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在知乎上看到这样一个话题:
#父母控制欲太强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其中,有位知友这样回答:
在我二十一岁前,从没有觉得人生还会有希望,家,就像个监狱。
这话,好似阳春三月突然飘起了雪,刺骨的寒;分明二十来岁的花季,却已失意半生。
图源:网络
然而,比这句话更让人绝望的是很多孩子还未到花季,却因受不了父母无处不在的管控而抑郁自杀。
1
父母的控制欲
到底有多可怕
重庆14岁男孩因寒假起床晚,遭母亲掀被子后从12楼一跃而下……
图源:环球时报
台湾教育剧《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之《茉莉的最后一天》中,主人公茉莉用自杀拜托了妈妈的控制,其中有段台词让人头皮发麻:
我一直有一个幻想
有一天,当我考砸了
回家被妈妈打,她掀开衣服看到这些伤痕
她可能会吓一跳
可能会难过
可能会跟我道歉说:“茉莉对不起对不起”
图源:网络
再者,有外媒曾报道,加拿大一父亲,要求8岁女儿吃光盘子里的蔬菜(根本不爱吃),遭拒绝后,发怒并规定必须吃完,不然不能离开餐桌,两人足足对峙13个小时。
图源:网络
期间,即便孩子冻的发抖,尿湿裤子,发起低烧,父亲也不许她离开,并坦言:我这都是为了你好,不吃完不许睡觉!
女孩最后撑不住了,逼着自己吃掉不喜欢的蔬菜,并出现剧烈呕吐,而父亲看到盘子中的些许残余,命令她:等你醒了,接着吃!
女孩母亲知道后,一怒之下,将他告上法庭,这位父亲最后因非法监禁儿童罪,判刑四个月。
可见,为人父母不需要考试,是一件很可怕的事儿!
然而,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父母将度拿捏到位,没有虐待,却比虐待还让人恐怖,凌驾于道德之上,操控着孩子的人生。
泰国一部3分钟零台词的动画《继承者》,淋漓尽致的展示了控制欲强的父母,是如何将子女变为傀儡的。
图源:网络
2
搞垮一个孩子
最快的方法是父母的语言
说过多少次了,你为什么就是不听呢?
爸(妈)这么累图什么?还不是想让你好!
别人家孩子都那么听话,你咋就这么不让人省心呢!
……
图源:网络
大家回忆一下,日常生活中是否有对孩子说过类似的话,孩子顺从时,风平浪静。
一旦孩子有分歧,内心就开始焦虑、波涛汹涌,并给孩子贴上“叛逆儿”、“不懂事”、“不孝顺”等标签。
可小孩子还处于学习阶段,思想单一,不过是按照个人的想法做事罢了,与其责怪孩子,不如想想:孩子又不是父母的附属品,为什么要言听计从?
况且,心理学家曾奇峰曾说过:没有叛逆的孩子,只有叛逆的父母!
图源:网络
日本哲学家岸见一郎也在《不管教的勇气》中提到:管教是有边界的,父母应该严守边界,不能越过界限去教育孩子;如果越界了,教育效果很差,根本达不到父母想要帮助孩子的目的。
更为重要的是,长期在父母强控制欲下生活的孩子,长大后要么独立性很差,出现“巨婴”、“妈宝男”等,要么叛逆、抑郁,甚至自杀。
图源:网络
美国儿科医生一项研究显示,因自杀念头(自残行为)被送入儿童医院的孩子,在十年间翻了一番。
在国内,北医儿童发展中心发布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有约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平均每1分钟就有2人自杀死亡,有8人自杀未遂。
《教育蓝皮书》曾对全国中小学生自杀问题做过相关调研,结果显示:孩子们的自杀具有很强的突发性,可能是一时的压力、受挫等,比如父母的控制、严厉和不理解。
以爱之名绑架子女,子女无法反驳,一旦反驳就会被推到道德至高点,进退两难,只能自己压抑、消化,挺过来的苟且生活,挺不过便抑郁而终。
孩子来人间一趟,是希望,而不是为了感受绝望。
图源:网络
3
对孩子真正的爱
也是一场断舍离
心理学家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说:母爱有两种,牛奶和蜂蜜。牛奶是指母亲给予孩子的关心与照顾,蜂蜜则是母亲给予孩子对生活的热爱。
大多数的母亲给到孩子的只有牛奶,只有少数给到蜂蜜。
当孩子从母体里分娩出的那一刻,就是一个完整独立的个体,并非父母的附属品,更不是成绩单。
图源:网络
我们做父母的可以是养育者、旁观者,但绝不是掌舵人,懂得放下执念和控制权,接受“断舍离”,静待花开,才是真正的爱。
◆ 断绝隔阂、错位
控制欲强的父母,最容易出现”错位教育“,以致于与孩子出现隔阂。
