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可钦,普通的老师成长为特级老师,5种学习3种优秀即可

刘可钦老师,1961年生,数学特级教师,现任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校长、北京海淀中心学区副校长。刘老师是一个极普通的小学数学老师,也曾有过职业倦怠,她是如何成长为特级教师,全国有影响的研究型,专业型的名师的?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她。

工作伊始,即加重任

1981年7月,刚刚师范毕业的刘老师,受到自己小学校长姚文俊照顾,点名来到了人民大道小学。小刘老师还很高兴,有老校长照顾,每年还有三个月的假……谁曾想,姚校长直接分配她教毕业班,带两个班的数学。

刚参加工作,就教毕业班,还教两个班,刘老师肯定有抵触情绪,但她硬上了——“那时候我觉得自己简直是被‘催熟’的,为了使我们这些‘生’教师赶快长‘熟’,学校实行‘一对一师带徒’的方式,让我们听一节课备一节课,现炒现卖接着就上这节课。”二十多年后回忆起初为人师的这段经历,刘可钦老师深为感慨。

一年过来了,刘老师带的毕业班成绩还不错,她就担当了毕业班数学专用户,整整九年,没有休过一次完整的假期。

这是第一种学习,考验了刘老师对教材的掌握程度。她掌握得不错,没有了挑战,也就产生了厌倦。

职业倦怠,系统性学习进修

1989年,刘可钦获得“河南省优秀教师”称号,也算是小有名气的老师。但是,对这些名气、成熟,刘老师累了,她的心却渐渐地失落了,困惑了,迷惘了,倦怠了。

“难道当老师就是上上课、钻研钻研解题技巧、给差生补补课以便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吗?自己的情绪为什么越来越低落呢?这样年复一年地干下去,究竟有什么意义呢?”刘老师开始不断地反思,叩问自己的内心。

工作久了,人人都会有烦恼,有困惑,有厌倦……许多特级教师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刘老师也不例外,这时候,她的老校长帮了她,安排刘老师去北师大进修。

刘可钦老师幸运成为北师大第一个小学进修教师。面对这扇幸运之门,刘老师如饥似渴地拼命学习。

”一年的时间不长,但对我影响深远,对教育、对教学、对教师都有了一种新的认识,这种新的认识,重新唤起我上课的冲动。”

这是第二种学习,笔者称为学历性学习,掌握好教材只能算合格的老师,要想看得高,走得远,则必须进行教育相关的学历提升。特级老师窦桂梅也是通过学习获得了大专、本科、硕士、博士等学历的。

课题研究,专业化引领

有许多老师成为课题负责人或者参与,相当一部分是为了评职称而参与课题研究的。课题研究的初心是什么呢?

笔者以为,把某个问题研究得尽可能透彻,并解决,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提升自己对这个问题的业务水平。许多特级教师都是参与课题研究而大幅度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的。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1992年,在北师大进修的刘可钦和郭燕,成为由北师大教授主持的、今天广为人知的“小学生主体性发展实验研究”课题的最初实践探索者。

从此,刘老师在一条未知的路上,和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探索,这其间,有磨难,也有着无数的惊喜。

有人问,刘可钦你累不累,你不烦吗?刘老师总是微微一笑:“对我来说,不苦不累的真正意义在于:是实验带来的挑战和征服挑战的乐趣;是专家学者们道德风范的感染;是与孩子们心心相印的幸福;是与同事们同舟共济、默契配合的快乐;更是他们给我的期待和鼓励。”

凤凰涅磐,刘可钦和老师们多年来默默的实验,终于结出了累累果实,引起教育界的关注。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这就是第三种学习,通过课题研究,对教育的某个领域,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的挖掘研究,成为这个领域的业务权威。

第四种学习和第五种学习,笔者尚未查询到刘老师的明显成果,不再赘述。

我是小学僧,欢迎留言!今天就到这,明天继续!

欢迎关注“大教育小学僧”原创作品,带你一起长知识!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