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被父母逼着学习的经历?父母告诉你,要百分百努力,将来考个好大学。
为人父母后,你有没有为孩子考试分数不理想,担心考不上好学校,内心恐慌、着急的经历?
你是不是觉得只有分数才是衡量一个学校教学质量的标准?升学率高,本科上线率高,重点大学录取的人数多,这些就是一个好学校的标准?这样的教育才是你认为好的教育?
如果这也是你心中想的,一定要看完这个人的故事,或许你会改变对教育的认知。
他高考时,分数超过北大法律系录取线,但却被拒之门外;他教书40年,从北方偏远地区的民办教师教到南方百年名校的校长。他是中国40年教育改革的见证者,也是改革的推动者和实践者。
在他管理的学校,学生每天9:50必须睡觉,即使你没有做完作业。睡眠时间是高效学习最基本的保证,他看不得学生怕睡觉强迫自己站着听课的状态。学校所有班级每天一节体育课,每周一节艺术课,从不间断,直到高考冲刺的最后阶段才会停。
他就是全国两会期间,在委员通道上提出教育“四者”的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
01 高考状元落榜
在讲唐江澎校长的故事之前,让我们先对他管理的学校做个基本认知。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其前身为匡村中学,是一所有110多年历史的南方名校,由近代实业家匡仲谋于1907年创办。如今,锡山高级中学是江苏四星级高中、省级重点高中、国家级示范高中。
锡山市历年高考成绩都在江苏全省排名前几,而省锡中就是锡山市的头部学校。2019年高考,锡山高级中学本科一批上线率96%,68名学生高考分数超400分(江苏省高考总分为480分)。2020年高考,100多人分数超过400分,市文科状元就出自这里。
看到这,大家可能会有疑惑:这么牛的学校,是怎么做到既能保证分数,又能让学生全身心发展的呢?这就跟唐江澎校长的个人经历和40年教学经验积累形成的教育理念有直接关系。
时间回到1979年。7月,全国高考。16岁的唐江澎从陕西洛河县灵口中学高中毕业参加高考。这是自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三年。
这一年高考是全国统一命题,统一试卷考试,总共参加高考的学生近500万。唐江澎考完最后一门外语,心情略带放松地走出考场。看着空旷的大门口,他快步往家里赶去。那时候的高考不像现在,门口不会有大批等待的家长,所有的考生都没有人接送,考完就自己回去。
等待的时间格外漫长,考试分数下来了。老师和同学们都祝贺唐江澎,因为他的分数是最高的。按照这个分数报考北京大学法律系是没问题的,但他却把志愿改成了北京大学图书馆系。唐江澎从小患小儿麻痹症,走路不正常。他担心身体问题法律系不会录取,改成了录取分数较低的图书馆系,这样成功率大些。但唐江澎所有的希望都落空了。全国所有的高校因为他腿的问题都没录取他。
“状元一哥”落榜了。
谁也不能体会一个天才想要展翅翱翔天空的绝望。这不是成绩的问题,即使再复习一年,结果还是一样的。
唐江澎感觉自己掉到了人生谷底。喜好音乐的他只能靠拉二胡,品洞箫排遣自己的郁闷。
“天生我才必有用。”他执着地坚信自己会有一飞冲天的机会。
有几个落榜的同学经常过来安慰唐江澎。来的次数多了,唐江澎说,你们也别安慰我了,还是我帮你们复习吧。就这样唐江澎把自己学习的方法和经验毫不保留地教给这几个同学。之后,他还经常帮他们复习功课。
第二年高考,这几个同学的成绩提高很多,都考上了大学。有一个同学还继他之后夺得“状元”。
这件事很快就被当地教育局长关注了。局长认为唐江澎是个做老师的材料,破格写了一个纸条给洛河县洛南中学的老校长。就这样,唐江澎就以辅导员的身份被安排到洛南中学,一个月28块钱。
02 被“骗”上讲台当老师
辅导员不是任课老师,是专门在课后给学生讲解各科疑难问题的“陪练”。
半年后的一天,学校组织所有老师去看电影。唐江澎偷偷地走进教室,站在讲台上给学生们讲了一节课。很多当年的学生回忆,唐江澎当时讲的是《荷塘月色》这篇课文。上课前学生们不觉得他能讲得多么精彩。直到下课铃响,大家才感觉这节课怎么这样短暂,课文里每一个字都变得灵动、深邃而更有色彩了。大家都被这个同龄的小老师折服。
让唐江澎没想到的是,他上课的情景被当时在校园里巡视的老校长发现。老校长站在风雪中听完了他的整堂课。一下课,就把他叫到办公室,决定让他代替生病的语文老师带这个毕业班。
17岁的唐江澎懵了。他怎么也没想到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他头摇得像拨浪鼓一样。“不行,不行,我哪能给学生上课呢?还是毕业班,您换个人吧。”“不行也得行!”老校长发火,“你不去我就拿教鞭打着你去。”说完,老校长又笑眯眯地打开抽屉,拿出一小把葡萄干,放到唐江澎手里。“这是好东西,是我的老学生送过来的,拿去吃,吃完就去上课吧。”
后来,唐江澎开玩笑地说:
“我是被老校长的一把葡萄干骗上讲台的。”
自此,唐江澎就成了洛南中学一名民办语文教师。
