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他乡的童年》,豆瓣评分9.1,周轶君带着我们看到了芬兰、日本、印度、以色列、英国等国家的教育,在最后一集,又将目光转向了国内教育。
放眼向外不是为了赞美,转头向内也不是为了批判。
这部纪录片以实录跟拍的形式向我们展现了日本、芬兰、印度、英国以及以色列等不同国家不同的教育方式。全片围绕的,正是让老母亲们深感焦虑的教育话题。
导演周轶君是知名国际记者。曾以全球唯一驻加沙女记者的身份,发表过许多一线战事报道。也是《圆桌派》和《锵锵三人行》的常驻嘉宾。同时,还是两个孩子的妈妈。
纪录片里有这样一段:主持人周轶君采访了一位印度爸爸,他出生偏远,凭借自己的才智和努力,在通过了一场难度极高的资格考试后,当上了跨国公司高管。
他的儿子得以在贵族学校轻松学习,但谈起儿子,这位父亲说道:“我儿子的人生将比我更难。因为我知道自己通过一场考试,这辈子就获得了成功,获得了安全感。可是他要面对的世界,你根本不知道‘考试’在哪里,什么时候才是竞争的终点。”
急速变化的未来,没有终点的竞争,甚至不知“考试”在哪里,这是今天我们无法逃避的普遍困境。
长大成人后的诸多困惑,往往源自童年的遭遇或教育,这引导我们发问:教育到底意味着什么?什么才是好的教育? 为了寻找答案,周轶君曾经探访五个国家,拍出《他乡的童年》,呈现了教育的更多可能,终于交出了自己最新的作品。
在这档认真思考教育的节目中,周轶君将拍摄《他乡的童年》后的思考与家庭观察相结合,想与你分享那些远在异国他乡的理念,如何能够作用在我们的家庭中,切实地改变家庭教育。
无论你是否是家长,都不妨碍你同我们一起,重新思考教育。教育不仅关乎我们如何对待自己的孩子,也关乎着我们如何与自己、与这个世界和解。它既联系着我们的过去,也关系着孩子们所创造的,我们未来的世界。
正如周轶君所说:“我们都将生活在世界各地孩子们创造的未来之中。”
01.教育的麻烦在于,
结果很久才能看到,但对错不允许重试
身为父母,而且您也愿意来观看这档节目,那么首先肯定是有心给孩子最好的。可,什么才是最好的?如何做出选择,如何寻找平衡?更大的问题,什么才是对的?教育的麻烦在于,它的结果可能很久才能看到,但它的对错不允许再试一次。
身为中国父母,上一代的经验,能够直接让我们拿来用的可能并不足够。相反,在隔代教育中,两代人的观念冲突还不少。过去几十年,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和社会,像中国那样经历了高速发展,所有领域的观念都经历着迅速迭代,教育更不例外。
换句话说,我们自己成长的经验,固然有值得回顾的,但看看下一代,他们面对的现实和将来,都截然不同。对孩子而言,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对的,这样的根本问题,注定令人纠结。
在芬兰、日本、英国、印度、以色列,对当地学校的访问,走入学生、家长和老师中去,深度了解社会、历史、文化对他们教育观念的塑造,以及他们对未来的看法,一下子拓宽了我的思考维度。
所谓“好”和“对”都没有绝对,都需要放到不同社会环境,结合不同的孩子情况去度量。而了解这世界上,原来有那么多元的,多姿多彩不一而足的教育理念跟方式,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我的焦虑。
消除焦虑的办法,就是把未知变成已知。拍摄纪录片的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打开父母与教育者们的视野,拓宽思考的疆界。 我越来越清楚地知道,教育是家长间无尽的话题,也可能是一个,最好不要触碰的话题。
因为它其实是在谈论父母的人生观。
02.面对未来,
告诉孩子“普通”必然,可能并不够
哲学家康德说,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其他动物都只需要抚养。教育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并不断进化。遗憾的是,这种进化的速度有时跟不上时代的变化。
在我的教育探索旅程中,无论在哪个国家,都不断听到这样一个类似的声音:当前的教育模式,是建立在工业化初期模式之上的,为了迅速培养熟练的工人和士兵,以机械化、标准化、分工化方式“生产”孩子们。
但未来,需要的是,跨学科,复合型,有创造力的人。社交媒体时代、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这次新冠疫情同样告诉我们,这世界说变就变。未来,说来就来。
面对巨变,告诉我们的孩子,未来他们都将成为“普通人”,是必然的真相,但也可能并不够,我希望探讨,如何让孩子们成为“最好的自己”。
是否社会意义上的“成功”或“普通”并不重要,只有成为最好的自己,无论面对什么变化,他们的内心才可能找到快乐和安定。
让他们继续说“我有一个梦想”并不过分,只要那个梦不是父母选的,而是出于他们自己。
身为家长,我们必须不断了解外界的变化,寻找最适合自己孩子的方式方法。家庭,作为一个最小的教育空间,最适合首先做出这样的转变。只有家庭,才能做出针对不同孩子、精准的教育选择。
除了一路采访的见闻,这部纪录片里,也融合了自己多年的国际记者与海外求学的经历。特别注重观念的探讨,有了观念的坚定,或者改变,才有寻求方法的可能。做错了并不可怕,不反思不去借鉴才是越走越窄。
03.把家变成世上最好的学校
我一直对自己的孩子说:所有的事情都是你选的,都是你的选择。当然,在这中间我并没有撒手不管,而是推着她尝到进步的甜。剩下的过程,看她自己和缘分的选择。比如拉小提琴,我完全不指望她能拉出个名堂,只是小时候摸过,长大就不觉得古典音乐陌生。比拉不拉得好琴,更重要的是,是她知道,这件事情是她选的,由她决定走到哪里。
在这样“非关键”非主要的事情上,家长不妨委以孩子更多的信任。因为,父母给予信任的终极目标,是让孩子心里面长出自信。自信的人生,大大不同。
《他乡的童年》第2集芬兰篇,对中国学生来说,绝对是一次心灵暴击。
这个国家,有与中国有着天差地别的差异。比如,芬兰的小学没有任何考试。孩子在课堂上可以随意吃零食,课间休息倒挂在课桌上也不会有人说。如果孩子不喜欢数学,却对乐高特别感兴趣,老师就用乐高来教他数学。如果你问芬兰人:“最好的学校是哪一所”他甚至会回答你“是离家最近的那一所。”
如果孩子没有上大学,家长也不会觉得是世界末日。当然,在森林里上课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老师会发给学生色卡,让他们根据颜色去寻找不同的东西。
在快速发展的中国,或许像芬兰人那样极具耐心、量体裁衣式的教育方法,只能在家庭中实现。中国家庭的抓大放小,可以从该穿多少层衣服,让孩子自己知道冷热开始。可以从不喂饭,孩子自己知道吃多少合适开始。
长远来看,孩子漫长人生中,最珍贵的东西应该是:如何成为他自己。
《他乡的童年》让我们看到了他国教育优秀的一面,每个细节都能引起对中国教育的对比和思考。这部纪录片也许不能帮助我们解决孩子“不爱学习”、“成绩不好”、“考不上好大学”等实际问题,
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有一个共识:孩子的未来从来不只是有一个样子。相信前途是多元的。将来是掌握在孩子自己手里的,这是焦虑的家长们需要不断自我说服教育的。
说到底,不妨再问自己一句:孩子究竟是父母的产品,让父母有面子,还是我们应该帮助他们成为最好的自己,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道路。
Wisconsin International Academy
Total-Care
We Care for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