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考录取新政出炉,民办初中不吃香了,公办娃进名校机会更多

与上海义务教育阶段改革关联最紧密的一项政策——中考录取办法于3月16日下午公布,很多家长看了政策,仍不是太明白,“大树成长营”作一个解释。

就以上海最有名的上海中学为例吧。

2018年和2019年上海中学招推优招收98人,自荐形式招收137人,通过零志愿考取108人,三种形式共计录取343人,从中可以看出,自主招生形式(包括推优和自荐两种)共235人,占比达68.5%;通过各区零志愿考取了108人(个别区没有名额),占比约31.5%。

这意味着,上海中学有接近70%的生源可以通过全市范围内进行选拔。根据2019年上海中学的自招数据,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华育中学(109人)、上宝中学(37人)、张江集团学校(17人),这三校合计164人,占自招预录取名额的70%。

而随着上海中考录取新政在2022年的实施,这样的录取形式将发生变化。

按照政策,市教委所属的四大名校(上海中学、华师大二附中、复旦附中、交大附中)总招生计划的65%用于名额分配,35%用于自主招生和统一招生。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那么,65%的名额到底如何分配呢?

举例说:假设上海中学招生计划为400人,假如浦东新区中招报名人数占全市中招报名人数15%,则浦东新区能获得的上海中学的名额分配人数为400*65%*15%=39人,这39人中,首先要保证20%的名额,即8人,以均衡、随机为原则,分配到浦东新区每所不选择生源的初中学校;其余80%,也就31人,区内每所学校的学生都有机会。(当然,四校的名额应该会统筹起来分到各所初中)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概括起来说,中考录取政策会带了几大变化:

1、以往四校的自招比例超过60%甚至更高,而在新中考里,自招仅占15%,名额分配的比例被提高到65%,这意味着,从明年起,四校、市示范高中的尖子生将均衡化,今后和区示范高中以及普高的差距会越来越小。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2、民办初中的吸引力或大幅降低。以往民办初中都是通过自招的形式进入四校和市示范高中,而如何这条路变窄了,招收的人就这么多,以往华育、兰生复旦这样的名校80%以上的学生进四校的辉煌或成为历史。

粗略计算一下发现,公办初中生进入重点高中的机会大大增加,而大部分民办初中学生要进重点类高中,会面临比过去更为激烈的竞争。

3、从教育均衡角度来说,家长为孩子选择小学和初中过程中,会更加理性,不再一味往民办初中挤。很简单,只要孩子在公办初中学习成绩在学校拔尖、综合素质突出,就有更多的机会进入市示范高中以上的名校。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也就是说,公办初中里表现较好的学生,通过名额分配方式进入进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机会更大。将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录取名额,大比例地分配到不择生源的初中,就是利用政策导向来扭转“民办独大”的不均衡现象。

对民办初中来说,或许没有以前这么吃香了,未来一定要办出特色,才能更有竞争力。

至此,随着新中考录取细则的公布,从2018年3月起陆续出台的上海中考政策及具体方案,3年内全部落地,将直接影响到小学、初中这个“入口”,以及高中阶段这个“出口”,这正符合改革的导向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促进高中阶段学校特色多样发展。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