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历史教学中趣味教学法的应用

第一:导语过程中,教学历史课的"导入",就好像乐章的"前奏"。能够带学生入当前学习内容的情境,切入本节课的学习主题。使学生初步知道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的探求知识的欲望;明确学习目标。导入新课,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可以创设情境,也可以运用对比,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讲授《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出示图片《中国诗词大会》,讲述《中国诗词大会》节目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中国古代诗词的非凡魅力。唐诗、宋词和元曲,都是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瑰宝。现在让我们一同了解宋词元曲所在的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领略其无穷风采!或者这样图片导入:展示世界杯的图片和中国古代蹴鞠的图片, 老师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踢足球吗? 2018年足球世界杯在俄罗斯举行。那么你知道世界上最 见早的足球来源于哪个国家吗?--中国。对, 最早的足球叫做蹴鞠,是宋代非常流行的娱乐活动。除了蹴鞠,宋朝还有其他非常丰富多彩的活动。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学生根据情景, 利用图片的趣味内容,各抒己见,吸引学生兴趣,进而产生探知欲望。趣味横生的问题紧紧抓住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兴致勃勃地从已有的知识经验轻松愉悦地过渡到所要学习的新内容上。从这里可以看出,导语最少要有两项功能:或者创设覆盖本节课内容的情景,使学生能够明确当前课时的学习任务并产生较强烈的学习的欲望;或者能够提出具体的相关问题,为学生学习当前的内容开个好头。

例如:讲《明朝的统治》一课时,科举制度是现代世界各国考试制度的来源,学生对此比较感兴趣,他们听说过八股取士,很想对八股取士有全面的认识。为了保护学生兴趣,调动参与热情,本课补充明朝八股取士的示意图,选取一些简洁、浅显的原始史料,设计活动观察《举子看榜图》进行想像描述,学生有了代入感,进行换位思考,体会时人受八股取士的影响之深,同时展示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的观点,让学生开放思考,提出自己对八股取士的认识评价。这样不仅展示了多种历史呈现方式,还逐步掌握了历史研究的方法,如识别和运用历史图片、运用材料分析历史问题、史论结合辩证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史证意识、开放意识、独立分析思考的意识等。由于学生这个学习主体的多样性,学习基础和接受程度的差异性,历史课的导入也要丰富多彩,不能够千篇一律。在实际的历史课堂上,可以遵循具体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根据学科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适时地猜一些相关的谜语,引入一些对联,讲一些相关的典故,培养了学生的鉴赏能力,提高了他们的文学欣赏水平。

第二:历史与现实"热点"相结合,尤其是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些"热点",借鉴历史科学地预见未来。在现代社会里,凭借各种媒体,学生可以了解到他们所感兴趣的"热点"。教师可以以课本为基础,将"热点"与课本有机融合。

第三:联系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教师在讲授时,可以把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环境,介绍或呈现给学生,使学生清晰了解历史。近几年中考历史命题的一个新特点,是运用相关材料考查学生对历史背景问题的认识,注重考查学生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历史背景与历史事件之间联系的能力。因为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对历史背景问题讲解,使一些学生在阐述和解答历史问题时缺乏对背景问题的了解和认识。例如,有的学生在阐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过程中,忽视了分析德国、日本法西斯政权的建立,更是缺乏关于世界大战的欧洲和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述评。对二战爆发的历史背景的忽视,不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历史概念。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历史背景问题的教学,既是培养学生形成重要历史概念的必要学习过程,更是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完整的历史概念联系实际具体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在历史背景问题教学中,教师还需要培养学生在运用历史概念分析解决问题时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

第四:对比分析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例如清代,大家都知道康乾盛世,乾隆皇帝又有十全老人之称,但是如果把中国历史和西方历史的时间轴放到一起进行一个对比,会发现乾隆皇帝在位的60年间,西方也发生了很多大事,包括英国的工业革命、法兰西革命,还有北美独立战争等等,这些都是西方发展的重要事件,而这个时候清朝却在执行闭关锁国的政策,所以之后才逐步走向衰落,以至于才会有后面的鸦片战争。可以说乾隆皇帝就是一个纨绔子弟,康熙和雍正给留下的基业太好了,所以不思进取,这也体现了"富不过三代"这句话。在我看来,清朝的衰落,乾隆绝对是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咱们平时接触的信息,中国历史肯定是听到的更多,联系到西方的历史大背景之下,对于我们的记忆和理解会有很大的帮助。我们也可以通过表格的形式,把这些都罗列到一起,如图所示,这样就更加清晰了,同时也可以发现其中的一些联系,能够更好地帮助记忆。

第五:利用好现代化教学手段。课堂上使用幻灯片,影视等素材,多媒体教学能够创设情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手段却能还原历史的形象性,给学生以全方位的感官刺激,使他们能直观地感知历史事实的时间演进、地域空间的变迁、历史人物的活动、社会形态的演变。达到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同时运转,感性认识与形成良好思维习惯,培养和提高思维能力。例如在讲《世界历史》“工业革命”中“富尔敦发明了汽船”这一问题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剪辑了的录像片《富尔敦发明的汽船试航成功》,这样学生就目睹了“克莱蒙号”的风姿, 听到了“克莱蒙号”在航行中发出的轰轰声响,学生就好像成了哈得逊河岸边的观众,如身临其境。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第六:开发乡土教材,校本课程,刨根问底儿。教师通过采取具体有效可行的措施,鼓励学生大胆提出疑问,做到"刨根问底"。教师对学生"刨根问底儿"举动予以充分肯定后,敢于质疑的好习惯,就许昌本土而言,曹魏古城或多或少是历史融合本土文化的结合体,毫无疑问也是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激发点。

第七:结束课程时也可以运用趣味性教学法。例如讲授《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时播放周杰伦的歌曲《青花瓷》,再次情境感受传统诗词的优雅美丽,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下课。

总之,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方法和途径还很多,如巧讲典故,以奇引趣;精读诗词,以诗牵趣;编写歌谣,以歌导趣;设置图表,以图增趣等等,只要经过教师精心设计,巧妙安排,就一定能在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他们的学习化繁为简,变被动为主动,从而在充满兴趣的教学中,既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又增长了知识,提高了教学质量,真正达到学史明志,知史做人的目的。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