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留美学霸张一得的死,有网友写了一首诗,引发官媒点赞:
他爹为儿子活,心甘情愿地付出,乐在其中的炫耀。
儿子为他爹活,无可奈何的负担,无法得到的自我。
唯有天人永隔,
才能离了烦恼,
不再思考人生意义。
一了,百了。
留美学霸张一得,在他去世之前,他的家庭绝对是不少家长们的榜样。他的爸爸在他还很小的时候,就辞职专职培养他。他的学习成绩也特别的争气,一路出类拔萃,学霸到底。在大家眼中,张一得就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让人羡慕。
张一得的爸爸在儿子身上的投资倾尽全力,在那个照相还是有钱人的爱好的年代,张一得的爸爸拍了数万张的照片,来记录张一得的成长。张一得俨然成为了他爸爸的“得意之作”。
【悲剧之前的优秀】
在张一得离世之前,张一得父子俩,是别人眼中优秀且成功的父子。张一得从小是学霸,不仅成绩好,而且越长越帅。以托福几乎满分的成绩考入常春藤名校。
张一得的父亲则由于培养儿子的成功,让自己成为了家庭教育界的名人。关于张一得的成长,他写了一本书,这本书卖得很好。他还时不时地开讲座,一场讲座收费138元,非常的卖座。
张一得的父亲还开了一个成长博物馆,博物馆里几乎记载着他的儿子每一天的成长。为了建好这个博物馆,他租下了整个山头,一草一木,每一个凳子椅子,每一个建筑都由他亲自打理过。就像培养他儿子那样,他把博物馆建设得也非常的完美。
只不过这样的成功在张一得,仅仅入学6周后,选择自杀而戛然而止。
【质疑颇多,一得爸爸礼貌回应】
对于张一得的死,张一得爸爸做了这样的回应:
“他很聪明,他知道这一次他的选择,与以往一样,我会接受,更能跨过去。他猜对了,是的,他的爸爸,会走出来,慢慢地,享受着他带给我的一切。自然,他不用猜,也会知道,爸爸爱他,无论如何,没有条件。”
在一封《致埃默里大学Dave的同学们》的信中,张一得的父亲写道:
“从小,我尊重他,远胜过尊重自己。以致不时地与他转换角色,他当爸爸,我当儿子,由他作主,打理着家里的一切。所以,他一生中所有的决定,我都是无条件地尊重、认同、接受,包括这一次,他最后的这个决定。”
网友们纷纷指责张一得的爸爸,对张一得的培养是一种窒息的爱,正是因为这种“窒息感”扼杀了孩子的生命。于是,几天之内数万条对于张一得爸爸的指责遍布网络。张一得的爸爸只是礼貌回应,尊重网友出于不同教育和不同背景的观点的表达。
【自杀事件背后都藏着复杂的因素】
每一起自杀事件背后,都隐藏着非常复杂的因素。如果把孩子自杀的原因,单纯的归因于父亲对于孩子的教育,显然是非常不公平的。
● 张一得的妈妈抛夫弃子
张一得的妈妈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就选择抛夫弃子,最后去了美国。张一得爸爸没有再娶,而是选择辞去高管职位靠着年轻时候积累下来的财富,全职抚养张一得。
他做这个决定和张一得妈妈的离开不无关系。如果张一得没有一个抛夫弃子的妈妈,那么张一得可能生活在一个高管家庭,过着富二代的生活。
选择全职照顾张一得,很显然是因为张一得的妈妈的离开导致张一得无人照顾,一旦他选择保留工作,张一得就变成了变相的留守儿童。
● 单亲全职照顾儿子非常辛苦
一个男人在没有女人的帮助的情况下,选择单亲全职照顾儿子,10年时间给儿子做饭,饭菜不重样,饭菜都拍成了照片,贴在了博物馆。这份毅力和辛苦肯定不是常人可以忍受的。更何况他没有再续弦,为了儿子的成长,他忍受了几乎一辈子的孤独。
事实上,他作为父亲做得很好,无微不至,换做其他男人,能够做到像他一样的也是万中无一。张一得作为一个单亲家庭家的孩子,没有享受过母爱。能够在输在起跑线的情况下成为别人的榜样,这样的教育肯定是成功的。
● 自杀的理由很复杂,我们只能猜测
张一得有个好朋友,曾经毫无征兆的选择了自杀,由于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习俗,他的这个朋友并没有墓碑。所以为了这个朋友,他曾经在自己的胸口纹了一个墓碑。也因为他的这个好朋友的死,他表达过要探索生命的意义,这种探索也许和自杀不无关系。
张一得的爸爸对张一得的培养很成功,张一得对于他爸爸肯定是感谢的,张一得和他父亲的关系也非常的好。可是他选择深造的国家是美国,美国是他妈妈,离开他们父子俩的目的地。
其实也存在着一种可能,那就是张一得用他的成功证明了他父亲的爱,也用他的死亡,死在他妈妈面前,让他妈妈处理他的后事,来证明他妈妈的失败。张一得的爸爸也确实没有去美国参加张一得的战力,而是让张一得的生母处理他的后事,并让张一得安葬在美国。
张一得确实是非常聪明的人,如果他的死是针对他母亲的“行为艺术”,则会让人感到细思极恐。
张一得留美所选择的专业是哲学,这不由得引发我产生这样的推断。
所以,我个人认为,单纯的指责他的父亲是不公平的,想一想张一得父子俩的悲剧,难道不是在他的生母选择抛夫弃子的时候就已经种下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