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希望能够恢复出生人口,但希望归希望,现实归现实,一旦人口开始下跌,尤其是断崖式下跌的时候,这种下降的态势,几乎是不可逆的!
这一点,不仅仅是发生在国内。德国、日本和韩国等国家,也有着类似的经历。韩国、日本和德国对于新生儿的奖励,比我们高了几个量级,但这依然无法阻挡他们新生儿一年比一年低的趋势。
而在我们国家,对于新生儿的奖励措施几乎没有,自然也就难以提振人们的生育欲望。
一、新生儿出生人口和结婚登记人数
众所周知,在现代社会,未婚先孕一般来说是很少发生的,这涉及到孩子的户口、出生证明和后续的入学等情况。因此,不管是从新生儿出生人口,还是结婚登记数来看,这两者的数据,都是历年下降的,且都在2020年,呈现了断崖式的下跌!
上图是中国历年出生人口,我们可以发现,2019年的出生人口还在一千四百多万,到了2020年,新生儿人口仅仅只有八百多万,直接断崖式下跌了四百多万。
客观来说,这是建国以来新生儿出生数量最低的一年。究其原因,人们的生育意愿下降是一方面,但是更大的一点还在于疫情带来的影响。
这一点,从结婚登记数量也可以看出来。
2019年结婚登记数量947万,2020年直接下降了一百多的结婚登记数。而疫情对于新生儿出生的影响就更大,结婚不需要去医院,但生育则是必须要去医院的。
可以预见的是,2021年的新生儿人口数量必然会比2020年多,因为疫情导致的需求降低,会在2021年被激发,但至于出生人口会不会破千万,我认为这并不重要。
因为从长期来看,新生儿数量一定是慢慢消减的。
二、宏观引起的生育率下降,最终都会反映在数据上
2021年的新生儿数量一定会比2020年高,但能高多少呢?会继续升高吗?
短期来看,疫情带来的新生儿出生率下降一定是有的。但从长期来看,从宏观来看,下降的整体趋势是不可逆的。
这一点,在没有任何激励的前提条件之下,是不会变的。
因为进入现代社会以来,生孩子容易,养孩子不容易。我们不可能抱着过去那种够吃够喝的态度去养育孩子。
我们要给孩子买学区房,要给孩子更好的教育,更好的经济条件,你还得给孩子买房等等。这些现代社会引入的观念,都时时刻刻在影响着我们的生育意愿。
收入低的人,负担一个孩子都已经觉得很累;而收入高的人,养育那么多孩子也没有什么必要。养育孩子从过去的“养儿防老”转变成了今天的“养老金养老”,这是一个很大的观念转变。
就我所接触到的家庭来说,绝大多数父母之所以要生育二胎,其中一个很大的因素都是因为为了让孩子来给自己“养老”。
这是驱动他们生二胎的根本性因素。
但现在的情况是,随着内卷化的不可逆,未来的孩子们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养儿防老变得越来越不现实,而啃老现象也频出。
在这个大环境下,人们只能摒弃养儿防老的观念,把多生,转变到优生。养儿既然不能防老,那养那么多还不是给自己曾经负担?
这是很多低收入家庭的真实想法。
对高收入家庭来说,事业的繁忙,也让他们无暇顾及第二个孩子。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只生一个甚至是当丁克,成为了一些人最终的选择。
这是存量竞争下的致命缺点。
当蛋糕只有这么大的时候,分蛋糕的人越多,我们能够分到的“蛋糕”也就越小。既然如此,那生育的动力在哪里呢?
当养儿不能防老,传宗接代一个即可的时候,生育率的下降就一定是必然、不可逆的。
对当下的我们来说,劳动力也许是过剩的。但考虑到未来的老龄化社会,养老金领取和养老金贡献人群的比例失衡等问题,谁来为老人养老?谁来促进经济的增长?
这些问题,都是我们需要面对的挑战。
而对我们个人来说,现在面对的一个局面是“囚徒困境”。即我们选择生育二胎的话,我们自己的压力很大,收入难以为继。但我们如果不选择生育二胎的话,对整个社会的就业、经济发展和养老问题来说的话,又是一个很大的困难。
生二胎,自己撑不住;不生二胎,宏观撑不住。那这个囚徒困境,又该如何破解呢?
西方社会的解决方法是:一方面增加个体的工作收入,一方面提供各种福利奖励人们选择生育。
而这两个方法,相信能够为我们未来提供一些借鉴的可能。
END.
作者:罗sir,新青年的职场内参。点击【关注】,每天为你分享职场干货与个人成长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