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那个火遍全国的才女武亦姝吗?
曾在《中国诗词大会》上,以2000首诗词储备量横扫百人团,三战三捷,最终一举夺冠!
之后又高分考入清华大学,网友大呼:“这么优秀的孩子是怎么培养的?”
武亦姝妈妈透露:从4岁时,她就开始培养孩子语文综合能力,认字、阅读神话故事绘本,背诵唐诗三百首。
或许正是因为从小打下了深厚的语文基础,武亦姝才能厚积薄发,一鸣惊人!
但现在很多家长都有这种想法:语文是母语,有什么好学的?
那你就想错了,语文作为古今以来一直都存在的学科,没有任何一科能够撼动它的历史地位。
而且教育部新政策表明,培养语文能力刻不容缓
著名教育专家、复旦大学校长苏步青一针见血指正误区:
“语文是一切学科的基础,语文你都不行,别的根本学不通。”
尤其是在当下的政策环境下,各科删删减减,只有语文一直“加码”,可以说,得语文者得天下!
全国语文教材总编温儒敏也曾一再强调:
学校能做的就是鼓励阅读,把校园的读书风气搞得浓浓的。特别是语文课,要以读书为要,把培养读书兴趣作为教学改革的“牛鼻子”。
他还透露:
1. 新投入使用的中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很突出的改变就是重视读书。
2. 语文课的教学方法也要改革。现在提倡的是学生自主性学习、探究式学习,而不只是老师讲学生记,一切围绕考试。
每句话都真的,直击语文!
这一系列改革都为家长敲响了警钟:
如果一昧忽视培养语文素养,等吃亏了才想要弥补就晚了!
单拿幼升小来说,现在已经有不少孩子吃到苦头了!
所以,想要孩子以后占优势,必须从小抓好语文这个学科。
如何学好语文?
1.大量阅读
博览群书是培养孩子语文素养基本功之一,甚至可以说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根本。大量的课外阅读是提高孩子语文水平不可替代的手段。
美国心理学家克拉森的心理实验研究表明,学生充满兴趣的课外阅读对提高他们写作能力的作用,远远大于机械的写作训练。
语文成绩好的孩子几乎都是特别喜欢课外书。
这些孩子往往有很多的积累:语词的积累、素材的积累、情感的积累等。这样的孩子在写作上往往有突出的构思、神奇的用词,在阅读理解方面有杰出的见地,在说话方面有超出他人的见识等。总之,他们由于见多识广而语文根底厚实。
坚持阅读是培养理解能力的有效途径。特别是多读一些文辞优美、气魄宏大的散文,对提高理解能力很有帮助。
博览群书不但是孩子语文素养的基本功之一,而且是孩子成才的一个重要条件。因为丰富的知识是创造力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也是见识增长、智慧来源的途径之一。
这里需要强调一点: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一定不能远离名著,培养孩子阅读经典名著要从小引导,循序渐进。
同时要注意不但要阅读,而且要写读书笔记或者书评。
2.背诵经典
背诵经典文章、名言佳句也是培养孩子语言素养基本功之一。
如果在孩子记忆的黄金时间——16岁之前,让孩子记诵大量的语言精华,那么,这个孩子从小就奠定了坚实的语文根底。
如果不能在孩子们阅读背诵的“童子功”季节引导他们走向阅读的海阔天空,让他们在书中与历史对话,与高尚交流,与智慧撞击,打下沉实、厚重的文学素养、人文素养的基础,将来孩子就很难成为高尚的、文明的、具有创造性的现代人。
3.勤写日记
日记能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分析辨别能力,增强孩子的自我约束力,提高孩子的文字表达能力和自我反省能力,更重要的是能磨练孩子的意志力和积累作文素材。
写日记的好处大大超过了我们的想象。培养孩子写日记的习惯要循序渐进,开始可以写短些,每天一两句,到每天三五行,慢慢提高增长。
内容也不拘格,什么都可以写,想象的、现实的、国内的、国外的,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大到国家大事、小到鸡毛蒜皮等等,要做到有闻必记、有为必记、有见必记、有感必记。
但一定不能出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现象,哪怕一两句也要写上,写得荒诞一点,不合常规也行,但必须要写下去,目的是为了习惯的养成,终止了,就前功尽弃了。
只要老师与家长引导得当,一定能够大幅提升孩子的写作水平与语文水平。
4.开阔眼界
要孩子懂得: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
语文学习应该在课堂上,但绝对不是只靠课堂就能学好的,生活也是语文学习的课堂,语文学习还要在广阔的天地中,引导孩子睁开惊奇的眼睛面对世界,去直面精彩纷呈的生活场景,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去逛书店、旅游、看展览、做采访、搞调查、看新闻等等。
让孩子在丰富多彩的世界里,懂得我们生活在奇妙的大自然里,生活在多变的信息社会中,感受人世间的爱与恨、美与丑。
5.写好作文
作文是需要灵性的,是需要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世界各国的学校都非常重视,例如美国从小学开始,写作就是孩子们的必修课,到博士毕业都是如此。
语文积累真的要从小培养,为了孩子能够有更出色的成长和学习,家长们千万不要掉以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