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20年度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的通知》(教高厅函﹝2021﹞7号),正式公布2020年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建设点名单。其中,我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矿物加工工程、工程管理、工商管理等7个本科专业获批2020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学、工程力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软件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遥感科学与技术、资源勘查工程、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等16个专业获批2020年度河南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精神,教育部办公厅2019年4月印发了《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教高厅函[2019]18号),计划在2019-2021年,建设1万个左右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1万个左右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截至目前,学校已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6个。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1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历史沿革:河南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创建于1946年焦作工学院(河南理工大学前身)机械加工专业并于当年招收本科生,历经1958年焦作矿业学院(河南理工大学前身)时期的矿山机电专业、1977年后随着教育部专业目录的变化先后以煤矿机械化、煤矿机械制造与修配、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机械设计与制造等专业招收本科生,1999年按教育部目录统一调整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招收本科生。本专业是河南省办学历史最悠久、学生规模最大的机械类专业,专业70多年的办学历史培养了一万多名毕业生分布在全国,特别是中南五省机械设计与制造和煤炭行业且成为技术与管理骨干。
专业定位:专业培养符合国家和区域发展需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科技进步,具有良好的科学、工程和人文素养,掌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沟通与组织协调能力和国际视野,能在机械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营管理等方面的技术与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特色优势: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我校传统优势专业,现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河南省一流专业及名牌专业。专业所依托的机械工程学科是河南省第一个招收硕士研究生(1979年),最早获批硕士学位授权(1986年)、最早设立博士后流动站、第一个获批博士学位授权的学科(2006年)。第四轮学科评估为C+格次,现为河南省第一层次重点学科、河南省特色骨干A类学科。依托学科至今已获5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3项省部级一等奖。专业拥有双聘院士1人,长江学者1人(引进),国务院特贴专家1人,全国教指委委员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优秀辅导员1人,德国红宝学者和居里学者各1人,中原千人1人,省教学名师1人,省优秀教师1人。专业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1项、国家级科研平台(协同创新中心)1个;专业获省级一流课程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省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1门。专业重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近五年获得省部级以上学科竞赛奖400余项,其中2020年获互联网+国家级铜奖,2019年互联网+河南省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创新训练项目国家级6项,省部级6项。
2
材料科学与工程
专业定位:根据学校定位,主动适应能源工业和中原经济区发展的需求,立足河南,面向全国,培养人格健全,具有扎实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基础知识、一定的国际化视野、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较强的创新能力、工程能力,能在建筑材料、工程塑料、金属热处理等领域从事生产、研究、开发、运行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以师资队伍和学科建设、培养模式改革为保障,建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一流专业。
历史沿革:最早溯源于1921年设立的采矿冶金科。1995年开设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1998年转设为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2010年被评为河南省特色专业。2003年获得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成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并获得材料工程硕士授予权,2018年获得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19年获得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20年入选省级重点学科群(A类)且材料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特色优势:始终将“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贯彻学生培养全过程,已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师资力量雄厚,拥有省级双语教学团队、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学缘结构合理,国际化水平高;建设有国家级一流课程、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课程设置契合行业发展和中国制造2025的需要,产学研协同育人;建设有国家级和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重点实验室、省工程实验室、省工程技术中心、国际联合实验室、省优秀院士工作站、外籍科学家工作室等平台;毕业生踏实勤奋、创新能力强,社会评价好。
3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专业定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始于1958设立的煤矿机电本科专业,先后历经了矿山机电、煤矿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阶段的建设与发展。在6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共培养了8000余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工程技术人才。
历史沿革: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立足中原经济区,面向全国,主动适应能源工业和中原经济区开发需求,支撑学校地矿类办学特色。以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建设,培养模式改革为保障,不断提升创新能力、科研水平、国际化视野和人才培养质量,建设成位于全国同类专业前列,国内外有较大影响、优势突出的高水平专业。
特色优势:专业历史悠久、沉淀深厚、专业建设成绩斐然。是国家级特色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等;拥有国家级及省级教学团队、省教学名师、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等;拥有“电气工程”河南省一级重点学科、“电气工程”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矿业控制工程”博士学位授权点等,已形成了学士、硕士、博士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完善、教学团队实力雄厚、教学理念先进、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条件优越,一直以来,致力于培养电力系统、智能电气装备等方面的优秀人才,近三年专业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在93%以上,攻读研究生和就业于国家电网等大型国有企业的毕业生占毕业生人数一半以上。专业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升内涵建设水平,注重强化特色发展,形成了以工矿企业对电气工程人才需求为背景,突出“电力系统、工矿电气”的专业特色。
