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期间,不少社会议题登上热搜。
比如今天这一则,吸引了鱼叔的注意力:
#家长咆哮式辅导孩子作业违法吗#
现在的一些家长,用咆哮、责骂甚至肢体暴力,来辅导孩子做作业。
甚至还有人拿这当段子,拍成短视频传到网上。
不禁令人担忧当前家庭教育存在的种种问题。
鱼叔认为,咆哮式辅导只会适得其反,加重孩子的心理压力。
而且大家可能忽略了一个问题:
有些孩子学习起来很吃力,并不是因为他们不认真、不聪明。
而是因为他们被「阅读障碍」所困扰。
这是一种先天性的神经系统缺陷。
在适龄儿童中,这种学生的比例占到了6-8%。
因为成绩不好,他们常常被误解为懒和笨。
但很少有人了解,这背后真正的症结所在。
今天,鱼叔想为这些特殊的孩子们发声——
《我不是笨小孩》
《我不是笨小孩》是央视新出的纪录片,一共3集,每集40分钟左右。
开播不到2个月,豆瓣评分已经涨到9.4。
可谓2021开年打头炮的国产佳作。
可惜的是,目前豆瓣上只有300多人打分。
这部纪录片不仅题材特殊,更重要的是,它真正走进了阅读障碍的世界。
影片一开始,就普及了一个最基础的知识。
什么是阅读障碍?
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的李虹教授,这样解释:
阅读障碍是指孩子拥有正常的智力,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以及良好的学习动机。
但他们在学习阅读的时候,不能够像其他人一样,又快又好地学习字词。
所以,在看到一个书面词汇的时候,他们没有办法和口语经验结合起来,这就产生了阅读障碍。
说白了,阅读障碍是大脑不能协调视觉和听觉信息,而引起的阅读和拼写障碍症。
像达芬奇,爱迪生,爱因斯坦,肯尼迪等人……在儿童时代都患有阅读障碍症。
单看概念,还有点抽象。
接下来,导演通过3个小学生的真实故事,进一步展现了阅读障碍的影响。
首当其冲的影响,就是识字困难。
校校是该片第一个记录对象。
因为阅读障碍,他曾在语文考试上,只写了不到20个字。
他无法准确地读出字来,甚至连一段完整对话都读不明白。
他只读脑子里联想的词,而不是课本上写好的词。
而且在读课文的时候,会发生串行的情况。
本来在第一行的字,他能读到第二行去,拼贴出毫无顺序、逻辑混乱的课文。
片中有一个场景,可以证明校校的读字能力有多差。
医生问他,拼音sui不读u的音,怎么念?
他的反应是sei。
再问他,三个拼音niu se nong,省去中间的se,剩下的两个该怎么念?
他认为是niu se。
更令人惊讶的是,他不仅读有问题,写字也不行。
校校记字不是按笔画来,而是按形状记,想起哪笔是哪笔。
写字跟画画似的,把字凑全就行了。
这导致他,下一次再写的时候,会出现偏旁部首颠倒、丢笔画的情况。
想不出来,就自己造字。
比如,底下的底,他是这么写的。
奔跑的奔,是这么写的。
校校的识字能力,可把父母吓坏了。
他们赶忙带孩子去医院。
检测结果显示,以上反应,都是阅读障碍的表现。
同在北京上学的群晓,也有同样的苦恼。
如果老师按常规思路教写字,教一百遍,他也记不住。
到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像天、人、大这种不算复杂的词,他也学不会。
就算记住了一个稍微复杂的字,不到十分钟就忘了。
更可怕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
阅读障碍,不仅会影响学习语文的水平,还会弱化孩子解析数学运用题的能力。
也就是说,但凡涉及阅读理解的学科,都会受影响。
菲菲,就饱受这种困扰。
无论她怎么努力,语文成绩也上不了60分。
紧接着,数学也考了全班倒数第一,全科成绩加起来排倒数第二。
以上,就是阅读障碍的几大典型表现。
看到这里,可能很多人要问了。
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呢?
在该片中,关于「怎么办」的内容比重,占了全片60%左右。
说白了,就是主创不仅提出问题,还给出了解决方向。
但是这解决方向,有一个前提。
什么前提?
