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
影响一个社会。
学会如何学习,比学习本身更为重要,这是我们已经达成的普遍共识。
然而,我们往往无法准确判断自己什么时候学得好,什么时候学得不好。如果感觉学起来又慢又难,似乎毫无进展,我们就会转而关注那些看似更有成效的办法,但没意识到这些方法往往并不会带来持久的效果。
那么,从认知科学的角度来看,我们普遍认同和使用的学习方法,存在哪些可以绕开的“坑”?作为智慧生物,人类的认知有怎样的特点?怎样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
今天,与大家分享11位前沿认知心理学家用很长时间做实验,统计分析,总结出来的关于如何学习的研究成果。
01
天性懒惰孕育了认知规律和心智模型
这里先直接列出支持我们论证的一些基本观点:
耗费心血的学习才是深层次的,效果也更持久。不花力气的学习就像在沙子上写字,今天写上,明天字就消失了。
我们往往无法准确判断自己什么时候学得好,什么时候学得不好。如果感觉学起来又慢又难,似乎毫无进展,我们就会转而关注那些看似更有成效的办法,但没意识到这些方法往往并不会带来持久的效果。
到目前为止,不管在什么领域,人们在学习一项技能或一门知识的时候,都倾向于反复阅读课本,并进行集中练习,这其实是效率最低的一种方式。
进行集中练习意味着我们在机械地、快速地重复一些东西,想把它们烙在自己的记忆中,也就是“熟能生巧”。一个例子就是考试前的“填鸭”。
重复阅读与集中练习会让人越做越熟练,以为自己已经掌握了知识,但实际上,这种方法达不到真正的精通,也不会产生持久的记忆,只是在浪费时间。
02
检索式练习
与反复阅读这种复习方法相比,回想事实、概念或事件会更有效。这种方法被称为检索式练习。
抽认卡就是一个简单的例子。检索会强化记忆,并阻止遗忘。我们在阅读过一段文字或听过一堂课后,只需用一道简单的小问题考考自己,就可以巩固所学、强化记忆,而且效果要比重读课本或复习笔记好得多。
虽然大脑不像肌肉那样,可以通过锻炼来加强,但负责学习的神经回路确实是可以强化的——具体的方法就是检索记忆,并练习所学的东西。定期练习可以防止遗忘,强化检索路径,而且对于保存你想要掌握的知识来说至关重要。
如果你在做一件事情的中途有间隔时间,你会在中断期间感到稍有生疏,或者在把两件或多件事情穿插在一起做时,检索的难度会更大,而且你会觉得收效不佳,但实际上,这样做会让学习效果更持久,而且以后也可以更灵活地运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在别人教给你答案前,先尝试自己解决问题。这样效果会更好,哪怕在尝试中会犯下一些错误。
03
细化知识
如果只是进行机械式的重复,的确会发生这种情况,过不了多久,你就会发现自己能记住的东西有限。不过你要是会细化知识,就可以无止境地学下去了。
细化就是理解新知识的过程,细化的方法就是用自己的语言把新知识表达出来,把它和已知联系起来。越是能把新知识和已知关联起来,越是能诠释这两者之间的关联,就越能牢固地掌握新知识。新旧知识间的关联越多,就越有助于记忆。
04
新知识放到更广泛的情景中
把新知识放到更广泛的情景中有助于学习。举个例子,你知道的历史故事越多、越详细,你对这段历史的理解就越深刻。另外,从更多的角度去理解历史故事,比如把某个故事与你知道的人类的野心和造化弄人的道理联系起来,你就能把这个历史故事记得更牢固。
同样地,如果要学习一个抽象的概念,比如角动量原理,那么把它和你已知的具体事物联系起来,学习起来就会更容易一些。你可以想一想,花样滑冰运动员把胳膊收拢在胸前,旋转起来就会更快。这就涉及角动量原理。
05
构建心智模型
从新知识中提取关键概念,并把这些概念组织成一个心智模型,同时把这种模型和已知联系起来。能做到这些,就能更好地掌握复杂的知识。心智模型是外部现实在心理上的一种表现。
许多人相信,他们的智力水平是生来注定的,学业无成是因为先天不足。但实际情况是,每当你学到新东西时,大脑就会发生改变——经验会被一点一滴地存储起来。
不可否认,每个人的天资不同,但我们也可以通过学习,通过开发心智模型,来获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创造新事物的能力。
换言之,影响智力水平的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你本人掌控的。
