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授权转载自公众号:
作者:鸢尾花花儿
今年的两会,有关教育的提案议案既多且猛,其中“鼓励大中小学开设学农实践”的话题,在微博热搜上引来 1.3 万的评论。
全国政协委员安庭表示,在互联网条件下的城市生活,让学生们更沉溺于电子产品,患上“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城市病。因此鼓励大中小学生定期开设学农类实践活动,传承“吃苦耐劳、团队合作”的精神,让“中华社稷”根植于孩子们的心田。
图片来源:微博
安委员的苦心,让说姐想起前段时间霍启刚夫妇带孩子插秧的新闻。
虽然生活富庶,但在郭晶晶和霍启刚这对“豪门清流”夫妇看来:成长在幸福时代、没饿过肚子的孩子们更需要知道食物从哪里来,更需要领悟一下农民伯伯的辛苦,才能学会珍惜,学会知足!
图片来源:Google
当初看到这则新闻时说姐就感慨,多少父母对把孩子娇惯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孩子,养娃怕摔怕疼怕苦,却少有去关注到吃苦耐劳、勤劳勇敢的传统美德。
早在2005年,美国作家理查德·勒夫就在其畅销《林间最后的小孩》中,提出了“大自然缺失症”——一种非医学诊断的电子产品沉迷病。
书中强调,现代儿童因为父母的阻碍,可供玩耍场地的减少,以及电子产品的盛行等原因,在大自然中度过的时间越来越少,从而出现了狭隘、无情、缺乏审美以及合作精神等一系列行为和心理上的问题。
在中国,2013年的一组调查数据显示,全国有45.21%的孩子有“自然缺失症”趋势,且比例正在逐年上升。
环顾四周,我们现在的日子越来越好,物质条件极为丰富,可是孩子的肥胖率更高、体质弱,孩子的身体也容易出现各种症状,情绪的性格的问题也多了,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好日子却养出了弱孩子?
01
提起童年,你首先想到什么?是池塘边叫个不停的知了?是在操场上和小伙伴跳皮筋?是调皮地爬树、捣蜂窝、捉虫子?还是与游戏机、IPad作伴?
无可否认,每一代人有各自专属的童年回忆。
但一件显而易见的现象是,我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物资越来越丰富,玩具越来越多样化和科技化,却离自然越来越远。
现代生物物理学表明,人体是个生物电磁场,大自然是个大电磁场,在农耕文明时期,人们常常“早起勤耕作,归来戴月光”,自己忙不过来,还会“半夜呼儿趁晓耕”,安排“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那时候孩子们与大自然联系紧密,电荷可以随时交换,身体处在一个动态平衡的电磁场中。
而当时间进入到现代工业文明社会,文化理论知识学习,被摆在了一个无比重要的地位,室内听课、阅读占用了孩子每天大部分时间,此外,他们还需要用 IPAD 上网课,用电脑查资料,用手机发信息……
新一代儿童拥有优越的生活条件,却仿佛生活在一个“密闭空间”中。孩子们被限定在一个“绝缘体”的世界,无法与自然相通,无法释放负电荷,很容易变得孤独、焦躁、易怒。
自然缺失症首先容易引发孩子抑郁、孤独、耐心缺失等心理问题。
根据 2021 年 3 月 1 日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最新发布的 2020 版“心理健康蓝皮书”显示,2020 年,我国青少年的抑郁症检出率为 24.6%,其中轻度抑郁症检出率为 17.2%,重度抑郁为 7.4%。
近 1/4 的孩子被检出抑郁症,在这样的背景下,安委员提出鼓励大中小学开展学农实践的建议,实在令人称赞。
与其他单纯的户外运动不同,农事劳动不仅能让孩子们重新与大自然建立联系,身体重回平衡状态。
当孩子们亲手参与农事劳动,生产出切实可见的东西,特别是获得了生存所必须的资源时,大脑会依照“程序”产生强烈的满足感和愉悦感,这种精神回报被神经生物学家称作“由努力驱动的奖赏”。
这种奖赏不仅能带来强烈的幸福感,而且还有其他重要的好处:提高人们控制外界环境的能力;带来更积极乐观的情绪;提高我们对抗精神疾病的能力。
02
在说姐17岁那年,曾有过一段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勤工俭学的实践经历。
每每回忆起那个学生时代,心里总会涌起莫名的感动。那时正值说姐的生日,全班同学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白茫茫一片的棉花地里,精心为我采集了一大束姿色各异的棉花花。
反观现在儿子为我送的“女神节”礼物:
这不就是照着网上万能的手工模板做出来的么?从创意到完成度,再到美观度,比起当年同学的礼物,儿子输的一塌糊涂。
但说姐也清楚,这怪不得孩子。
首先,他连棉花的模样都不知道,又怎会知道棉花花的美丽?有问题找知乎,做手工找百度,这不都是我们大人教的么?自然缺失症在无形中,正破坏着孩子的发散思维能力、创造力、以及对美好的感知力。
我们这帮父母,尤其是从农村走出来的父母,很容易陷在过去的苦难中无法自拔,反而比一直呆在城市的父母更难客观的看待自然给人的馈赠,农村生活给人的养分。
就拿棉花花来举例,含苞待放时它是白色或者淡黄色的,盛开后逐渐变红,此后颜色会一直变深,直到要凋零的时候会完全变成紫色。花从黄到红再到紫,中间的渐变色,你甚至很难在电脑上找它的色号。
自然的可爱就在于它万千的姿态,生命的魅力就在于其系统的开放性,而这,恰恰是一切创造性工作的逻辑起点。
与之相反,欧洲的教育强国芬兰,就深谙自然教育对培养孩子创新性思维的重要性。
他们常常把课堂搬进森林、田间,让孩子们自由探索,老师们相信森林不仅能教会孩子颜色、气味,还能上数学课、语文课。
图片来源:纪录片《他乡的童年》
找颜色:拿一张五颜六色的色卡,在大自然里找到和这些颜色一致的东西。
找气味:让孩子们寻找不同的植物,并且形容它们的气味,苹果味的,香味的,刺鼻的,难闻的......
