的,毕竟贪玩是孩子的天性,若是成长过程中,家长完全撒手,放任孩子自由发展,那么再好的教育资源投资在女儿身上也只是糟蹋。
为了武亦姝能够茁壮成才,武家父母决定以身作则,为女儿树立正面榜样。工作繁忙的大律师爸爸,把陪伴、辅导女儿摆在了首位,定点到下午四点半必然关机。可想而知,为了女儿学习与成长,作为父母牺牲了多少?
由此可见,武亦姝式的精英教育,有一半功劳都应该归功于父母严苛的家庭教育。
在教育为先的今天,很多家长会因为“小升初”而焦虑。在孩子从一年级开始,就不惜花重金为孩子报名各种课外辅导班、培训班,唯恐孩子落于他人后面。然而,真正精英式教育,不能纯粹靠钱砸!
什么是精英式教育?这是我见过最理性的答案!
1、给予孩子高质量的陪伴
很多父母为了给孩子提供好的生活,早出晚归地奔波,甚至不惜背井离乡去讨生活。但好的亲子感情,并不是靠金钱能“养”出来,而是“陪”出来。
心理学家戴维·埃尔金德说:“孩子们最需要知道的是,他们对父母很重要,永远都被爱围绕。”
但大多数父母并没有意识到亲子陪伴的重要性,更多时候他们认为的陪伴只是一个形式,和孩子呆在一间屋子里就视为陪伴。事实上,并不是!对孩子而言,高质量的陪伴是爱和重视。若是父母在陪伴过程中,不注重跟孩子的沟通,只顾低头看手机,忙工作,这样的陪伴等于没有陪伴。
优质的陪伴是需要父母花时间、花精力的,学会跟孩子进行深度的心灵沟通。毕竟,孩子逐渐成长,他们的自我意识也变得越来越强,很多时候他们不肯听命于家长的安排,而是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这个时候,家长不要急于去反驳孩子,而是应该鼓励孩子把话说完,并尝试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的想法。好的想法一定要给予支持,不好的想法也要给予理由去说服孩子。
只有肯放低身段去陪伴孩子的家长,才能明白孩子内心的所思、所想,才能跟孩子做朋友。
2、 不要忽视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
别把所有的教育希望都寄托于校园、课堂去完成,家是孩子成长的重要港湾,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至关重要。
一如,家长总是鼓励孩子要认真读书,养成阅读的好习惯,但私下里,家长自己却沉迷于手机、游戏等,那么孩子只会认为家长是“说一套,做一套”。所谓精英式教育,那么家长首先得成为“精英”,树立正面、积极的榜样,才能让孩子“有样学样”。
3、 学会做一个开明的父母
凡事包办是很多中国式父母的特性,小到衣食住行,大到孩子报读兴趣班,选择专业甚至找工作、找对象都要妄加干涉。
试问一下,在父母一手包办之下,孩子养成了“巨婴”性格,凡事不肯动脑去思考,不肯动手去完成,谈何成为精英?
要给予孩子精英教育,首先父母得成为开明的父母,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让孩子有条件发挥出自己的天赋,并且在孩子成长路上给予监督和鼓励,让孩子的天赋得以尽情的发挥。
结束语:
西方式精英教育流入国内后,受到了万千家长的追捧,为了让孩子成为出类拔萃的精英,家长们不遗余力地开启了精英培养之路。
除了狠砸钱给孩子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外,很多家长也把“严苛”奉为精英教育的核心。不断地强迫孩子学习、学习再学习,以至于部分原本学习主动性很强的孩子,在不堪重负的学习压力之下产生了厌学心态。造成这一反效果的根本原因,是家长对精英教育理解的片面。
真正的精英教育,一定跟家庭教育息息相关,爱与陪伴、温馨的家庭环境、父母的榜样力量都是必不可少的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