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mmer姐姐 / 文
最近一篇关于鸡娃的文章火了,文章作者为了弄清楚鸡娃的真相,给自己伪造了一个二胎家长的身份,没想到,一开始就被识破了。
于是,作者开始大量浏览鸡娃心得,积累经验,熟读“鸡娃用语黑话词典”
看完这篇推送,会让人感到一种溢出屏幕的焦虑感。
到底是什么推动着这些焦虑的家庭,在鸡娃的道路上一路狂奔,不敢停也不能停?
最近,我看了一本书——《家庭的觉醒》。
《家庭的觉醒》的作者,是印度裔的美国籍人士沙法丽·萨巴瑞,她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获得了临床心理学的博士学位,在纽约开设了私人心理诊所,是家庭动力和个人发展方面的专家。
作者结合自己的从业经验,深入分析了传统教育存在的误区,引用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冲突案例,让我们更直观地看到亲子之间的纠结矛盾,引导我们寻找到最佳解决途径。
萨巴瑞博士在书中说道,有些父母的行为,“不经意地”给孩子的成长造成了阻碍甚至是破坏作用。
父母必须转移育儿焦点,从试图控制孩子,转向支持发展孩子体魄、情感和心智。
让每个孩子的成长始终根植于真正的自我,因为这是他们与生俱来的权利。
控制的背后,是内心的恐惧
“孩子应该听我的,我这都是为了他好。”
这句耳熟能详的话,是许多父母在和孩子发生冲突之后,无奈的辩解。
作者告诉我们,其实这样的声音,并非来自真我——我们真正的自己,而是来源于“自我 ”——一个带有控制欲的、苛刻的声音。
这只是一种习惯性的生活应激反应,会激发出各种非理性的情绪。
事实上,我们教养孩子所经历的诸多问题,根源都在于“恐惧”。
例如,我们希望孩子成功,希望他们受人仰慕,是因为我们觉得世界充满了未知与恐怖的“互相残杀”。
我们害怕,害怕孩子无法融入社会,害怕孩子不够优秀,成为一个平庸的、在世俗眼光中落后于“大多数”的人,因此会变得不幸福,而父母要为此担责。
从小到大,我们被灌输了太多的“应该”和“不应该”——大多要求都是我们的父母提出的,以至于我们开始错误地以为,那样做才是真正的自己,发展出了顺从或者叛逆的人格。
这些人在未成年时,无法在需要的时候得到父母的有力支持,只有在某些表现出色或者“闯祸”的时候,才能获得父母的关注(无论是表扬还是责骂)。
因此他们秉承这样的信念:必须要变得完美或者引人注目,才可以获得家长的注意与关爱。
他们当中的很多人,为了适应童年的处境,采取了错误的方法来保护自己,而这些方式最终成为锁链,将他们与痛苦捆绑在一起。
成为父母之后,他们也会把自己的习惯、信念和恐惧,强加在自己的孩子身上,无法给与他们真正的支持。
渐渐地,孩子会在父母的教养之下,远离自己的真我,按照父母的意愿生活、成长,失去原本的自己,成为一个焦虑而压抑的人,如此往复,恶性循环。
幸运的是,孩子是天生的觉醒者,他们可以帮助父母成长。
所以,下一次孩子“顶嘴”的时候,也正是向你发出的“警铃”:我们对孩子的行为做出的强烈反应,很可能唤醒了我们对童年不愉快经历的回忆。孩子的行为,不过是一阵风,把我们内心那些情绪的余烬煽成了火焰。
当孩子对我们的呵斥、惩戒和各种“不许”发出或者微弱,或者强烈的反抗声音的时候,就是在提醒父母:
这个大吼大叫,试图控制孩子的人,并不是真正的你,请尝试着从情绪漩涡中摆脱出来,分辨出真实的自己,不被恐惧支配,而是在理解孩子需求的前提之下,去思考怎样做才是最恰当的。
遇到这种情况,解决方法也很简单:那就是——察觉和觉醒。
去感受我们生气背后的恐惧,找到你的恐惧所在,承认它,接受它,并拿出勇气来面对它,它才可能自然地消退。
当我们自己的情绪情绪问题解决了,就能够心平气和地和孩子进行沟通与交流,很多时候,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我们越是逃避、否认,它的危害只会越来越严重。
如果没有觉悟到这一点,我们会继续重复童年生长的行为模式。
面对这些恐惧,为我们提供了认清这些行为模式的机会,也是我们作为父母的一次觉醒的机会。
教养的迷思之“我都是为了你好”
这本书中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觉醒式教养方式,大部分看起来都“违背常识”。
这里的“常识“,指的是一代又一代的多父母一直在奉行的旧的教养方式,在书中被称为”教养的迷思“