当老师之初,唐江澎的教学目的是以“考”为主,高分是他追求的目标。只有高分才能更好地体现他的价值。他确实做到了,也教出了足以改变他身份的成绩。但教学中的“硬伤”也逐渐暴露出来。相比于其他老师上课时滔滔不绝的知识储备,他的学识浅薄问题日益显现。
意识到问题,唐江澎开始成体系地学习。1985年,他通过自学大学课程,取得了陕西广播电视大学中文大专学历。1988年,他又取得陕西教育学院中文本科学历。
正是经历了高考落榜的人生经历,唐江澎后来感慨说道:
"我是用我全部生命来理解教师职业的价值和意义的。"
他对教师这个职业有着刻骨铭心的爱。因为心中有这种爱,他才能把真正的教育办出来,办好。
03 南下,成为百年名校校长
鲲鹏需要更广阔的天空翱翔。广阔的天空才能让他搏击风云。
1993年12月,唐江澎做出一个重大决定:去南方发展,他要看看教育发达地区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1994年1月,他成为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的一名语文老师。
相比于北方落后的教育环境,这所历史名校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确实先进很多。他在这里不断地学习,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汲取教育养分,完善自己的教育体系。
唐江澎从普通语文老师做到教研室主任,再到校长助理、副校长。2006年8月,唐江澎被任命为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这是他来江苏的第12年。
在唐江澎的教育理念中,“唯分数论”“刷题式”教育是有缺陷的。很多学校的校园里已经没有了歌声,没有了阅读,没有了学生的社会实践。唐江澎曾说:
“省锡中要拿出一点历史担当精神,让今天的教育发生哪怕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却足以影响一代人素质的那么一点点改变。”
“体悟教学”模式和“校本课程”就是他教学实践中对现行教育模式做出的一点点改变。
“教育的最本真就是爱。教师的爱不能功利,不能势利,对学生要宽容和大度。”在锡山高级中学,学生可以抢白他,可以和他辩论,他从不以校长身份去压制学生。学生们也对这个走路不方便,但和蔼可亲的校长发自内心地喜欢。
有一次放假,有学生看到他和爱人逛商场,立刻在贴吧上写了“今天在商场看到校长和他夫人”的帖子,很多省锡中的学生纷纷回应。可见他在学生心中的喜爱程度。
04 分数与德育得兼,再创名校新高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唐江澎在第二场委员通道中发言:
“好的教育应该是培养终身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
这段话很快引起网友热议,上了热搜,几天热度不减。
唐江澎这样说不是一时兴起。这是他多年教育实践的成果。在江苏锡山高级中学, 他让运动成为每个学生的习惯,每个班级每天都要上一节体育课,在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也为学生的终身运动打下了基础。学校建有击剑馆,室内游泳馆等多个健身场馆。所有班级每周要上一节艺术类课程,把艺术与生活、情感、科技和社会相融合。学校还鼓励学生自己去动手、体验、实践把想象变成一种实物。
这样的课程设置一直到高考最后的冲刺阶段才会停。
唐江澎还在学校推出“百万百卷读书行动”,开展学生阅读实验,全面提升在校师生的阅读能力。每位老师每年最少阅读20本书。学生三年的平均阅读总量达300万字。这就为培养“终身阅读者”打下了基础。
在有“升学率”考核的教育环境中,锡山高级中学尽最大力量让学生能在几个方面得到均衡发展。唐江澎说:
“一个高素质的人面对考试时,也应该能体面地、优雅地通过。”
在锡山高级中学里有三四十个社团,还有广播电台、电视台,校“天馨合唱团”还多次获得全国大奖。
从接任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的这十几年,唐江澎在这所百年名校的基础上又创出了新的历史高度,让学校的影响力在全国都得到很大提升。
2018年9月,唐江澎在无锡市召开的“科技创新与人才大会”上被评为“无锡市十大杰出本土人才”。他是唯一一个非无锡市本土人才。这是对唐江澎多年来在教育行业取得卓越成就和对无锡市作出巨大贡献的肯定。
在唐江澎担任校长的15年间,这所百年名校在升学率和全面发展之间坚持着传统的价值和理念。他希望用善良和智慧给世界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案,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更加温暖。
参考资料:央视新闻综合《面对面》
唐江澎:从洛河走向那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