你需要意识到,如果感到学习非常吃力,那是说明你正在学习非常重要的东西。就像玩动作类电子游戏、试验新的自行车越野特技一样,想在已有的水平上有所进步,达到真正的专业程度,就要明白努力与挫折是必不可少的。犯错误并改正错误,其实是在搭建通往高层次学习的桥梁。
06
元认知带来的学习假象
如果重复阅读基本没有效果,那么为什么学生们还愿意用这种方法呢?一个原因可能是他们一直在接受糟糕的学习建议。不过还有一个前面提到过的原因,导致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就使用了这种复习方法:对一段文字越熟悉,越能流畅阅读,就会造成一种假象,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阅读的内容。
你自视为好学生,一丝不苟,但事实是你不知道什么是有效的学习。
自以为掌握了所学,是元认知欠佳的一个例子。所谓元认知,就是指我们对知识掌握情况的理解。能准确判断知道什么和不知道什么,这对于做决策是至关重要的。
美国前国防部部长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就总结过这个问题,他的这个说法为众人所熟知(同时也可以说是很有预见性)。在2002年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他说:
“有些事是已知的已知——有的事情我们知道自己知道;有些事是已知的未知,意思是我们知道有的事情是自己不知道的。但是还有未知的未知——那些我们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事情。”
最后一句话是重点。我们提出重点是想让读者理解:那些不给自己出题的学生(大多数学生都做不到这一点),容易过高地估计自己对学习资料的掌握程度。
结果就是,即便是最努力的学生也会陷入两个误区:
一是不知道自己学习中的薄弱之处,不知道要在哪里花更多精力才能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二是爱使用那些会让自己错误地认为掌握了知识的学习方法。
07
知识多不等于学习能力强
爱因斯坦曾说“创造力比知识更重要”,现在的大学生似乎很认同这一点,或许从他们穿的个性T恤上就能看出这一点。他们怎么会不这样想呢?爱因斯坦这句话本身就蕴含着一条明显且重要的真理:没有创造力,人类怎么能在科学、社会,以及经济领域有所突破呢?
除此之外,一提到积累知识,给人的感觉就像在拉磨一般,而创造就有意思得多了。只不过,这种二分法的观点是大错特错的。你肯定不希望看到自己的神经外科医生,或是载着你飞过太平洋的机长身上穿着这种T恤。
可是在提到标准化考试的时候,这种二分法的观点却有一定的市场。人们担心这种考试会强调记忆力,而忽视高层次的技能。虽然标准化考试存在陷阱,但我们真正应该考虑的问题是,如何在更好地学习知识的同时发展创造力。毕竟,没有了知识,分析、综合,以及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高级技能就都成了无源之水。正如心理学家罗伯特·斯滕伯格和他的两位同事指出的那样,
“对要用到的东西一无所知,是不配谈实用的”。
08
考试是最有效的学习策略之一
对于学生和教育工作者来说,恐怕再没有什么比考试更令人不快的了。人们控诉,强调考试只对记忆力有好处,却让人们损失了领悟能力与创新能力;考试给学生带来了额外的压力,是对一个人能力的错误衡量,等等。但是,如果我们不把考试看作衡量学习成果的标尺,而是把它看成从记忆中检索学问的一种练习,并非“考试”,我们就可以为自己创造另外一种可能:把考试当成一种学习工具。
在诸多研究成果中,有一项发现非常重要:主动检索——考试——可以强化记忆,而且检索花费的心思越多,受益就越多。从记忆中检索知识有两大显著的好处:
一是这能告诉你什么是你知道的,什么是你不知道的,然后你就可以判断以后要把精力放在哪个薄弱的环节上,加以改进;
二是回想已经学过的东西会让大脑重新巩固记忆,强化新知与已知之间的联系,方便你在今后进行回忆。检索,也就是考试,可以有效地中止遗忘。
以马特·布朗(飞行员)为例,即便他驾驶同型号商业飞机的经验长达10年,老板还是会每半年就让他去参加一系列考试,做模拟飞行训练,逼迫他去检索头脑中的信息与飞行操作,从而让他牢记操控飞机的必要知识。正如马特所指出的那样,飞行员很少遭遇紧急事件,如果不刻意练习在危急情况下需要做的事情,技能就会生疏。
欢迎关注
您看了文章有什么收获呢?
大家记得关注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