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究竟是怎样的?怎样度过这一生,才算是不负自己、不负他人?
这样的问题,没有谁能够简简单单地做出解答;很多有识之士也曾受困于斯,为了寻找一个答案苦苦求索。
有一位学识渊博、思想深邃的女孩就遇到了这样的困扰。
她从小就是优等生,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高考考上清华大学,学习哲学专业。
拥有名校学历,自身条件又非常优秀,这样一位清华才女在毕业后想要找到如意的工作,并不是难事。
可她却做了一个让很多人都不能理解的选择——出家为尼。
那么,她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多年以后,她过得如何,会为这样的选择感到后悔吗?
曾经的女学霸,爱上研究哲学
她就是智宏法师,在她的人生中,1995年是一道不可忽视的分界线。
在这条界线以前的她,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女学霸,在学习上从来不用父母为她操心,一路顺顺当当地考上了清华,可以说是那种“别人家孩子”的最佳代表。
可她又不是那种只知道被动接受知识灌输、习惯于读死书的孩子,她有自己的想法,对一些问题思考得非常深入,这让她显得格外与众不同。
也正是因为她有这样的思维习惯,才会选择学习哲学专业。
在一般人的眼中,哲学是那么枯燥和深奥,很难让人产生深入钻研的兴趣;而且哲学系毕业生的就业前景也让大家觉得不太乐观。
但这个有想法、有主见的女孩却坚定地走上了研究哲学的道路,她渴望进行独立的思考、创新式的探究,渴望为自己的心灵世界找到一个满意的答案。
对哲学感到疑惑,毕业后毅然出家
在清华大学就读期间,她一直十分认真地学习、钻研哲学知识,不断思考着一些哲学问题。
但令她感到失望的是,哲学并没有让她找到真正的答案。
尽管她的成绩依旧非常优秀,也受到老师和同学的欢迎,但她却无法全然满意,因为她还不明白自己真正追寻的到底是什么。
慢慢地,她对哲学这条路产生了怀疑,在毕业前,当同学们为找工作或考研忙碌的时候,她却对这些事情提不起劲来,只觉得自己想要的并不是这些。
1995年,她从清华毕业,那时她其实有一些不错的就业选择,但她却全部放弃,毅然决定皈依佛门,换一种方式思考人生的真谛。
在那个年代,一位清华高材生做出这样的选择,自然会遭到父母、亲友的反对,当时老师、同学也对她百般劝说,却都没能让她回心转意。
她当然不是一时冲动,她也知道常伴青灯古佛的生活会是多么孤独和清冷,但她打定了主意要寻找答案,便不会去计较物质生活的清贫,也不会在意人们异样的眼光。
她成了智宏法师,来到清幽的终南山下,远离尘嚣,开始从佛学的角度完成自己的思考。
在最初的几年里,她的心境慢慢地发生着变化,不再浮躁、不再迷茫,虽然还没有彻底地找到“答案”,但这种安详的感觉却让她感到十分惬意。
发现人生新的意义,用善心温暖世界
从1995年到现在,已经26年过去了,她会对自己的选择后悔吗?
当然没有,她的心灵仍是那样的坚定,而且她还发现了人生新的意义。
那是在2001年,她正在佛堂修行,忽然听到了一阵孩子的啼哭声。她循声找过去,才发现那是个无人看管的小女孩。
她将女孩带回来照管,后来才知道女孩患有重病,被家人抛弃。她觉得十分心疼,便将女孩留下来精心照料。
善良的智宏法师虽没做过母亲,却给了女孩最无微不至的爱意,而她的爱心也创造出了奇迹,女孩病情好转,后来更彻底康复,一直留在她身边,直到长大成人。
她也从这件事中获得了新的了悟——向他人无私地施予爱心和关怀,能让自己的心灵感到十分满足和幸福。
从那以后,智宏法师曾收养过多名弃婴,这些孩子大多患有疾病,因家境贫寒或其他原因无力养育,便被亲人放在了庙门口,希望智宏法师能够收留。
对此智宏法师毫无怨言,对于送来的孩子她一视同仁,给孩子治病,用心看管、抚养,孩子懂事后,她会送他们去附近的学校读书,不让孩子失去受教育的机会。
为了开源节流,她还亲自开垦菜地,种出的蔬菜可以供自己和孩子食用。
从2001年到现在,她已经收养了20多个孩子,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忙碌、奔波不停。
这样的生活虽然十分辛苦,但她却甘之如饴,脸上也带着慈和的笑容。
想来,她已经找到了人生真正的意义,那就是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让爱心和善心充实自己的心灵。
看到她忙碌的身影,只觉得她的形象越发高大了。
她是一位心有大智慧的人,也是一位非常可敬的佛门子弟,你我虽达不到她这种思想和道德的高度,但却应当对她的无私和大爱表示由衷的敬佩。
她也用自己求解人生的经历告诉我们,生命真正的意义,不在于获得了多少,享受了多少,而在于奉献了多少,给予了多少。
做一个纯粹的人、甘于奉献的人,有限的生命也将焕发出无穷的力量和灿烂的光辉。
我是【亲子育儿堂】,一个热爱读书、学习的老爸,长期关注孩子的成长和教育问题,愿与爸爸妈妈分享育儿、教育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