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了《你好,李焕英》,真的挺好。
虽然它笑中带泪,喜剧开头悲剧结尾的形式,“小品”化痕迹有些明显;虽然里面的有些桥段,已经在各种小品、段子、短视频里看过一百遍,但是当你坐进电影院,看到大碗娱乐和开心麻花这两个国内喜剧顶流机构合作的,包袱密集性输出的“喜剧作品大合集”,还是会觉得那么好看,那么招笑。
笑着笑着,票房就上去了,如今贾玲已经是国内首个票房突破24亿的女导演。
可笑完之后,我又有些心疼,作为喜剧演员和第一次手执导筒的导演,贾玲无疑是成功的,但作为女儿,贾玲什么时候才能放过自己,真正地跟自己和解呢?
1、“失去了妈妈,我这辈子都不会真正快乐”
众所周知,电影《你好,李焕英》的诞生是源于贾玲对妈妈的思念。
“要是能少让妈妈操点心该多好呀!”“要是能让妈妈看到自己的优秀该多好呀!”“要是妈妈当初生的不是我那该多好呀!”……妈妈离开后,这种后悔、自责和痛苦的情绪,一直围绕着贾玲。在之前接受采访的时候,贾玲甚至说过“没有妈妈以后,一辈子都不可能真正地快乐”。仿佛妈妈走的同时,也把她所有的快乐都带走了。因为她越成功,心里就会越痛苦,痛苦于她的成功没有办法和妈妈一起分享。
为了弥补这种遗憾,贾玲在电影里让贾晓玲代替自己回到过去,跟妈妈成为闺蜜,完成让妈妈看一次自己表演的心愿,也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妈妈真正地开怀大笑,对于知道这段过往的人,电影的名字要是改成《妈妈再爱我一次》也是成立的吧。
“没有妈妈就没有快乐”
,贾玲的这种感受不是个体现象,
新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母亲对孩子未来的情感方式和生活幸福是起决定作用的。
当了妈妈的人,总习惯把孩子的“快乐健康”挂在嘴边,但其实孩子对妈妈也有同样的期望啊!
所以
妈妈自我牺牲式地付出并不会真正让孩子快乐,只有妈妈自己先快乐了,孩子才会自信乐观地去过自己的人生。
2、成熟的分离,是父母和孩子彼此最好的礼物
电影中,贾晓玲完成了自己的心愿,现实中贾玲也借着电影,圆上了自己心里的缺口。所以表面看起来,电影讲的是亲情,但实质是在讲一个接受分离的故事。
心理咨询师荣伟玲说过,在人生每个阶段,我们都会遇到重要的分离。回想我们每个人的一生,的确如此。
从出生开始,孩子脱离妈妈的母体,是一种物理形式上的分离;一年之后的离乳,是妈妈和孩子情感和生理的双重分离;再大一些,孩子第一次去幼儿园,第一次上学,第一次离开家,这些都是分离的体现。
最好的分离是成熟的分离,是成年子女和父母的分离。
分离的双方都是成年人,父母一边给予爱,一边坚定地告诉孩子,你是你,我是我,这样一来,关系仍然亲密,但关系中的双方都能拥有独立而健康的人格。
最坏的分离是生而不养的分离,是成年父母抛弃、弃养自己年幼的子女
,无论心理还是生理,都会对孩子造成伤害。这样的孩子会一直在严重缺爱的环境中长大,会把“妈妈不爱我”当作自我攻击的理由,将来不是拼命地讨好别人就是永远地封闭自己。
还有一种分离,是像贾玲和她妈妈这样,由于突发状况造成的分离,失去的一方会久久无法接受分离的结果。如果妈妈是因病去世,并在去世之前贾玲尽到了女儿床前尽孝的责任,可能她就不会这么痛苦。
(贾玲和妈妈、姐姐的老照片)
同样是分离,也会有好坏之分。好的分离,是孩子在有父母陪伴的有爱的家庭氛围中,一步一步成熟地迈向自己的分离,而不太幸运的孩子,则是遭遇到和父母的突然分离,比如贾玲。他们在经历过一系列的自我攻击之后,最终还是要靠和自己达成和解,才能完成和父母的彻底分离。
分离虽然很痛苦,但也不完全是坏事,心理学家武志红曾在书中表达过,孩子想要真正成长,一定要从心理上有一次“弑父”或“弑母”的过程,也就是自己主动切断和父母关系的过程。
切断式的分离肯定会痛苦,但另一方面,脱离了父母的控制,孩子才有能力有自信去创造自己的世界。
3、看到彼此真实需求的,才是真爱
中国式的亲子关系跟西方最大的不同在于,前者是一种“你快乐所以我快乐”的相互依存,西方亲子关系却奉行“我为你难过,却无能为力”的原则。
也就是说,中国式的亲子关系,父母(特别是妈妈)总是用一种奉献牺牲的方式,强调自己的付出。所以他们才会自然地说出,类似“我为你付出了这么多……”“我这么做都是为你好!”“等你有了孩子就懂了!”这样的话。孩子年幼时可能并不理解,但迫于父母在亲子关系中的强势,只能按他们的意志来选择自己的生活。
但亲子这种关系的巧妙就在于,前半段是由父母掌握主导权,他们就把自以为好的一切全给孩子。而后半段主导权转移到了孩子手上,孩子也同样想把自以为好的一切给到父母。但双方给予的同时却没有真正考虑到对方的需求。
电影中贾晓玲给妈妈安排相亲这一段最具有代表性。贾晓玲自认为,妈妈最大的不幸在于嫁了个普通工人,生了一个她这样平凡普通的小孩,所以看到有机会嫁给厂长的儿子,生一个可以让妈妈炫耀的“别人家孩子”,她觉得撮合妈妈和沈光林在一起,妈妈就会幸福。但妈妈最终仍然遵从自己的内心做出了选择,并反过来问她,“你怎么知道我不幸福呢?”
