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北京大学、北京电影学院、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等多所高校密集释放新校区建设进展情况,加快从市区到郊区外迁,开始新一轮疏解行动。
其实,北京部分高校外迁信号早在2015年就已发出,北京城市学院、北京工商大学等高校“打头阵”向郊区搬迁转移。
高校外迁的背后映射了怎样的现实意义?随着高校的加速外迁,北京的高等教育发展还有很多的未知因素,未来,北京还是你上大学的首选吗?
01
北京城市定位中已没有了教育
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重点阐述了北京“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四大中心的未来战略定位,教育中心已被悄然拿下。
北京“十三五”时期就明确指出要疏解部分高等教育功能,将不再扩大高等教育办学规模,不再新设立或新升格普通高等学校,高等教育学校不再新增占地面积;城六区高等教育不再校内扩建;不再扩大普通高等学校成人教育、网络教育、自考助学的面授教育规模。
在诸多条件限制下,北京高校外迁则意味着高校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搬入新校区,校园环境、建筑设备都进行了升级改造,将有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
“京校外迁”事实上在建国后就已经有过两次,只不过与此次的意义完全不同。1969年,受国内外形势影响,根据林彪“第一号通令”,中央决定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地质学院、北京农业大学等十三所重点高校迁出北京,外迁至河北、陕西、湖南、湖北、安徽等地,称之“京校外迁”。
1999年,我国开始实行“高校扩招”,高校招生人数增加51.32万人,招生总数达159.68万人,增长速度达到史无前例的47.4%。
到2003年,中国普通高校本专科生在校人数超过1000万。相伴而来,北京高校教育设施开始短缺,建造大学城之风开始兴起。据不完全统计,仅两年时间,全国规划建设的大学城就达50多个,涉及21个省市。
而此次“京校外迁”的意义在于减少教育对外来人口的吸引,推动在京部分高校本科教育有序迁出,疏解部分教育功能,发挥教育在首都人口调控中的积极作用。
至于外迁到哪里、如何外迁,北京也给出了方案:支持在京高校通过整体搬迁、办分校、联合办学等多种方式向郊区或河北、天津转移疏解。
为了外迁的顺利进行,北京扎实推进了房山良乡、昌平沙河两个高教园区的建设,全力配合支持入驻高校本科生基本教学功能和部分实验室迁入。外迁后,老校区将向研究生培养基地、研发创新基地和重要智库转型。
02
北京的大城市病亟待解决
根据北京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北京常住人口为2170.5万人,其中,常住外来人口822.6万人,年均增长五六十万人,相当于每年增加一个中等城市。庞大的人口压力与资源、环境、交通、教育、医疗等资源矛盾日益突出,解决“大城市病”迫在眉睫。
另据数据显示,2018年北京市六岁及以上常住人口中,大专及以上教育程度人口占比达38.88%,相比2010年增长6.04个百分点。这意味着越来越多来京学习或就业的大学生留在北京成为新北京人。
人口质量红利的提高,为北京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但是人口带来的资源环境矛盾是绕不开的发展难题。
2013年北京市就提出“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的政策,遏制城市过度扩张,逐步摸索医治“大城市病”的良方。2015年提出要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作为一个有13亿人口大国的首都,不应承担也没有足够的能力承担过多的功能。”
03
高等教育被列入重点疏解领域
在北京的非首都功能疏解过程中,众多高校便成了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选项。
据2020年统计数据显示,北京市共有普通高等学校93所,占全国高校数量之首。
76所教育部直属高校中,北京市共计25所,同样在全国各省市占首位。
丰富的教育资源吸引了很多学生来京学习深造,到2019年,北市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为107.7万人。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2014年以来北京市大学生总数基本保持稳定,教育人口调控成效明显。要知道1999年,北京市在校生规模仅有28.5万人,经过多年扩招,2005年已达到70.4万人。为控制迅速扩张的人口增长形势,北京制定了相关教育政策,例如,市属高校招生计划严格被管控,普通高校不再新增招收京外生源的成人教育机构和办学功能,高校规模不再扩大等。
招生规模压缩的同时,为了缓解城区资源紧张,北京也在积极引导高校搬离市区,或是鼓励到雄安办学,很多北京高校便开始了外迁之路。
04
北京去教育中心地位早现端倪
仅从地方所属高校数量看,北京已经远远落后于其他省市,只是因为数量庞大的部属学校,让北京还牢牢占据着高教第一的位置。
