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凌说
“据统计2019年毕业生人数达860万,因学校层次不同,毕业生的成就也不同,但那些学习好的学生,最后都混得很好吗?答案是否定的。”
很多大一新生刚进入大学的那段时间,非常迷茫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大致分为三种心理。
一种是完全不把学习当回事,一心想着玩,把高中三年没玩过的东西都玩一遍,不上课也不写作业,整天待在宿舍里打游戏。
二是和高中的时候一样,把学习当成生活的唯一中心,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学习。
三是学习、生活、交友兼顾,这类学生学习成绩不是最好的,处于中等水平,但是他的大学生活非常丰富,每天忙着与朋友们交友,忙着参加学校社团,有时间还会勤工俭学,自己挣点零花钱。
这3种类型几乎囊括了所有的大学生类型,那么这3类大学毕业进入社会,哪一种混得最好呢?相信肯定有人会说,一定是那个班级里学习成绩最好的,其实不然。
大学里学习成绩最好的,毕业后却不是混得最好的
一位大学老师分享了一个他曾经非常欣赏学生的故事,故事告诉我们,大学里学习好,最好混得不一定是最好的。
“学生大学成绩一流,在大多数学生不看重学生成绩的时候,他像是一股清流,每天沉浸在学习力无法自拔,上课的时候他总是独来独往,坐在第一排的位置认真的做着笔记,无论是专业课还是选修课,永远都是第一到教师,最后一个走。
因为优异的成绩,大四实习阶段被优秀的企业招聘走,刚毕业的大学生就给了10万的年薪,所有老师都以为他肯定有很好的前途。
但过了几年后,听说他从那个企业离开了,因为与领导、同事沟通不好,工作也因沟通的问题做不明白,最后无奈辞职,据说还有些抑郁的倾向。”
分析:
通过上面的事例,我们知道大学里光学习是不行的,学习最好的进入社会后,混得不一定好,关于这一点,一位大学资深辅导员也点明原因:除了学习做这些事也很重要。
大学资深辅导员点明直接原因
1、身体、心理的健康很重要
大学辅导员表明,不论是小学生、初中生还是高中生,德智体是永恒的话题。尤其是在大学,如果你光会学习,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心理,一切都是白费。
“德”是公德心,善良的内心,只有具备这一点,毕业后才不会被社会所污染,永远知世故而不世故,这是支撑一个人事业成功最根本的一点。
“智”是智慧智商,这一点就是主要指的是大学里专业知识的掌握了,大学生当然主要任务还是学习。
“体”就是身体健康,这里我们还加一个心理健康。
2、人际交往的重要程度不亚于专业知识
我们所述的“大学学习最好的人,最后却不是混得最好”这一点,不是说否认学习的价值,只是说到了大学后,不能一味地的学习,人际交往是很重要的一点,学习跟交通交流,慢慢变得圆滑,学会最佳的为人处事方式。
大学除了学习,这这些事能为进入社会加分
1)竞选班干部,参加社团
大学里团支书、班长、校团委助理这些班干部,都对日后就业有帮助,这些班干部不仅能接触到辅导员、团委老师,还能在组织活动的时候,锻炼自己的能力。
参加社团其实和竞选班干部性质差不多,可以锻炼自己的能力,增强人际交往能力,之后进入企业打下一个好基础,良好的沟通能力是一切成果的基础。
2)勤工俭学
现在大多数学生家庭条件都不错,每个月父母会给孩子不菲的生活费,完全能支撑日常开销,所以不需要勤工俭学挣生活费。
但其实勤工俭学不光能让零花钱变得宽裕,还能积攒社会经验,培养职业技能,有的学生甚至因为勤工俭学做得好,最终自己创业,没等毕业就开始做老板,比那些只学习的学生,要混得好得多。
3)学一项技能
这里所说的技能不限于吹拉弹唱,或者是学术技能,只要是你喜欢的,你擅长的,你一直想要学的,不如就在大学期间学会的,到了工作岗位,你会发现这些奇奇怪怪的技能,会为你加分不少,成为闪光点。
总结:
大学就是一个小社会,想要在这个小社会混得好,不仅光有学习技能,还要有有人际交往能力、抗压能力、健康的身体、善良的心,这都是不可缺少的职业必须点。
你身边有“大学学习非常好,毕业后混得不好”的同学吗?欢迎留言交流分享。
专注教育那些事!每天分享小、初、高、大学生的日常,解读教育中遇到的点滴琐事,如果你也对教育那些事感兴趣,请关注我,把我的文章分享给更多喜欢研究教育的人,一起探索教育的秘密。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