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博士妈妈的叹息:我们拼命鸡出来的娃,为什么既不快乐也不成功?

大家好,我是虫妈,桃蛋妈的好朋友。

简单介绍下自己,我家有一个10岁女儿,我曾是临床医学博士,同时也是一名心理咨询师,现从事于儿童发展教育心理工作,在咱们「牛娃成长记」写过几篇聊孩子、聊教育文章,老读者应该对我不陌生啦。

近几年,“鸡娃”被大家热火朝天地讨论着,家长和孩子都被裹挟其中,兴趣班、补课、甚至提前超纲学习,压得大家喘不过气来,不得已陷入趋同化、标准化的内卷竞争。

这其中,是否存在着被忽视、遮蔽的“盲区”?

人生成功、幸福的前提,是选择了一条适合自己的赛道。

这条赛道,就是“喜欢+天赋”。

教育,就是帮助孩子认识自我,找到他们“可以伟大”的地方,并且让他们在通往“伟大”的道路上行动起来,同时拥有充实愉悦的内心。

作为心理工作者,我常看到每个孩子都是丰富的、独特的,个体之间差异也很大,我也常感受到孩子们压抑、无奈、憋屈、绝望的心情。

在面对孩子时,我常常在想:

他是谁?

他需要什么?他想要什么?

他的喜欢与不喜欢里是否存在某种规律?

他是否正走在一条独一无二属于自己的路上?

他未来的“幸福”、“成功”与否,取决于什么?

今天我想从自己的个人经历出发,和大家聊聊这个萦绕心头已久的话题。

01

我有一位朋友说,正在帮孩子找辅导资源。刚开的家长会让她焦虑万分,老师说现在不努力,初中毕业成绩分流,有一半孩子要进入职高。不说藤校、北清,连大学都可能没得读。

这让我想起了我们那个年代,中专比高中香的年代。

在我读初中时,我一直以为初中毕业我会进入卫校学习,然后毕业后成为一名医生。直到初三毕业,我如愿考上了卫校,但是也稀里糊涂的被两所重点高中录取,父亲说:读高中,以后考大学。我才开始了另一种思路。

那是信息闭塞的年代,一座又一座的大山,真的便将信息和资讯隔离在了我们思想的外围,即使我父亲是一名双料大学生,同时修了两个专业的高材生,但是身边的人都在毕业后以能考上中专为目标,当时我所在的中学甚至因为没有生源,已停办高中多年。所以脑袋里压根没有读高中考大学的概念。

有一次,在课上与闺蜜传纸条,老师将我俩罚站到教室角落,恨铁不成钢的说“你俩这样以后是别想考上中专的。”

这就是我的初小时代,人生的巅峰计划就是考一所卫校,当一名医生。

后来我真的成了一名医生,但是是在博士毕业之后,因为父亲的一句话,我换了个走法。

同样是在大山的一侧,思路清晰的孩子却也是不少,我的高中时的闺蜜,是另一个在上课时和我传纸条的人,她还有个弟弟,姐弟俩都是欢快阳光的孩子,我们的相处里透着各种逗比。她比我清醒一点,但依然没有她的弟弟清醒。

弟弟在初中毕业时,怕家里不能同时负担他和姐姐的学费,自己做主读了职高,职高毕业那年,他发现家里经济并不像他想象的那么拮据,于是参加了高考,学霸娃在仅仅复习了半年的情况下还是以一份不错的成绩考上了“中传”,毕业后,到某省电视台作了一名播音主持人,在确定存够了学费的情况下,考研并出国深造,回国后在央视获得了一个心仪的职位,并从事了自己热爱的专业。

回想我们的这些过往,有的孩子混混沌沌如我,有的孩子清清醒醒如弟弟,但是再清醒的孩子也会有判断误差,来自于周围的环境,来自于获取信息的不准确,也来自于特定的年龄,更来自于那样善良的性格,从而误判家里供不起两个大学生。

然而职高的三年对于弟弟来说却不是什么损失,他说在那三年里周围的人都在考虑就业的事,因此这也对他未来的职业规划有了很深的影响,第一段就业让他既获取了经验也明白了自身的不足。于是后来人生的每一步都是踏实而有目标与方向的。

02

二、三十年过去了,虽然同为职业教育,过去的香饽饽却沦为了家长们的焦虑与无奈。

随着市场经济的变化,与中专对接的铁饭碗早已打破,出于无奈的过早的职业固化,好像已经看不到明显的优势。

今天我们要选择读职高,选择一个职业培训的方向,有多少人是出于对自己清晰的认识和职业方向的喜爱。

问小孩们,你们在未来要从事什么职业?相信很多孩子能立马答出,这些答案可能由某个阶段的兴趣爱好决定,或许受当下环境正在推崇的某种职业影响,或许只是来自父母的反复告知。

但是当我们问“你知道你适合什么方向的职业吗?”,相信不止小孩,很多大人都未必能立马回答上来。

在我们的现实里,到填报志愿的那一刻,有多少人是清晰而笃定,又心怀热忱的?我看到的是更多的犹犹豫豫,彷徨不定。

问题来了,我们能预判“什么是适合我们的职业吗?”

提到这个问题,我们便不得不提到一个人,舒伯。在1953年的时候,舒伯在《美国心理学家》杂志提出了“生涯”的概念。

个人一生中所经历的一系列的职业和角色的总称,即个人终身发展的历程。

并提出了至今影响深刻的“舒伯八问”,去探寻“自我与生涯的发展”。

有意思的是有关职业的八问,自始至终都围绕着“我”来进行,其中五问是这样的:

1、我是谁?

2、我需要什么?

3、我想要什么?

5、我想在哪些方面改变自己?

8、回顾过去的工作和志愿活动,哪些是我最喜欢的,哪些是我最不喜欢的?是否存在某种规律?

