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海英画
“假如你是王红,肖战是你最喜欢的一名演员,请根据提示写英语短文来描述他”“这次考试我没考好,都是因为《陈情令》太好看了”……据澎湃新闻报道,近日,网络上有博主发布文章称,试卷和教辅材料上出现大量流量明星,涉及语文、英语、政治等多个学科。
针对这一现象,多位网友表示自己曾在教辅中看到过流量明星,并认为将明星音译化名或将非经典名著的电视剧直接放到教辅中不太妥当,属于“渗透追星思想”,不利于孩子发展。但同时,也有人认为这是与时俱进,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适当引入流量明星,有助于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提升教育效果。
年轻人有自己钟爱的影视、体育明星,是很正常的现象。即使作为家长,许多人年少时也会有喜欢的明星偶像。尤其在移动网络发达的当下,更是很难让孩子“屏蔽”这些流量明星。从这一点来看,把流量明星出现在教辅材料中当作“洪水猛兽”,的确有些危言耸听。
教辅材料不仅是提升和巩固课内知识的书,也应该是教学生辨别“真善美假恶丑”、传递正确价值观的工具。笔者认为,对于流量明星进教辅材料这一现象,关键在于如何引导和恰到好处。比如适度引入一些积极践行社会责任、热衷公益活动的明星作为事例,那么显然可以通过明星自身的影响力给孩子们树立良好榜样,引导他们积极向上。但如果出于无底线迎合孩子的心态,或者受利益驱动而生搬硬套、吸引眼球,那么则有悖传播知识和育人的目的,需要及时纠偏。
为此,教育部门必须有所行动,对哪些人适合被编入教辅材料、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予以规范,守好岗、把好关,不能放任其“野蛮生长”。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则要从孩子们的兴趣为切入点,进行积极正面的引导。而作为家长,同样要摘掉“有色眼镜”,如果一味抵触排斥,反而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流量明星进教辅材料,如果能做到“活而有度”,相信能够对提高孩子学习兴趣起到积极的效果。
作者:吕岳
来源:今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