4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专业定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国家一流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河南省重点学科,拥有矿业信息工程二级博士学位授权点及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交叉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学位授权点。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拥有省中原青年拔尖人才、杰青、优秀青年科技专家、教学标兵、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多人。
特色优势:(1)多措并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践行“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实践教育与行业协同相结合”的培养原则,推动人才培养工作向高层次发展;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逐渐建立和完善“练中学+赛中学”的模式,近三年学生获省级以上各类学科竞赛奖励300余项。(2)加强校企合作,构建协同育人机制。与百度签署“百度公司-河南理工大学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合作协议”,共同培养人工智能人才;入选“中国计算机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走进高校”试点专业,接受中国计算机学会专家指导专业建设;获批21项教育部产学协同育人项目,构建协同育人机制;与河南信息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河南皓泽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实践基地。(3)开放办学,拓展师生国际视野。利用多种途径开展教师国际交流与合作,11名教师在美国、日本、韩国、芬兰、爱尔兰等国高校访学/留学/进修,邀请多名国外专家学者到校讲学;积极组织和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和留学生的学位教育。
核心课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离散数学、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系统概论、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人工智能、编译原理、深度学习基础与实践、软件工程。
05
矿物加工工程
基本情况:我校矿物加工工程专业设立于1994年,1998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04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获批博士后流动站,是目前河南省矿物加工工程领域唯一一个具备本科、硕士、博士各层次人才培养条件的专业,并具有招收推免攻读硕士生和直接攻读博士生资格。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先后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河南省重点学科、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校级重点建设优势专业,并成功入选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建设学科(群)--能源开发与利用学科群。专业2016年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进入全球工程教育的“第一方阵”,2020年获批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同年矿物加工工程教研室被评为河南省高校优秀基层教学组织。
专业定位:全力服务国家安全生产、能源工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协调发展的育人理念,围绕“建设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的办学定位,强力支撑学校地矿类办学特色,着力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扎实基础、宽阔视野,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较强能力的矿物加工工程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能够从事工程设计、工程施工、运营管理、辅助决策等矿物加工复杂工作,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努力建设成为在全国同类专业中整体领先和特色鲜明的高水平专业。
学科平台:拥有煤炭安全生产与清洁高效利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煤炭洁净加工与高效利用方向),河南省煤炭绿色转化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煤炭洁净利用国际联合实验室,矿物加工与矿用材料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矿产资源清洁高效利用工程中心等学科平台。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良好职业道德,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能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矿物加工学科理论基础和良好科学素养,获得矿业工程师基本训练,善于沟通合作,可在复杂矿物加工系统设计、开发及运营中承担任务,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知识面宽、终身学习和适应发展能力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重力分选技术,浮游选矿,磁电分选技术,矿物加工工艺设计,煤化学与实验,非金属矿加工,实验研究方法,现代分析测试技术,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流体力学,物理化学,矿物岩石学,化工原理,无机化学等。
06
工程管理
历史沿革:工程管理专业2000年设立,2001年开始面向全国招生。2011~2016年按土木大类一本招生,2017年独立一本招生并获中国大学专业评价为“C+”。本专业建有工程管理实训中心,下设工程造价实训室、工程项目管理实训室和BIM实训室。本专业2019年5月通过住建部工程管理专业评估委员会评估认证,2019年12月获批河南省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0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专业定位:专业主动适应行业发展需求,扎根河南,面向全国;依托土木工程学科优势,立足土木工程行业,兼顾相关工程领域;培养具备较高综合素养,较强项目管理能力和扎实工程技术基础,能够胜任建设工程管理的高级管理人才。
特色优势:师资力量雄厚。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6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5人,讲师8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7人,硕士学位9人;具有工程背景和工程经验的教师14人;教师队伍中15名教师的最高学历均来自外校,本专业还聘有兼职教师5人。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学历、职称、年龄、学缘结构合理,教学科研能力较强,综合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
专业特色鲜明。历经20年的发展,本专业已形成“重技术知识、重管理知识,强计算机应用能力、强实践能力,融合技术与管理、融合生产与学习”(两重、两强、两融合)的培养特色,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部分毕业生已走出国门,大多已成为中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骨干,赢得了用人单位的广泛赞誉。
07
工商管理
我校工商管理专业最早溯源于1958年开办的劳动经济专业,1984年招收煤矿企业管理本科生,1998年获批企业管理硕士点,1999年设置工商管理本科专业,2006年获批矿业管理工程二级博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批工商管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先后获得校名牌专业(2005年),省级名牌专业(2007年),国家级特色专业(2009年),校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012年);校特色专业提升计划立项(2014年),省级一流专业(2019年)。工商管理专业的发展凝聚着一代又一代经管教职工的心血。
下一阶段,将围绕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目标、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河南省三区一群战略性发展需求,全面贯彻OBE理念,进一步优化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大类培养模式改革,拓宽人才培养口径和夯实综合素质基础,在3年建设期内,持续提升专业水平,建好国家一流专业。
下一步,
学校将以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为契机,
持续优化专业结构,
对标专业认证标准,
加强专业内涵建设,
健全质量保障体系,
着力打造本科教学质量标杆,
引领全校本科专业内涵式发展,
立足新阶段、激发新动能、务求新突破,
不断推动学校本科教学事业更上新台阶。
今日视频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