剩下的三问才是围绕职业来展开的:

4、我目前职业生涯的阶段是?

6、如果未来5年内一切顺利的话,我将从事下列工作(学习)?

7、如果未来5年内很多不顺利的话,我将从事下列工作(学习)?

在舒伯的生涯概念中,我们除了职业还看到了“角色”这个词,在他的生涯彩虹图里更是充分尊重了人生各个阶段的角色任务。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大写的“我”字,即生涯与我是紧扣在一起的,人生这出戏是得由我来唱,纵使在未成年以前,父母担负着指导和监护的作用,但却是不能越俎代庖,全权接管的。

这个“我”的概念更是立体的,它包括了“生物我”、“心理我”、“社会我”。

从血肉之躯的生物我,到内在支配着生物我运行的心理我,到受环境影响,不断调整的社会我。

这个我不仅是“张三”“李四”这样的代号,也不是“好孩子”“学霸”这样的标签,而是十分丰富的一个存在。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03

这样的丰富性便构成了我们人生导向的差异。

比如专业导向的人,注重自身的能力(生物我)或者自我认可(心理我),而对类似社会身份(社会我)之类的并不太在意。

我们常说的1万小时定律就是针对这个人群的。在热爱的专业和领域里,专注1万小时,对他们来说并不算什么困难的事。

能认识自己的喜爱并专注于此,就是他们的幸福。

比如李想说他从中学时代就热爱上电脑,买不起电脑的他将零花钱全部用到了购买相关的书籍上,并沉迷于其中。希望他好好学习的家人成了他最大的阻力。而就是这份热爱能让他坚持并最终取得成就。

而成就导向的人,他认可的就是社会地位(社会我),他人的认可(心理我)。对于专业技能的获得有可能就没那么大的兴趣,这时你一定要让他去学医,可能最终他会成为医院里的行政人员。

又比如现实导向的人,就是轻松、快乐至上,纯生活优势导向,你说这个出国进修机会很难得,他说我现在的生活很安逸,我就是不想挪窝。

而那些自我实现导向的人,关注的便是自己内心的需求,放在首位的就是心理我的实现和满足,让他们感兴趣的可能真的就是“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去向何方?”这样形而上的问题。

现在很热门的提法的work life balance的提法却说到了平衡导向的人的心坎上,他们要的就是工作和生活的平衡,生活的品质,余无他耳。

我们仅仅是用导向来初分了一下几类人群,即使这样笼统的分法,我们依然可以看到我们是如此之不同。世界就是这么多元,每种类型都有趣无比,无法比较良莠,更谈不上高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04

要想预测我们适合的职业类型,我们还可以用到心理学上的很多模型、理论,比如“霍兰德模型”、“SCANS”、“多元智能”、“MBIT”“16PF”等等,很多很多方法。

这些并不是限制我们抉择的因素,这也不是今天我想说的重点,我想说的是:

地球上近80亿的人口,就有80亿个独特的我,而如今模具似的教育方式,却将如此丰富的我们生硬的按进一个模子。我深深地不认同。

如今的教育方式,恨不得,从出生前就试图让娃去超前的掌握各种能力和技能,从学前到早教,再到胎教。起跑线提前了又再提前。无非是希望孩子有能力在未来找份好工作。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但是,如果我说在对“生涯”的研究中,对于技能和能力的着重,排在最后,你怎么看?

因为“技能和能力”与“我”这个概念中的各种变量搭配,会产生无数种可能性。

而这么多变化也是有规律的,那便是,只有做到尊崇“我”,“技能与能力”的增进才能更好的走向良性循环。

反过来看,在我们抱怨孩子能力不济时,我们是否正在想当然的把他往一个并不适合他的方向上用力推呢?

想像那些“社会我”占优势的孩子正被用力的按在试剂瓶边,或是从事着循规蹈矩的,少与人接触的行业。

错位的痛苦,只有当事人才会明白。

在我们让孩子如陀螺般的旋转于兴趣班时,我们是否知道我们的基因---“生物我”决定了在八大多元智能(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智能)中,能去擅长2-3项便已是很不错。

而这些“擅长”要真正形成个人优势,还得基于天赋和性格特征。才能谈得上形成稳定的竞争力。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如今我们在热火朝天的讨论花式的鸡娃方法,然后痛苦着,我想说这苦白受了,因为我们的重点从开始就错了。

是时候让我们停下来,用心的看一下,我们对面的娃,然后用心提问:

他是谁?

他需要什么?

他想要什么?

他的喜欢与不喜欢里是否存在某种规律......

他是否正走在一条独一无二属于自己的路上?

我是一名儿童发展教育心理工作者,同时也是一名心理咨询师,在与孩子们的交流中,我的视界常常被孩子们的内心世界渲染的多彩,我常感动于、也感谢于他们愿意去和我分享这些蕴含无限潜力和可能的世界。我也随喜他们的那种畅快。

但是我也会时常为那些被禁锢的灵魂感到伤心、我也会感受到那些压抑、无奈、憋屈、委屈、绝望......

每当这时,我想大声的疾呼请把孩子们的世界还给他们。

请相信没有人的初心是捣毁自己的世界。

尚不说我们是否具有预见未来的能力,试想我们的父母在我们这个年龄时,能想象我们现在的生活吗?

未来的变化可能超过了我们经历的速度,我们又怎么有能力去事先统筹孩子们的未来呢?

所以让孩子成为他自己,然后去一步一步随心意铺开他们自己的未来。

契合本心、本性的成为“我”,畅快的享受每一个呼吸和脉动,便没有所谓的优劣与高低。

希望每个孩子,热爱自己的选择,热爱自己的人生,发现并通向自己“可以伟大”之处。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标签: 博士 毕业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