“如果生的不是我,妈妈会比较快乐吗?”这是一个连妈妈自己都未必有答案的问题。但不管是妈妈还是孩子,只要是能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不抱怨也不放弃,那么任何的选择都值得尊重。
4、不打扰父母也是孝顺的孩子
跟贾晓玲一样,小A的爸爸也是在他很小的时候去世了,小A妈妈这么多年一直没有再婚,一个瘦小的农村妇女,独自苦苦支撑一个家,可想而知有多难。小A心疼妈妈,初中毕业就辍学打工,所有可以外出赚大钱的机会,他都一概拒绝。现在小A凭着多年的吃苦耐劳也算事业有成,非常想让妈妈在家享点福。所以看到妈妈一把年纪还出去打工,他生气;看到妈妈每天受苦受累地打理菜园,他也生气。为此小A经常跟妈妈起冲突。妈妈觉得委屈,一心为儿子着想,能多赚一块是一块,难道自己有错吗?小A也觉得委屈,自己心疼妈妈,不想妈妈一把年纪还受苦也错了吗?
小A和妈妈都没错,错就错在他们都深受“你快乐所以我快乐”的中国式亲子关系影响,这样的关系最大的特点就是界限模糊。
彼此都认为是在为对方而活,就是没有人先想到为自己活。世界上就算再亲的人,也无法代替你生活,你自以为是的幸福,也并不是对方真正想要的生活。
(贾玲母亲去世前的全家照)
我们都说,母爱是一场得体的退出,无论什么样的分离,妈妈都终将退出孩子的生活。其实孩子也一样,
比起做给外人看的“孝顺”,也许成年之后的不打扰,才是对父母曾经无微不至照顾的最好回馈。
结婚买不起房、车,不伸手跟父母要钱,而是自己凭能力去租房租车;生了孩子没时间带,不是让父母来做免费保姆,而是自己和配偶去想办法协调;夫妻俩闹矛盾,不是一赌气就逃回娘家,而是一个人找地方先冷静下来,再去收拾自己的一地鸡毛。
5、过好自己,是孩子对妈妈最长情的告白
电影《你好,李焕英》最后有一个镜头,是贾晓玲开着红色的敞篷跑车带着妈妈飞奔在盘山的公路上,妈妈在笑,贾晓玲也在笑。一转弯,妈妈不见了,贾晓玲依然在笑。这虽然是电影画面,但实际是贾玲在向妈妈告别,也在向以前的自己告别。
贾玲是幸运的,因为即便妈妈离开了她,她也一样靠着妈妈之前十多年的爱,勇敢地过着自己的人生。她一直生活在一个有爱的环境当中,不管是爸爸妈妈还是姐姐,包括她后来的师傅冯巩,都分别在她人生不同的阶段给予了爱和关心。
当然,贾玲成长得这么好,情商这么高,妈妈有很大的功劳,因为母爱的底色某种程度决定了孩子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只希望这部电影的大卖,给让贾玲和像贾玲这样,没有好好跟妈妈道别的孩子,都能早一点走出“没有了妈妈,我这辈子都不可能真正快乐”的阴霾吧!
毕竟妈妈的青春和人生我们无能为力,但至少可以过好自己的一生,让妈妈无忧无虑。
图片来源:电影《你好,李焕英》&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