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学校坚持“党管人才”和“以人为本”原则,全面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坚持内涵式发展,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围绕学科专业建设和教学、管理需要,始终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素质,为学校“双一流”学科建设提供了坚强的人才支撑。
强化师德
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
学校积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成立师德师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制定《湖南工程学院关于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的实施意见》《湖南工程学院师德师风负面清单制度》等文件,进一步明确“师德红线”,规范教师履职履责行业。强化思想引领,举办教职工入职宣誓仪式、开展师德专题教育,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开展优秀教师评选活动,设立“从教三十年奉献奖”,宣传典型事迹,营造尊师重教浓厚氛围。注重人才引进、教师资格认定、职称评审等工作中的思想政治考察环节,全面落实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强化师德师风日常监督,建立师德问题报告及舆论监督的有效机制。
十三五期间,学校新增省级优秀教师1名,表彰校级优秀教师30名,“从教三十年奉献奖”教师100名。
多措并举
教师队伍发展成效明显
“十三五”开局之年,学校适时召开了人事工作大会,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建设顶层设计,进一步明确了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学校不断完善高层次人才引进、管理、考核等制度,提高人才引进待遇,形成"一年一策""一人一策"人才工作机制,坚持把全职与柔性引进紧密结合,既引进理论水平高的高学历人才,也积极引进实践经验丰富、有企业工程经历的应用型人才。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用人观,实行人才“柔性引进”模式,出台了《高层次人才柔性引进与管理办法》,将一批知名专家学者为学校所用。
(聘请欧洲科学院院士、国际系统与控制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巴基斯坦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曹进德教授担任我校特聘教授。)
五年来,学校专任教师总量从763人增到1083人,净增320人,增比41.9%;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专任教师由581人增到927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5.6%。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由133人增到284人,净增151人,增比达到113.5%。同时柔性引进海内外知名学者6人,其中包括院士 1人。
培养助力
促进教师全面成长
学校成立了教师发展中心,建立了岗前培训、传帮带制度、中青年教师访学进修、双师型素质教师培养、人才项目评选推荐等多层次全过程的继续教育培养体系,全面提升教师的教书育人能力和整体素质。
学校完善不同层次优秀人才的培养与激励机制,修订出台了《湖南工程学院继续教育管理办法》《湖南工程学院教职工攻读博士学位管理办法》等,通过实施向青年教师资助计划,鼓励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选派青年教师赴国内外开展学术访问和合作研究,促进师资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十三五期间,新增湖南省芙蓉教学名师1名,新增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1名、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3人,新增省百人计划1人、湖湘高层次人才和青年英才3人、“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人选6人、省青年骨干教师19人、市级高层次人才69人。资助300余名中青年骨干教师赴国内外访学、进修或攻读学位。
推进改革
全面激发内部活力
学校积极探索了适应学校发展需要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扩大了二级单位的选人、用人权;优化机构编制管理,合理配制强化岗位职责,对岗聘用,实现人事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出台了《湖南工程学院2019年全员聘任编制及岗位设置方案》《湖南工程学院2019年全员聘用实施办法》,完成了第六轮全员聘任工作。
深化绩效工资分配制度改革,探索建立以业绩、贡献为导向的分配制度,充分调动各类岗位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为鼓励青年人才脱颖而出,设置了校聘关键岗,符合条件的青年博士可享受与教授相对应的绩效工资待遇,充分激发青年教师潜心于教学科研。
十三五期间,学校获批高等学校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称全层级的自主评审权,深入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不断完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推进职称制度改革,探索建立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体系。五年来,学校评审通过正高34人、副高69人、中级143人。
在“十四五”的新征程中,我们将继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深化新时代教育改革为契机,不断强化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专业素质能力,不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科研创新能力,服务社会发展,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质量师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