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故事|从客家女到哈佛肯尼迪学院,她重新定义什么是见世面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她无限联合发起人Lina说:

认识华珍(Molly)时,她还在硅谷创投做合伙人,意在提供资金并帮助中国的企业做社会创新。

华珍出生在客家农村,9岁开始赚学费,凭借自己的努力,学习从倒数第一名逆袭为高考状元。工作两年后,她众筹近百万学费上哈佛,毕业后在人生使命上做了很多探索,优厚的待遇和社会地位并没有把她留在美国或者大公司,她选择回到县城乡镇教英语,引导学生感受知识的乐趣,和成长的充实感,她又找回了被点亮的感觉。

华珍在成长过程中把无数的不可能变成可能,人生不设限,她·无限!

01

没钱也能上学,筹百万上哈佛

华珍的爸爸小学毕业,妈妈大字不识,在重男轻女远近闻名的客家,他们把她送去读一年级,只是希望她会写自己的名字,然后就可以上街摆摊卖水果。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童年的华珍

在这样的环境里,华珍从小就不向父母伸手要钱,只是自己拼命想着赚钱,连做梦都想着捡钱。9岁那年,镇上开了家冥币制造厂。看着厂里年轻女工做的那些活,她觉得自己也可以做,于是毛遂自荐争取到了一个试用机会。

一摞半个人头高的草纸,需要在固定位置刷上四张锡箔,她刷了整整一周,领到7元工钱,是当时一个学期学杂费的1/7。之后只要完成学校功课,她就领取一些计件活儿。起初父母不理解她为什么不玩却要去打工,直到后来,她挣的钱给家里买了第一台石英钟,妈妈和妹妹也加入,和她一起做计件活。

周围不少女孩子读到小学或初中就辍学了,但华珍因为有收入也有宗族奖学金,可以不用担心学费,得以完成参加高考,进入南京大学。

华珍从未想过出国留学,但是本科毕业后,在苏州张家港负责招商引资的工作中她接触到很多外商,意识到需要去开拓眼界,萌生了留学的念头。

一边工作一边申请,她已经顾不上费用,只是觉得这事有一丝解决的可能。等到收到哈佛肯尼迪政府学院录取通知书,她兴奋之余开始为钱发愁。

为了筹钱,她推迟一年入学,跳去上海的一家外企工作。在适应新工作的同时,一边想尽各种办法筹集学费:拉赞助、申请奖学金、打cold call、敲陌生企业的大门、写了很多求助文件,商业的、慈善的、中文、英文的……仅一家企业,往来就100多封邮件。她曾经每天工作到凌晨,睡2个小时后起床继续忙碌。

到了第二年的4月份,尽了所有的努力,可款项却都还没有落定,眼看着签证时日无几,她陷入了极度焦灼,内心不禁怀疑自己的决定,“辞了一个安稳体面的工作,跑到上海打拼,可现在钱没筹到,学上不了,我是不是做错了?”

老天不负苦心人。在四月底的最后几天,好消息接踵而至。她收到了两个国际女性奖学金共6万美元,一家中国上市公司2万美元的无偿资助,甚至还获得了一家美国企业的毕业工作OFFER。怀揣着像百家衣一样拼凑而成的学费,她踏上了去往哈佛大学的旅途。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华珍在肯尼迪学院毕业典礼

02

从倒数第一到高考状元

虽然已是哈佛校友,但面对小学一年级的课本和作业本线条,华珍依然有点心理阴影。

她说自己开窍较晚。小学第一次考试,成绩只有30分,全班倒数第一。课上被老师提问5加5等于多少,她从6开始猜,每错一次,就被敲一下头,终于要猜到10了,老师却被叫走,在同学们的哄笑声中,她羞愧难当,收起书包逃走,留下背后围观的同学喊,“还没放学呢!”

她怕上学,但她更怕田里无处不在的吸血水蛭。跟着父母在田里干活,被毒日头晒脱皮、插秧累到直不起腰都可以忍。但一抬腿,就发现水蛭钻进自己小腿半截,这成了她童年的噩梦。每次干活她老担心水蛭会不知不觉地钻进来,有一天从她鼻孔里跑出来。

凭着生存本能,她慢慢适应了学校的学习。

她曾看过一篇文章,里面把学习的乐趣比喻为小灯泡,当专注学习的时候,灯泡就亮了。一次做题时,她体会到了这种灯亮的感觉,第一次感受到知识的乐趣,这份满足感让她愿意付出额外的时间去学习。

小学毕业时,她以镇上排名第二的成绩拿到重点初中仅有的七个名额之一,有人愿意出几千元购买她的入学资格,这相当于当时家里一年的收入。父母询问她的意见,她大声地说,“我不要当农民!”

中学期间,她并没有天天想着自己的排名,只是安心沉浸在学习中,感受着脑子里灯泡一次一次地点亮。它们联通在一起,越来越亮。

她下了很多课外功夫。天天跑学校图书馆,以至于图书馆管理员对她非常熟悉,会主动告诉她又有哪些新杂志了。周末则常去新华书店,在那里站着看完了《资治通鉴》等一系列课外名著。高中毕业录上同学给她留言,“我偶尔去那么几次新华书店,但我每次都能撞见你。”

毕业时,华珍成为县里的文科状元,第一志愿考入心仪的南京大学。

03

从客家女到哈佛肯尼迪学院中国学生会主席

上大学之前,只要家里有客人,作为女孩子,华珍就只能和妈妈一样在灶房吃饭。上大学后,她挣得了和男孩子一样上桌吃饭的地位。

来到南京,是华珍第一次出县城。她没有坐过飞机,也没有像同学一样游历过世界,聊天时感到无话可说。在哈佛,新加坡同学却称她为social queen(“社交女王”)。同学里有首富的儿女、进修的官员、国王的孩子,小地方的来历反而彰显了她自己的本事。尤其筹百万上哈佛的经历,让她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求学生活。她突然打开了自己,积极参加各种讲座、活动、做中国学生会主席,和各国朋友们都玩得很好。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她看到了同学们自带光环的背景,也看到了他们的难处,“虽然出身优越,但要变得优秀,却并非理所当然。他们需要克服很多诱惑,付出很多努力。”

“无论出身如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困境。”对于见世面,华珍有了新的定义,“去过一些高大上的场合,穿一些好看的衣服,这些不是见世面。真正的眼界,是能够经得住困难的挑战。题不会做,就去解决它;有家庭困难,就去解决家庭困难;如果还有能力,就去参与解决更大的问题。”

以前,她很不喜欢别人问她5年规划,因为她没法回答,不知道自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完成学业后,她尝试了不同类型的工作,美国跨国公司的亚洲市场负责人、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外聘教师、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项目副主任、硅谷创投集团合伙人。经过了多领域探索后,她对自己的认知越来越清晰,选择投身教育领域,用技术创业的方式,帮助县城乡镇学生学好英语,学会学习。

华珍以前偏向素质教育,但真正接触乡镇学生后她才意识到,在竞争体系下,成绩是悬在家长和学生脑门上的一把剑。成绩不好,学生就觉得自己不行,更没心思去培养什么创造性思维之类的素质了。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她开发了一套组合拳:研发实用的解题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分数,在这过程中一点一滴地,引导学生感受知识的乐趣,感受成长的充实感。

在面对创造教研教学内容时,华珍再次感受到了脑子里的灯泡被点亮的感觉。

一路走来,华珍经历了很多困难,但她始终抱有乐观的信念,相信一切皆有可能。她也一直和同学强调,“努力是最基础的。努力到了一定程度以后,才接得住那份幸运。”

End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