书中提到,越来越多的家长都有一个信念:我们“必须”要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出色“的人,我们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孩子。
这一点,我国的家长也是感同身受。海淀妈妈、顺义家长、精英阶层、鸡娃、教育“内卷“……一个又一个的名词,不断敲打者父母们焦虑的神经:我的孩子,千万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父母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快乐、成功、善良、受人尊敬。
而这些期望,恰恰无意识地传递这样的信息——他们的孩子,缺乏某些东西,他们没有在自己孩子的身上,看到这些品质。
但事实上,父母们没有看到,他们的孩子身上早已具备了这些品质,尽管有时这些品质被暂时掩埋了起来。
许多父母可能从未思考过一个问题:长期活在“你必须成为某人期望你成为的人“这一信念之下,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当今社会总是告诉我们:要关注孩子的未来。
但觉醒式教养告诉我们:要紧紧地关注孩子的现在。
只有当家长能与当下的孩子建立联系,认为他们的样子,就是现在这一刻他们应该成为的模样,才能够为孩子提供他们真正所需要的教育。
接纳孩子本来的样子,对孩子的期望,要与他们的真实身份匹配,而不是与我们的“幻想“匹配。
不要让孩子适应自己的教育方法,而是要选择适应孩子的教养方式。
教养的迷思之给孩子贴标签
想想看,我们童年时期,最常听到的话语是什么?
“宝贝真乖,真是妈妈的好孩子!”
“宝宝你不可以这样做哦,这是坏孩子才会干的事,你再这样下去爸爸妈妈就不喜欢你了。”
在刻板印象当中,所谓“好”孩子,是那些不爱惹是生非,有礼貌,懂得自我控制的孩子。
但是,这种看法,往往是从成人的角度出发的。对于成人来说,这样的孩子更容易相处,更容易被掌控。
与此相反,所谓的“坏”孩子,则是不听话,过分好动,爱顶嘴的。
对于这样的孩子,家长往往希望事情赶快“平息”,因此就会动用极端手段威逼利诱,最终导致孩子的情绪愈发激动,适得其反。
成人却很少会想到:这很可能是因为父母没有尊重孩子的感受,打乱了他们的秩序感,从而引发了行为问题。
不仅如此,“懒惰”、“乖巧”、“调皮”、“娇气”等等,都是我们给孩子贴标签时常用的词语。
这些标签,一部分是基于孩子的行为,但更大的一部分,是给予孩子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感觉,这些感受都是非常主观和片面的,却会给还没有形成牢固自我认知的孩子,带来沉重的负担。
觉醒家庭里的父母,应当放弃关注顺从和服从,而是要关注以下这些问题:
我的孩子是否能够自由表达自己?
我的孩子有没有聆听他们内心的声音?
我的孩子有没有关注自己的需求,而且想办法去实现这些需求?
我的孩子是否敢于犯错,而且找到改正错误的方法?
我的孩子是否可以不害羞、不害怕地说出真话?
我的孩子是否能够不受我或其他人的干涉,去追求自己的内心?
当我们把关注点从孩子的外在表现,转移到真正的自我表达之时,责骂和告诫便会消失,而父母与孩子内心的联系则会建立起来。
教养的迷思之家长要掌控一切
最近,我看到了一则令人心情复杂的新闻:一个单亲父亲,辞去了高管职位,带着儿子住进大山中,种菜、捡破烂,将儿子送进了北美著名高校,自己也成为著名的育儿博主。然而就在这个孩子入学后不久就自杀了。
由于没有任何的遗书,这个孩子自杀的原因不为人知。但是看看这么多年,这位爸爸的育儿方式,有一种说不出的窒息感。
有人评论说,这个爸爸,是把孩子当做自己的小号,玩起了“模拟人生”,让孩子实现自己的梦想。
《家庭的觉醒》作者认为:父母必须意识到,我们不是在“制造”孩子,让他们按照某种方式、形状、形式来成长,我们只是在鼓励他们去生活,然后找到他们自己定义的生活。
身为父母,必须理解并承认的一点是:我们的控制是有限的。
我们确实必须承担孩子的人身安全和幸福安康的责任,但也必须有着清晰的界限。
当你越认为自己有控制权,孩子就会越不听管教。
作为父母,我们唯一能够控制的事情,就是我们自己的情绪和反应,以及我们布置的家里的环境,我们应当对自己责任范围内的事情全权负责。
不知道自己是否控制过界的家长,不妨问自己两个问题。
我正在营造环境的方式,会促进和谐还是造成不和谐?
