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电视新闻报道截屏。
3月20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鲁昕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1年会上表示,职业教育在中国整个教育版图当中具有绝对的比重,目前比重大约在40%~50%,未来的比重应当要达到70%。职业教育发展应当聚焦6个领域:一是助力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二是助力支撑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三是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四是助力数字中国的建设进程;五是助力乡村振兴;六是助力推进绿色转型发展。
从教育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看,合理的教育结构,确实应当是职业教育比重高于普通教育。这样才能防止教育结构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脱节,出现学历高消费与教育浪费。从我国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看,职业教育占整体教育比重达70%,是合适的。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笔者认为甚至应该占到整体高等教育的90%,除少数大学进行通识教育外,几乎所有地方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都应该举办职业教育。而问题在于,怎么才能形成合理的结构?
以笔者之见,提高职业教育的比重,不能再依靠计划方式,而必须按市场规律,通过提高职业教育地位,以及职业院校办学质量吸引受教育者选择职业教育,进行提升职业教育比重。
值得注意的是,在过去十年间,我国职业教育的比重有逐渐下滑的趋势。
2005年发布的《教育部关于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意见》提出,力争2005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人数在2004年的基础上增加100万,达到650万,经过几年的努力,到2007年,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规模大体相当,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快速健康持续发展。
根据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08年,全国高中阶段教育(包括普通高中、成人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共有学校30806所,招生1649.12万人,在校学生4576.07万人。其中,全国普通高中15206所,招生837.01万人,在校生2476.28万人。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包括普通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和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共有学校14847所,招生812.11万人,在校生2087.09万人。普高与中职的招生与在校生规模均已经持平。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2011届高职毕业生329万,占当年普通高校毕业生总数的49.8%;2012年,我国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职院校数达到1297所,占国内普通高校总数的61%。这意味着在2010年前后,我国中职与高职业均已占“半壁江山”。
但是,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并没有提到。随着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我国适龄学生更愿意接受普通高中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到2019年,我国高中阶段的职普比已经下降到4:6左右,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招生600.37万人,占高中阶段教育招生总数的41.70%。在校生1576.47万人,占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总数的39.46%。而高职教育在国家决定扩招100万后,才超过本科招生规模,2019年普通本专科招生914.90万人,其中,高职(专科)院校招生人数483.6万,比上一年增加124.8万,本科招生为431.3万。
在这种情况下,要提高职业教育的比重,就有两种选择,一是继续采取计划方式,如规定中职招生计划不得低于某个比例,并要求各地必须完成,二是采取符合市场规律的方式,顺应受教育者的需求,从引导需求角度,通过解决影响职业教育的教育问题,来提升职业教育的比重。前一种方式,虽然可能会提高职业教育的比重,但学生及学生家长对此并不满意,不但会质疑有关规定,还会想办法“逃离”职业教育,而职业院校也不会安于职业教育定位。现实中,就有不少家长呼吁减少普高招生,也有人大代表建议,把普高率提高到80%,而职业院校则按学历导向办学,中职追求升本率,高中追求专升本率。只有采取后一种方式,才能既形成合理的教育结构,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十四五”规划,提到“建设高质量本科教育,推进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要实现这一规划,就需要推进破除唯学历论的人才评价体系改革,并落实和扩大学校的自主权,促进高校形成自己明确的办学定位,提高办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