消除误解。
因为在孩子有限的认知里,他们意识不到阅读障碍是什么。
拿校校来说,他之所以会念错行,念错字。
是因为,文字在他眼里,是一闪一闪,一会白一会黑的。
他看到的是什么,就念出来什么。
他不是在故意捣乱、偷懒、使坏。
而家长和老师作为成年人,如果不能及时了解状况,就会造成误解。
事实证明,大多数人对阅读障碍缺乏了解,导致大部分有阅读障碍的孩子,都遭受过来自家庭和学校的误解。
父母还好,像菲菲的爸妈,起初只是以为孩子不努力,觉得有点笨而已。
并不会因此打击她的自尊。
但在学校里,就不一样了。
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高分低分是最容易区分一个学生好坏的标准。
巨大的学习压力,让孩子的心理负担,越来越重。
有阅读障碍的孩子,消化知识的时间本来就是同龄人的2-3倍。
因为识字吃力,菲菲一年级的时候,写作业就写到晚上9点多。
而像自尊心比较强的群晓,为了考高分,甚至拿笔在胳膊上写字。
用痛感来记忆,看得鱼叔心疼不已。
令人心酸的是,他们已经这么努力了,来到学校还要遭到同学们的误解。
影片中的三个主角,都对镜头诉说,自己遭受过同学的侮辱。
校校因为考试考不好,被同学竖中指骂垃圾。
群晓因为成绩差,被同学反复嘲笑。
菲菲,因为卷子上的低分,被讽刺太笨。
当这种嘲笑,进一步发酵,它对当事人产生的危害是什么呢?
是抵触学习、自我放弃、变得悲观消极。
这对他们的身心造成了巨大伤害。
所以说,要矫正阅读障碍的前提,必须是普及基础知识,防止校园歧视出现。
让同学、家长、老师不再把他们当异类。
只有在平等的语境里,他们才能积极面对。
那么,在了解自身情况后,怎么去治疗呢?
要知道,阅读障碍没法用吃药、打针、手术来治疗。
首先,要去医院检测病因,然后制定相应的训练方案。
由于矫治阅读障碍的周期很长。
所以,家长一定要建立充足的耐心。
影片中,医生给家长提了一个建议,对待孩子要温柔而坚定。
什么意思?
家长要温柔的告诉孩子,什么是阅读障碍,同时再给予他充足的鼓励和自信。
告诉他,勤能补拙不丢人,自艾自怜才可悲。
像校校的爸妈,会经常邀请孩子的同学们,一起聚餐、游玩。
其一,是为了增进校校与同学之间的关系。
其二,是为了能够更充分的,跟同学父母解释校校的情况。
创造机会,让他们看到,校校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让孩子得到心理释放,同时消除同学对他的误解。
说完家庭,再来说说学校。
如果学校里有阅读障碍的学生,老师一定要引起重视。
要以宽容之心,对待这种奇特的生命。
适当给他们展现自己的机会。
创造他们与同学平等交流的机会。
让他们能够得到肯定,感到自己是被需要的。
在此基础之上,家长要和老师一起,寻找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要知道,有阅读障碍的孩子,他们很明白自己有天生的缺陷,所以做任何事都更加努力。
虽然学习不能跟同龄人相比,但其他方面或许有不俗的特长。
比如,校校在运动方面的天赋,就远超同学水准。
群晓也在表演中,找到了乐趣。
找闪光点,其实算一种守护方式。
家长和老师用这种方法,守护孩子心里最初的善良、坚韧和勇气。
这样才能让他们意识到自我存在的价值。
从而更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
鱼叔对片中一位医生的话,印象非常深刻。
她说,家长在面对这种情况的时候,要真实地面对、解决,才能放下。
这里的放下,不是指对孩子不管不顾、放弃治疗。
而是指坦然接受孩子的缺陷,与阅读障碍达成和解,不再拿普通孩子的标准去逼迫他。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去发现他的优点和独特之处。
影片跟踪三位孩子,进行了长达3年的跟踪拍摄。经过从医疗、家庭到学校的系统矫正,他们的情况好了很多。
但除了片中的孩子以外,国内还有数万名有阅读障碍的儿童。
他们当中,有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有这样的生理缺陷。
而家长、老师常常也想当然地把成绩差归因于不努力、不聪明。
所以,我们太需要《我不是笨小孩》这样的纪录片。
9.4的高分,夸的就是它的社会责任感。
不仅起到了科普作用,还给相同遭遇的家庭,带来了鼓励和希望。
它要告诉人们:
阅读障碍固然是一种不完美。
但接纳不完美,反而会令生命更完整。
全文完。
如果觉得不错,就随手点个「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