我要做什么,或者停止做什么,才可以引导孩子做出某种行为呢?
比如,我们不能强迫孩子喜欢刷牙,但我们有责任帮助孩子认识到刷牙是必要的。
换句话说,作为家长,我们要做的是铺好路,然后让孩子选择如何在这条路上与我们同行。
你真的会共情吗?
作者在书中列出了一些很有用的教养技巧,其中有一点给我的启发很大,那就是——从评判到共情。
很多父母对共情这个词并不陌生,但真正执行起来,却往往会把共情当做一个手段,用来控制孩子去做家长想让他们去做的事情,这并不是真正的共情。
当我们真正对他人产生共情时,会马上认识到,他人的处境与我们的处境有极大的不同,认识到要想与他们建立联系,我们必须完全抛弃自己的期望。
不需要改变他人,也不需要改变自己,仅仅需要承认其他人的感受。
这是一个交流的过程,充分重视双方在这个过程中携手前行,全身心投入,而且完全自主。
孩子其实是能够分辨出,父母到底是在与他们建立联系,还是在试图控制他们按照父母的意愿去做。
“我理解你的感受,你如果不再哭了,我就会给你买那个新出的乐高。”这就是典型的控制。
一旦孩子觉得父母并没有认真地倾听他们,合作的大门就被关闭了。
正确的做法是,放下关于孩子“应该”怎么做的想法,单纯地接纳孩子的心情,认真地理解、倾听孩子的感受,了解孩子的处境,帮助他们走出情绪的漩涡。
要完全安静地坐在孩子身边。
要望着他们的眼睛。
要温柔地向他们重复他们的感受。
要用你的身体姿势告诉孩子:你在他们身边。
要尝试理解他们的体验,而不去打扰。
要把自己的观点、说教和训示咽回肚子里。
要让他们相信,他们的感觉很重要。
要给他们空间安静地坐下来,感受他们的感受,直到慢慢消化它们。
要肯定地告诉他们,他们的感受没问题,因为那是他们自己的感受,无须为此感到羞耻
要感受自己的焦虑并设法消化。
记住,共情是发自心灵,而不是头脑。
写在最后的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触动是,当我们成为父母之后,首先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对于我们的孩子,父母应当如何给予他们无条件的爱?
这里的“无条件”是指:
不设前提条件——我爱你,不是因为你活成了我想要的样子,而是我接受、尊重你本来的样子。
不试图控制对方——我爱你,但我尊重你的人生选择,而不是让你去完成我未尽的梦想,成为自己生命的复制品。
爱仅仅是个开端,我们的动机也许是爱,但这并不代表我们的孩子接收到的也是爱。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我们是在爱他们,而孩子感受到的其实是控制。
孩子并不会过多关注我们的出发点,而只是关注我们的反应带给他们的感受。
认识到这一点,就是觉醒的第一步。
觉醒的家长,愿意当一个新型育儿模式的建设者,在新模式里,家长与子女是平等的。
鼓励孩子去做自己,独立于父母,这看起来会威胁亲子之间的亲密联系,然而,这才是通向真正的亲子联系的道路,因为只有独立的个体,才有能力与他人建立真正的联系。
当父母学会了关注当下,学会和孩子们一起成长,每位家庭成员都可以自由地实现个人的追求。
每个人都关注自我,充满自信,敢于表达,从而可以自由自在地去探索,去发现,去表达真我。
家长要从控制孩子,转向培养孩子成为真正的自己,从而带领整个家庭走上觉醒之路。
“我明白,只有当我释放你自由做自己,我才能获得自由。”
而这,就是觉醒家庭的使命。
以上。
你曾经在育儿道路上走过哪些弯路?欢迎留言。
「 壹荐 」
《家庭的觉醒》
【美】沙法丽·萨巴瑞 著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作 者 -
Summer姐姐
资深电视人、综艺达人
热爱一切八卦,对世界永远好奇
猫奴、吃货、爱购物
在意生活品质,更喜欢种草
坚决不过“没必要”和“差不多得了”的生活
倡导美好的亲子生活方式
文章版权归壹父母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壹父母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