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农耕学院,体会播种的乐趣;在家庭亲子实践学院,学习劳动技巧;去农业动力学院和未来农业学院,听专家解读未来劳动的秘密……一所为青少年量身打造的“劳动大学”成立了。
3月20日,“劳动大学”教育实践研究联盟宣布成立,成员包括多位教育专家、学者,中小学校长和幼儿园园长、教师,社会企业、实践基地的专业人士。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主任谢春风说,“劳动大学”不是指某个实体大学,而是指在劳动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时期,利用“大学”的学术概念及组织形式,打造集农耕学院、家庭亲子实践学院、学校劳动实习学院、劳动课程书院、专家讲堂、农业动力学院、未来农业学院、专家智库等为一体,劳动学分作为评价机制,实现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劳动教育系统化行动场域。
按规划,课题的研究周期跨越三年,分为启动、实践、总结三个阶段。其中2021年2月至2023年8月为实施阶段,重点交流、分享和发挥实验学校和幼儿园的专业优势、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把学校劳动、家庭劳动、社会劳动、学生自我劳动的教育成果,以师生关系、亲子关系为纽带,在田间劳动中进行检验和深化。
在这一阶段,十二中、十一学校、北京小学、星火小学、棉花胡同幼儿园将各建一个劳动教育特色基地,吸引师生、家长和其他人士到大自然中参与劳动。在2023年8月至2023年12月的总结阶段,将分析与提炼研究数据和案例,形成研究成果,进行宣传和推广。
“劳动大学”教育实践研究联盟宣布,核心任务为建立示范性学校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和一体化劳动场域,把校内劳动与校外劳动结合起来,将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结合起来;建立自主性家庭劳动教育基地和一体化劳动场域,将家庭劳动扩展到广阔原野上,让儿童青少年在大自然中健康成长;促进学校、家庭、社会和政府携手共建新型“劳动大学”,真正形成儿童青少年劳动精神和文化自信系统化培养机制,发挥劳动的独特育人作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基于‘劳动大学’建设的儿童青少年劳动精神与文化自信系统化培养机制行动研究”是中华孔子学会国学教育委员会“十四五”重大课题,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主任谢春风和京师苑(北京)教育科技研究院院长李志担任项目组组长,海淀区星火小学校长关红担任顾问。核心组成员共有9位,这些课题组的专业人士构成了“劳动大学”教育实践研究联盟的主要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