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凌说
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高考已经存在44个年头,在这四十多年里,随着时代的进步,高考政策也在不断发生改变。
从开始的“大文大理分科”,到后面的“学业水平测试”,再后来一些省市使用3+3的选科组合模式,现在也有很多省市依旧是这种高考模式.
但在这种模式下,出现了“弃物理”的现象,不利于科技兴国的发展理念。
因此为完善3+3出现了3+1+2高考模式,虽然说在这种新模式下,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文理分科了,但是“物理”和“历史”任选其一,选了“历史”就是偏文科,选了“物理”就是偏理科。
而选了物理96%以上的高校和专业都能报考,选了历史可选的学校和专业都是有限的,所以说“重理轻文”的现象在新高考模式下依旧存在。
“文科生”和“理科生”的现状
首先,在高中选科时期,大众的印象就是,只有学不好理科的人才会选文科。
其次,在高考时,文科比理科难拿高分,因为文科主观题占多数,没有准确的答案,也就很难拿满分了,理科则不同,答案都是固定的,只要你学到一定境界,就能拿高分。
文科不可能得满分,又难拿高分,但文科的分数线却比理科分数线高很多。所以报考的时候文科生也有一些限制。
而且一些文科院校对理科生包容性很强,但是理科院校却容不下文科生。
最后,大学四年毕业后,在就业市场上文科生只是被收下简历了,几乎没有面试的机会,而理科生轻轻松松就能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
这就是文科生和理科生最真实的现状,不比不知道,一比感觉文科生还是很可悲的。
那么有人会问了,假如学生们全都去学文了,社会会怎么样呢?
我们做一个假设,设想一下一所城市全是问客人才建设,另一所城市全是理科人才建设,那么多年过去会是怎样的光景呢?对比下来就会知道社会要没有文科生会呈现怎样的状态了。
“全文科”人才组建一城市VS“全理科”人才组建一城市
全是理科生的城市
理科生在科技、天文、工业都有很高的成就,如果一所城市全是理科生,所有能在这3方面都有创新能力,那这所城市肯定是最发达的,智能代替人工,人们的生活会便捷很多,可能连吃饭睡觉都有人帮忙去做了。
但是这样的城市没有文科生的约束,可能也兴盛不了几年,毕竟文科生在外交、法律、理财、机关单位人员,都占据主导地位。
设想一下,一所城市,没有一个规章制度,将是怎样的情景,即使科技发展的再好,也不过是昙花一现的辉煌。
全文科的城市
文科人才充斥在公职行业,这个城市的规章制度肯定没话说,人们每天按部就班的生活,虽然可能比较落后,但是安逸且快乐。
但是可能农业会再次兴起,毕竟公职岗位就有那些,那么没有科技推动力,就发展不了新兴产业,只能是用最基础的劳动力发展农业了,当然了农业也不会有太大发展。
综上所述:从假设的全文科或者是全理科建设的一座城市来说,从科技发展来讲,全理科建造的城市肯定会更强一些,生活会更便捷一下。
而全文科发展的城市,科技落后,但是法治社会,人们生活的环境更加规范化。
所以说,文科生理科生在现在社会缺一不可,虽然在报考院校专业和毕业后就业,两个方面,暂时文科生可能比不上理科生,但是未来的发展谁也说不准,而且未来的职业发展还是要看个人。
文科生有哪些好的职业发展?
1)考公;参加国考、省考成为公务员,进入政府机关单位,是文科生最好的出路了,而且公务员的专业限制一般都是针对于理科生的,大多数文科专业都可以报考。
2)事业编制;医生、老师、市图书管理员等岗位都属于事业编制,享受和公务员差不多的福利待遇,而这些也都是文科专业可以选择的职业发展。
3)创业;机械类、计算机类、金融类这些理工科专业都是某一领域内的技术工种,那么谁给他们提供技术岗位呢?
肯定是有一个领导或者是企业,而这个企业大多是由文科生创办的,他们没技术但是有理论,在创业这一块,理论要零教育技术之上,所以大多数文科生是创业自己当老板。
总结:
“重理轻文”在社会上盛行,有些人因此瞧不起文科生,但你要知道这个社会生少了文科生,可能很难位置下去,生活不会太好,缺少理科生科技发展会退步,所以二者缺一不可。
你觉得“一所由全文科生建造的城市”和“一所由全理科生建造的成绩”哪个更强?
专注教育那些事!每天分享小、初、高、大学生的日常,解读教育中遇到的点滴琐事,如果你也对教育那些事感兴趣,请关注我,把我的文章分享给更多喜欢研究教育的人,一起探索教育的秘密。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