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给简历加分,找到好工作,不少大学生被远程付费实习“套路”,花了大几千,除了教训,什么也没买到。大学生究竟如何获得优质的实习?高校又能够为他们做些什么?
付费实习是个“坑”
“花了8000块,除了教训,什么也没买到。”2021年2月15日,结束了为期近1个月的付费线上“名企”实习项目后,大学生周林(化名)觉得,“教训”是自己唯一的收获。(来源:新京报)
与周林有相同经历的,还有十多名学生,他们都曾向北京斯雅中港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付费申请腾讯、毕马威等大公司远程实习机会,现实却是:要么中介机构私下找名企员工给“实习生”培训,要么中介自己指导“实习生”,实习质量都难以保证,更别说达到名企实习的效果,甚至还可能存在违法犯罪行为。
这些大学生明显是落入了商家的陷阱。不少商家号称自己有大公司的实习资源,只要学生交钱,就能远程“入职”大公司。有商家不但明码标价,甚至表示如果学生不愿参加远程实习,可以直接购买“支持背景调查”的实习证明。
上述名企曾在2020年发布“打假”声明,称公司不存在付费实习项目。
腾讯曾发布官方声明,提醒大学生注意“付费实习”等骗局。网络截图
而此次就周林的“线上实习”经历,腾讯公关回应媒体称,腾讯公司内无收费的实习生项目,所有正式实习都通过腾讯招聘正式发出,学生在官网注册简历后再进行正式的面试,正式实习生需经过3至4轮面试,面试流程严格。目前市面上出现的诸多“收费内推”“收费实习”等,均为骗局。
大学生愿意花大几千块参加所谓名企的“付费实习”,主要有两个目的: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丰富自己的简历。因为大学生很清楚优质实习对求职的重要性。
麦可思数据也显示,实习经历的积累能让大学生在求职时底气更足,就业质量更上一层楼。例如麦可思曾对2019届本科生研究发现,毕业半年后失业人群在大学期间无实习经历的比例(18%)要高于有工作人群(16%)。而且有实习经历毕业生的就业现状满意度(69%)、在初入职场时基本工作能力掌握度(58%)和满足度(85%),也明显高于无实习经历毕业生(比例分别为61%、55%、83%)。
如果大学生用“黑中介”介绍的付费实习为简历“添彩”,一旦被用人单位发现,后果就会很严重。在前一阵热播的职场观察类真人秀《令人心动的offer》(第二季)中,实习生何旻哲就伪造过简历,称在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普华永道实习过,虽蒙混过关,进入律师事务所实习,但简历造假被揭穿后,其在律所的一切考评和实习经历都不被承认,还被踢出实习队伍。
在此,麦可思研究(ID: MyCOS_Research)特别提醒:虚假简历不仅无法让大学生找到好工作,而且会成为信用污点,切勿明知“明码标价”远程付费实习是骗局,还要往里跳。
学生要做实习中的“学习者”
优质的实习可以帮助学生规划未来职业生涯发展道路,拓展求职领域,也有助于学生创建一份有竞争力的简历,增加他们找到一份理想工作的机会。
不过现实中,我们也时常看到一些学生抱怨:实习就是跑腿打杂,当廉价劳动力,学不到真本事。这类问题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多种的。一方面或许的确与实习质量不高有关,另一方面也可能因为学生只是埋头完成“简单、重复的工作”,忽略了要成为“学习者”在工作中自觉主动地学习。此时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实习机会就成为高校的一项职责。
实习前设定学习目标
为了确保实习成为课堂以外的重要学习途径,华盛顿大学建议学生在实习前设定学习或绩效目标,包括技能发展、知识获取,以及个人或专业的发展等多个方面。
在为实习制订学习目标时应该遵循SMART原则,即目标应该是具体的(Specific)、可以衡量的(Measurable)、可以达到的(Attainable)、与其他目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Relevant)、具有明确的截止期限(Time-bound)。例如:
实习两周后,能够记住实习单位常用的20个专有名词。
实习一个月后,能确定50个潜在的新客户并将他们添加到主数据库中。
实习五周后,可以确定该领域的3类职业发展道路,找到途径了解每类职业的情况。
……
学校建议,在开始实习之前就可以要求学生考虑潜在的学习目标,并在实习的第一周后把目标确定下来。此后的每周或每两周对照目标检查一次。实习中期,学生可以根据实际进度、收获的成绩、遇到的问题对目标调整修订。在实习结束时再对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回顾。
实习后自我反思
实习结束后的反思与梳理,对学生弄清能从这段经历中“复制”哪些有价值的经验到未来工作中,以及为自己找到适合的职业也很有益处。
“整体而言,这个实习是自己所期望的吗?如果不是,哪方面不符合期待?如果是,最喜欢实习的哪个方面?”
“实习期间你最引以为傲的成就是什么?你希望在未来的工作中负责哪些任务或活动?”
“你在实习中发展或提升了哪些技能?发现自己具有哪些优势?或是哪些优势没有机会在实习中展示?如果想在该领域取得成功又需要填补哪些技能?”
“总结起来,这次实习是否会给你未来的职业发展轨迹带来变化?未来你将采取什么措施完善自己的职业道路?”
学生在实习结束后与职业顾问或导师一起讨论以上问题,也将让实习产生的价值更加明晰。
高校要确保实习也是高质量
一段优质的实习经历除了需要学生学会主动学习,保证实习机会高质量也是一个重要前提。鉴于学生校外实习很大比例来自校方安排,确保将学生送往对职场准备有帮助的实习岗位也是高校需要关注的问题。
自1994年起就对学生实习经历有明确要求的埃隆大学在创建一个实习项目之前会“面试”雇主。“学生需要工作多长时间?谁来监督和指导学生工作?学生的工作任务和职责有哪些?实习学生有工位和办公电脑吗?”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问题看似有些微不足道,但不该被忽视,以防雇主在接收实习生之前没有考虑到底希望他们做什么。
而且只对雇主进行一次审查并不意味着实习能始终达到要求,该校学生专业发展中心的职员还时常拜访学生实习的公司,与雇主和实习生会面,核查实习情况。比如曾经发生过这样一次特殊事件,一名法学生实习期被安排和一名出色的律师工作。可到实地探访后学校才发现,负责指导的律师暑期根本不在国内。由于这个实习项目的教育价值正是来自律师的指导,因此学校果断让学生退出实习。
深入到“一线”了解学生实习情况,好处是能够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作出及时调整,但通常也会耗费较大精力,对学生多的高校可能并不适用。如果期望更广泛地了解实习单位能否满足学生需求,让学生来反馈也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比如麦可思在对一所本科院校2019届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的分析中发现,该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的毕业生对校外实习实践的多项评价较低,尤其在“校外指导老师经验丰富”和“制度规范”两方面短板明显。这为接下来两个学院有针对性地完善相关工作指明了方向。
作者 | 麦可思 郭坤
本期责编 | 麦可思 丁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