自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政策实施以来,市教委要求各校要根据疏解要求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要,主动调整专业结构,加大紧缺专业人才以及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减少或停止与首都城市发展定位相左、就业困难专业的招生。
2015年以来,北京市积极推动部分高校向郊区疏解。截至目前,北京城市学院、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工商大学等高校近万名师生已迁至顺义、大兴、房山等郊区新校区。北京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北京电影学院等高校新校区也在建设中。
房山区良乡大学城集中了多所高校新校区
北京城市新总规中也明确提出,要将良乡高教园区、沙河高教园区打造世界一流的高教园区,提升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除了京郊,雄安新区也是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疏解地,新区未来的产业需要优秀高校的支持,北京高校扩张发展也需要瞄准新的地区。
目前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高校与雄安新区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北京大学初步考虑将在雄安新区建立一流的医学中心,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在雄安新区开设分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则将在雄安新区建设新校区。
名校的加持将会带动新区科教实力短时间得到快速提升,未来将会有更多的高校在雄安新建分校、校区,也将进一步疏解北京部分教育功能。
05
地域影响因素大 外迁阻力仍重重
北京高校外迁建设新校区是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的需要,也是在京内限制条件下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而在全国各地新建校区的不只是北京,深圳近年来加速科教投入,吸引优质高校入驻。
北京鼓励京校外迁,深圳大力引进优质高校,这一鲜明对比与两座城市的规划定位息息相关。
两者都是超大城市,是全国经济实力的领头羊,但在教育资源方面,北京拥有着全国最多数量的高校,且大多是顶尖名校。而深圳却有着与经济基础不太匹配的高校资源,2019年的高校数量是13所,在校生人数9.22万人,仅占该城市常住人口的1%。
北京人口高度密集,高校校区小而拥挤、实验设备设施陈旧等都限制了高校的进一步发展,迁出才是最好的选择;而深圳不管从学校数量还是学生数量来讲都是远远不够的,引入高校是快速提升深圳高等教育水平的捷径。
深圳凭借着迅速发展的经济受到了很多高校的青睐,纷纷来到深圳新建校区。
同时,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对于吸引学生报考、优秀人才任教都有莫大的影响。现如今,高校之间的竞争已不再局限于层次、名气、专业等,地理位置也成为重要的一环,在考生选报志愿时,城市也成了考生们衡量的标准之一。
2020年,哈工大深圳校区招生省份的最低投档线均超过本部,其中,黑龙江分差最大,达26分。哈工大深圳校区成为国内首个录取线反超本部的大学,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与深圳经济发展有关。高校间的较量无疑变成了一场地域位置间的博弈。
北京面临的是鼓励高校迁出,深圳则是希望引进更多高校资源,那么北京高校到同一发展水平的深圳办学或许不失为一种更好的选择。
近年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先后与深圳市政府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已经完成建设并开始对外招生,成为北京教育疏解的新形式。
北京的高校外迁工作其实并没有那么顺利,除城市经济水平、教育经费外,对高校来说,搬迁涉及基础设施建设、衣食住行等一系列问题,很多教职工在北京生活多年,家庭、社交圈很难取舍,保障他们搬迁后的工作、居住、医疗、娱乐便利性就成为确保搬迁顺利完成的重要因素。
虽然受到层层阻碍,但对于一些院校来讲,疏解也成为其提质升级的契机。如,北京城市学院几个校区因在人口密集的海淀区,早晚高峰给周边交通带来很大压力,学校发展也诸多受限。借助这次疏解,不仅校区面积扩大、办学更为集约,随着顺义区杨镇当地两所中职学校并入,学院也成为全国首个涵盖中职、高职、本科、硕士贯通式教育院校,为打造京津冀首个应用科技大学奠定了基础。
非首都功能疏解面临的这些客观因素,需要高校与疏解地、承接地协同联动,探索可行的疏解模式,配合开启京郊、京外搬迁步伐。有序疏解部分教育功能,是北京缓解大城市病的需要,也是首都教育资源优化布局的需要。
随着高校的加速外迁,北京的高等教育发展还有很多的未知因素,未来,北京还是你上大学的首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