找“形容”:要孩子们找到自己认为“可爱的东西”,“美丽的东西”,“恶心的东西”......
图片来源:纪录片《他乡的童年》
这种没有标准答案的现象学习法,激发了孩子们与生俱来的天性,自然而然提升了孩子的观察力、专注力与想象力,这为日后的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国人现在言必称的内卷,不就是太过沉溺于从 1 到 100 赛道内竞争的恶果么?为什么不重回大自然,寻找那从 0 突破到 1 的迭代升级的灵感呢?
03
最后,自然缺失症,让孩子丧失对生命应有的认知和敬畏。
自疫情以来,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在呼吁我们的孩子需要一堂生命教育课,但具体怎么上?开场主题班会,看段抗疫英雄的感人视频,然后再写篇观后感,做个手抄报?
那个占世界 1.1%人口却拿走 50%自然科学诺贝尔奖的德国,也非常强调“让教育自然发生”,散落在全德的 1500 多所大大小小的森林幼儿园里,孩子们在没有保护的情况下爬树,在没有大人的协助下搭建避雪小屋,用天然材料自己制作玩具......
这种教学方式,除了能让孩子学到在室内课堂也能学到的生物、工程、艺术等结构化知识,更重要的是,长期身处残酷的自然,孩子的耐挫力与直面困难的勇气都得到了淬炼。
安委员提出的学农类实践,和德国倡导的在真实环境中学习,注重生活中教育有异曲同工之妙,栽种过奇奇怪怪的庄稼,饲养过可可爱爱的牲畜,孩子自会精精彩彩的活着。
记得曾经有次十一假期,带孩子回老家探亲,爷爷刚开始和我们信誓旦旦,“今年玉米长的挺好,一亩地少说能收入 1500 块钱”,不曾想第二天一场龙卷风刮过,庄稼全部瘫倒在了地里,老人搂着孙子欲哭无泪道,“白辛苦半年了”。
这个小故事一语道尽了农业的复杂:动植物在漫长的生长周期里,很容易受环境的影响,所以你无法追求绝对的精确与一致。
曾几何时,我们的行为被工业文明训练的无比精确、一致,这样效率当然提升上去了,但硬币的另一面,我们的思想也被塑造的难以接受不确定、排斥异己,耐心也逐渐被消耗殆尽。
就像现在很多孩子,也不问问自己是否合适,就去追求大家都认为正确的道路,比如随大流去考公、考研;还有很多孩子,付出了一点点,就立马想看到成绩。
我想,如果孩子们曾经亲身体会过自己栽种的庄稼被毁于一旦,他们一定会明白,不确定才是人生的常态,做好自己该做的事,一切自有安排!
04
以上,通通在讲孩子患上“自然缺失症”的后果,但对于“学农实践”的实施,很多网友也提出质疑,“建议虽好,但问题是怎样实施才能不流于形式?”
的确,随着这些年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的兴起,越来越多的父母节假日领着孩子去周边农庄打卡旅行,这比起把孩子扔给电子保姆,当然是一种进步,但,有时候过度娱乐化的体验反而让孩子失去对生命应有的敬畏。
乘着氢气球游览农庄,除了猎奇,孩子还能收获什么更深层次的人生体验吗?
前段时间在一主打休闲农业的度假村
就有母女俩因气球固定钢缆脱落而不幸身亡的事件发生
答案是否定的,说姐倒觉得还不如假期回农村,跟爷爷奶奶去地里除除草,那样至少还能学着认认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至少对学习生物有帮助。
再者,等祖辈故去之后,孩子们至少还有一个精神上的老家可回。
那些年少时在大自然中经历的美好片段,总能给人一种温暖的力量,足以抵御生命中种种不可预期的困难。
一个人,在经历人生低谷的时候,能有那么一两个回忆让你嘴角不自觉扬起,能让你洗掉一身尘土,再度出发,那该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
安委员想根植在孩子们心田的“中华社稷”,大概就是这份家国情怀吧!
当然,除草、采摘这类农活毕竟机械简单,延展性太差,只能锻炼锻炼孩子们吃苦耐劳的精神,讲真很难激发出什么创新精神,什么美学素养,什么高深的生命体验,这也难怪很多网友大呼学校组织的学农实践是彻头彻尾的“形式主义”。
没有横向观察生物的生长环境,没有纵向了解生物的整个生长周期,
再假如你能想办法往自家的花盆里扦插几颗草莓苗子,他终会发现,植物生长与温度、光照、水分之间的复杂关系。
再假如你能引导孩子去跟当地草莓种植户交流交流,自己圈子以外的事情了解的多了,认知水平提上去了,什么沟通能力、共情能力的,都将不再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