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宝妈来说,每晚最幸福的事,就是躺在床上和宝宝安然入眠。可尴尬恼火的是:你想睡,娃不想睡啊!每晚宝宝总喜欢折腾出各种幺蛾子,不到半夜总是不能睡,有时还想跟爸妈“决战到天亮”。
入睡晚,大人小孩都很崩溃
面对孩子不睡觉,婆婆总说,宝宝不困、没有瞌睡,哪里睡得着啊!其实,恰恰相反,宝宝同大人一样,过了那个“困点”后,就很难睡着了。
所以,每晚父母要注意观察宝宝,及时抓住“想睡的信号”,然后,迅速果断地哄孩子入睡。
一旦错过了宝宝的犯困信号,就得等到下一个“困点”。所以才说,很晚不睡的宝宝,不是不困,也不是没有瞌睡,而是大人错过了哄睡的“困点”。
长期错过哄睡时机,孩子睡觉就会越来越晚,越来越难以入睡;据相关研究发现:宝宝睡的越晚,睡眠质量越差,更是容易夜醒。
总之,想要孩子早睡、入睡快,少夜醒,妈妈应及时抓住睡眠信号,进行哄睡。
宝宝常见的睡眠信号:
一般而言,大多数宝宝想睡觉时,就会出现抓头、揉眼、打哈欠、闹情绪等。如果是还没有入睡,宝宝就已经哭闹,就说明宝宝很疲惫了;此时去睡觉就会出现:入睡难。
宝宝几点睡觉,算是晚睡呢?
一般而言,年龄越小,越没有固定的入睡点,比如新生儿,随时都可能入睡,但随时也可能醒。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入睡时间逐渐规律,妈妈就能很好地抓住宝宝的入睡点。
总的来说,半岁左右的宝宝,晚上7点左右就要入睡;10个月左右的宝宝,最好在6-7点之间入睡;1岁-3岁的宝宝,最好在8点前入睡;3岁-5岁的宝宝,最好在7点-8点半之间入睡。
当然,这个入睡点也只是一个参考,只要宝宝精神好、发育健康,早睡一点、晚睡一点都没关系。
总的来说,宝宝晚上尽量早入睡,整个夜间睡眠在10小时-12小时之间。毕竟,宝宝睡的太晚,夜间睡眠无法保证,也不利于身体的发育。问询身边的宝妈得知:多数宝宝无论睡多晚,早上6点-7点间都会醒来。很显然,宝宝若晚睡,睡觉时间肯定是不够的。
孩子长期晚睡,对身体有哪些危害呢?
我家闺女,之前也是睡的特别晚,几乎要晚上11点才能睡着。为此,还带着孩子去咨询了儿童睡眠专家。
记得当时医生这样说道:宝宝呢,还是要早睡,睡的越晚,会让他越疲劳;越疲劳后,就越睡不着。继而出现入睡难、夜间频繁醒来的问题。
美国儿科学会也认为:宝宝的入睡时间很重要,【什么时候睡】可能比【睡了多久】更重要。
前段时间,在网上就看到一个中医专家提醒“熬夜族”:尽量在晚上22点-凌晨3点间让自己睡着。因为这4个小时的睡眠,是白天8个小时也补不回来的。
宝宝睡太晚,如何调整回来呢?
抓住孩子给的“睡眠信号”
对于上班一天的妈妈来说,晚睡回来就想放松一会:刷刷朋友圈、看看电视剧。或许就在自己追剧的过程中,错过了孩子给出的“睡眠信号”。
解决办法:
妈妈晚上尽量克制一下自己,正确在20点之前,将孩子哄睡,然后自己就“自由了”。所以宝宝一点出现“目光呆滞、话少、打哈欠、揉眼睛”等犯困信号时,就赶紧带娃睡觉。
逐渐养成早睡的习惯
想让宝宝晚上8点半前入睡,妈妈就可以在7点50分左右,给孩子开始洗漱。对于小宝宝来说,洗澡、抚触、换睡袋、拉窗帘、喂奶等,都是要睡觉的提醒。
这些入睡程序做完后,妈妈就可以一边轻拍孩子,一边哼唱一首儿歌,让孩子在歌声中尽快入睡。
培养睡眠需求
宝宝想吃奶,是因为饿了;想睡觉呢,也肯定是因为困了、累了。有些宝宝,白天一直被抱着,体能没怎么消耗掉。
所以当宝宝清醒时,妈妈们可以带孩子充分活动,比如小宝宝,可以让他们多趴着、多爬动,让身体的体能得到消耗。大一点的宝宝呢,也可以多参与户外活动,比如玩大球、骑小车、跑跑跳跳等。
如果你家娃也是“夜猫子”,出现了入睡难、频繁夜醒的情况,不妨从这三个方向来调整吧。
起初,将孩子每晚的入睡时间,往前调10分钟;然后依次调20分钟、30分钟等,直到宝宝回到正常的作息。
熙熙爸爸亲身实践体会:
自从把熙熙的入睡时间调整为19点-19点半后,感觉全天的睡眠都有提升,可能这就是睡眠促进睡眠的作用。
说得自私一点,宝宝只有早睡,才能让辛苦照顾她一天的妈妈、奶奶得到晚间的放松与休息。
一个人带娃的辛苦是不言而喻的,休息时间全靠娃入睡,只有宝宝入睡后才能放松下。当然呢,想要维持宝宝早睡不容易,全家的安排都要以此为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