比如1岁的孩子闹时,我们会认为他在要挟自己,和自己作对,3岁孩子看见妈妈受伤了,冷漠离开,会感到悲伤,感觉孩子不心疼自己。
图源:网络
但,事实并非如此,1岁的孩子只是不懂得如何表达情绪,3岁孩子表现冷漠也是这一阶段正常的心理反应,被称作”移情式唤醒“。
我们与其自行猜测,不如顺应孩子的生长规律,不超前,也不滞后。
0-1岁前的孩子,做到多陪伴,并建立安全型的依恋关系;
1-3岁的孩子,渴望自己掌控生活,父母要不过多管控,比如让孩子自己吃饭,自己选择喜欢的衣服、玩具;
3-6岁孩子会大胆探索、尝试,也往往会高估自己,这时父母可帮孩子平衡好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关系。
当孩子还小时,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换位思考“,说的是父母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问题,而不是让孩子理解和体谅父母。
◆ 舍弃执念
很多父母总是会把自己未完成的事,寄托在孩子身上。
比如”爸爸妈妈这辈子没啥出息,你要好好学习,争取考个好大学“,”你要好好学习,将来做个教师、医生“,并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指手画脚。
图源:网络
可是,”好大学“、”好工作“是生活的前提,并非终极目标,而且教师、医生、公务员等也都是父母的执念。
南怀瑾老师在《二十一世纪初的前言后语》一书中告诉我们:不仅是家长,整个社会对孩子们的希望都重,但我们对孩子的教育要放手。
不要寄希望于后代,那是幻想,孩子们有自己的使命和梦想,我们能做的就是培养孩子的格局观。
如今时代已不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了,懂得放手,有时小小的豆子,也会成为闪闪发光的“黄金豆”。
◆ 远离”牵累“
为人父母,我们总担心孩子会受伤,学习成绩不好,没有一个好的未来等等。
并将这种担心表现在日常生活中,过多的干预,比如:
别碰它,万一把你伤到怎么办?
听说理科好找工作,工资高,你就报理科!
他家这么穷,你嫁过去日子怎么过呀?
于是,”强行制止“、”严格命令“、”控制婚姻“等被当成挽救的手段,认为这样孩子就会幸福,可幸福更多的是内心世界的不断修行、丰盈。
我们越是担心,越提心吊胆,孩子感受到的压抑、压力也就越多,这会严重打击他们的积极性,并形成一种思维惯性,胆小、怕事,做什么事都不敢向前冲。
图源:网络
所以,不妨让孩子远离这些情绪上的”牵累“,带孩子多去旅行、读书,在开阔视界的同时,更好认知世界,成为”足下有远方,内心藏诗意“的人。
4
好的家庭关系
不是场亲情绑架
父母控制孩子的出发动机,因人而异,有无意识的,受原生家庭影响的,将自身遗憾寄托子女的,夫妻关系不和的,……等等。
但,无论是哪一种,都不该再延续,父亲的大格局,母亲的好情绪,是一个家最好的光景。
更不要打着“为你好”的旗号,让孩子成为傀儡,这三个字看似是“我站在你这边”,但实则是说“我在你对面站着,你必须走过来和我站一起”,是父母最大的自私。
图源:网络
孩子终会长大,我们无法保护他们一辈子,若不及时断舍离,让孩子自己学会“72变”,以后又有谁能帮他挡住“81难”呢!
教育,不是为了剥夺孩子的权力,而是让他们敢于“做自己”,有征服星辰大海的勇气,也有细嗅蔷薇的情怀。
图源:网络
最后,将纪伯伦《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送予大家: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
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
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责编:张利利
图片/视频来源:网络/宝宝呵护漫画组,侵删
——参考文献——
1.《儿童情绪心理学》,庞向前/著,当代世界出版社/出.
2.《儿童心理学》,(美)威特默、(美)彼得森、(美)帕克特/著,机械工业出版社/译.
3.《儿童教育心理薛》,(奥)阿尔佛雷德·阿德勒/著,成都时代出版社/译.
4.《爱和自由》,孙瑞雪/著,中国妇女出版社/出.
5.《正面管教》,(美)简·尼尔森/著,京华出版社/译.
6.《因为爱,所以节制》,(美)布伦达加里森/著,九州出版社/译.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