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我们都把高考视为学生阶段意义重大的考试,可以近些年来教育部对教育事业的改革,让我们不得不把目光转向另一场考试——中考。
中考是对于初中生来说,最重要的一场考试,只有在这场考试中脱颖而出,才能被重点高中录取,而这也就意味能迈进大学的校门。
尤其是今年,教育部对中考做出了几项改革,让初中生甚至是学生家长开始担忧,为了中考开始积极努力的准备着。
教育部政策一:严抓“普职比”
所谓的“普职比”说的就是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的录取比例,职业高中包含了中专和职专,教育部表示普通高中的录取人数和职业高中的录取人数要达到5:5的模式。
这也就表示,今后不管是学生的成绩如何,都会有一半的初中生被“分流”到职业高中就读,无缘普通高中甚至是大学校园。
这项政策将会在2021年的中考进行实施,所以说今后要想考上好大学,并不是高考决定的了,而是从中考就已经开始。
教育部政策二:中考新增3门考试科目
近些年教育部对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我们从改革方案的实施上就能看出,尤其是中小学阶段要求布置体育课的家庭作业。
同时为了让学生加强体育锻炼,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文化课上的负担也减轻了不少,为了能督促学校开展学生的体育锻炼,教育部提出将要在中考时,提升体育科目的分值,达到和语数外同等的水平。
同时教育司司长表示,力争在2022年全面实施美育中考,也就是除了体育科目之外,还将增加音乐和美术考试。目前我国的云南省已经在2020年的中考进行实施了,而且体育的分值也调整到了100分。
对于这项新政策,学生家长表示头疼不已
一直以来教育部都在提倡中小学生的“减负”,但是在学生以及家长们看来,学生的负担似乎是“越减越重”了。
其实教育部纳入中考新科目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不知道大家是否了解到,之前教育部就表示要将初中的实验纳入中考成绩里。
虽然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可以全面的发展,但是似乎这样的做法并不是只有好处,弊端也是很明显的。
中考“改革”的弊端
教育部的目的是为了减轻学生文化课的内容,但实际上新增的3门考试科目,就是在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因为一旦划入到中考的成绩范围内,学校以及家长们都将会列为重点学习的科目,少不了课外的补习。
这无形之中其实给学生在增加了不少的负担,本来语数外的三本主科目就已经很吃力了,现在又加入体音美,想必很多学生的周末会更忙。
中考“改革”也存在优点
其实对于中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文化课的知识学习还不繁重,那么在这个阶段身体素质的锻炼其实很重要。
平时文化课的学习已经占据了很多时间,如果没有教育部的这项政策,学生几乎不敢利用空余时间进行体育锻炼,毕竟提升自己的学习成绩才是主要任务。
然而在教育部的政策下,学生可以正大光明的进行文化课之外的学习了,毕竟要是在体音美这方面找到优势、特长,也可以选择艺考这条路,这对于文化课成绩不高的学生来说,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武汉的“中考改革”方案已经出台,考生看到考试科目后表示头疼
教育部对中考的这项改革政策,全国各省市地区纷纷出台方案进行相应,尤其是湖北省武汉市,新中考的方案已经发布了。
该方案将从2020年刚入学的初一阶段学生开始实施,在2023年的中考正式采用,方案的重点内容是考试科目。
除了正常的语数外、物化生、历史、地理之外,新增了体育与健康、生命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道德与法治、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加起来总共有15们考试科目。
同时在原本的总分550分基础上,提升为总分680分,尤其是在音乐这门学科上,还将采用“笔试与实践”共行的方案。
写在最后:
教育部的这项改革目的并不是加重学生们的学习压力,而是想要减轻文化课的压力,让学生实现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不过具体的实施过程就要看各地区的学校以及学生家长的重视程度了,毕竟现在中小学课外辅导的压力远远超出了在校的学习压力,希望这次教育部的改革方案,可以有效的缓解现在中小学生的状态。
今日话题讨论:你觉得教育部的这项政策如何?实施起来是否有困难?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