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拙棘
来源:学术那些事儿——学术界,你不知道的,我们都知道一点。
一个班里,有些人的成绩所表现的要比自己的实际水平好,有些则反之,这是我们都很熟悉的现象,此处无甚可杠。理想的状态自然是,大家安心提升自己的实际水平,然后成绩、学历等能准确反映实际水平。不过显然,实力与成绩之间的关系并没有这么紧密。特别是文史哲等不那么硬的学科,刷出漂亮分数很简单,真的想通学透却不见得容易。因此,这里就存在投机取巧的空间。而高考等甄选性考试的成绩关系到各种资源和机会,因此,学生中间永远不缺投机取巧的动机。结果就是,很容易出现德不配位的现象,学历与学力大面积不匹配。
更一般地说,考试成绩、流量、收视率、引用率、国际学生比率……所有这些指标都是对事物发展的某些实际状况的反映。不过考核、分配只能盯着指标本身,那么相比于实实在在做事进而把成果体现在指标上,直接操纵指标当然方便多了。结果是考核体制失灵,各种名不副实。
社会提供了各种发展机遇,有才者取之。虽然个体才能的塑造涉及社会层面乃至生物层面的分配不公平,但与托关系、走后门相比,按能分配还是比较现实、公平的分配逻辑。
但才能不像外貌,不那么显而易见。招工单位不会也不可能细致考察每一位应聘人员的实际能力。因此,可行的办法就是通过学历、学校、各种技能证书来判断应聘者的能力。但如前所述,能力与各种表现能力的学位证书、技能证书等未必相符。有些急功近利的人把时间都花在获取通关证书上了,从没有认真做过一些朴素、实际的事情。而有些人比较单纯,一门心思扎在专业知识里,不会来事,不懂得包装自己。
于是,本科出身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在各种“指标”中,本科出身显然是最靠谱的。几乎所有人都参加高考、都保持差不多投入程度应对高考,高考考察的能力足够全面,考察范围也足够大,最大限度排除了投机取巧的影响。
投机取巧者的问题在于,他想占据不应得的资源、机会。之所以不应得,是因为他占据这个位置无法为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不过,完全不会推销自己,等着别人来发现自己的才华,等不到就觉得怀才不遇,进而愤愤不平,这似乎也不怎么合理。(几乎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怀才不遇。大一入学时,复交的觉得自己发挥不好,正常应该能进清北;普通 985 的坚称自己正常发挥能进华五;211 的认为自己至少能进个末流 985 ……)
现代社会是个复杂的合作系统,没有人有责任花大把时间来了解你,相反,你倒是有必要付出一点努力,让别人看到自己的实力。这甚至可以算是一种责任,是在为社会的顺利运转作出一点微小的贡献。
除了投机取巧,还有许多因素会影响指标的反映能力,比如存在高考发挥失常、读本科后天天打游戏或突飞猛进等情况。总之,虽然本科出身之类的能够反映总体情况,但具体就某个人来说,单纯以出身评判肯定是不够准确的,如果时间允许,应该更加个体化地考察他的能力。但企业显然没那么多时间。只要其在设置评判标准时是无偏私、非任意的,是想通过某些指标来筛选自己需要的合格人员,那么很难指责企业的做法不公平。
具体就学术市场来说,很多人会说,既然大家已经读了博了,有很多科研产出可以作为评判依据了,为何还学历查三代?这个论据乍看很有说服力,但其实也未必。我们都知道现在的论文发表市场是什么情况。另外,有个老师跟我说过一个很有趣的观察:他们院考研上清北的绝大多数不是高考进本校的本科生,而是来自下一档学校的、后来考进来的插班生。总之,查本科未必是莫名其妙的出身论,而多半是因为本科最能反映一个人的能力。特定行业、企业学历查三代合不合适可以具体讨论,但一上来就否定似乎并不恰当。
另外一个问题是,学校的教学内容与社会需要未必匹配。可能存在这种情况:某个国家突然决定大学扩招,但产业没有进行相应的升级,结果是,绝大多数工作依然没有太高的门槛。可以说,此时国家没有配置好自己的公共资源,不少高学历者的大把时光和努力被错误的政策浪费了。此时,主要的责任人是谁呢?也许是政策制定者。但总之,买单的是整个社会。这时,如何分配工作机会比较公平呢?似乎,即使一份工作初中生和大学生都能以差不多的质量完成,此时也应该“偏袒”大学生,因为他为整个社会的繁盛付出了更大的努力,虽然这种努力最终证明是浪费了,但错不在他,整个社会有责任补偿他。
还有一些更为根本的问题,比如社会结构不公、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因此,即使能做到按能分配,我们也必须关注影响能力塑造的诸种因素的分配是否正义。不过,我看不出有什么理由要让企业招聘部门来为这种根本性问题买单,这样做既不公平,也不明智。
5年,经管之家公众号6500篇文章,
这里是丰富而全面的经管知识库+财经百宝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