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二十年前,无论是全国,还是省市区,无论是哪个级别的名师,和当下相比,数量真的是很少。但是,那时的名师多数是真正的名师,是教育行业的行业精英。以语文教学界为例,那时的于漪、钱梦龙、魏书生、蔡澄清等是真正的语文特级教师。余映潮、韩军、李海林、李镇西、邓彤、程少堂等中生代语文教学专家也征服了无数普通语文教师,指引着他们的专业成长。
不过,那个时候,无论是国家级名师,还是省市级名师,都是能数得过来的,人数并不多。然而,近年来各级别名师越来越多。一家教职工不到200人的学校,教师宣传栏上的各类名师竟然有30多人,名师比例超过15%了。当下,几乎走进任何一家有点规模的中小学,情况都大体相似。无论在何地,无论是怎样的教育学术会议,台上台下几乎都是各类名师,相对而言,普通教师反而较少。
和二十年前相比,如今的名师实在是太多了,多得让人想起一个词:膨胀。人们不得不感慨:有一种膨胀叫“名师膨胀”,有一种贬值叫“名师贬值”!
一、名师膨胀
个人以为,近年来的名师主要产生于各种“造名师”活动。近几年,某一线城市每年认定的市骨干教师就有1000余人,他们已经认定了六年了,产生了6000余名市级骨干教师。另外,每个区每年还会认定区级骨干教师100人左右。实施了很多年的教师培训百千万工程也诞生了数量庞大的省市级骨干教师。另外,还有省市区名师工作室、省市强师工程也诞生了大量各级别名师。
近年来,名师规模越来越大。名师队伍不断膨胀。
二、名师贬值
名师膨胀不可避免地带来名师贬值。根据观察,名师队伍虽然越来越大,但教育教学质量并没有显著的进步。如今,不管哪个级别的名师,其含金量都无法和二十年前相比。普通教师对名师的认可度大概是历史最低吧!
三、反思
为什么会出现“名师膨胀”和“名师贬值”的现象?个人以为,原因可能有两点:1.名师培养方式的急功近利。2.利益使然。
1.名师培养方式的急功近利。以某一线城市骨干教师认定和培训为例。只要发表过1篇论文,甚至只要在区教研会议上宣读过1篇论文,就可以认定为市级骨干教师。培训部门对已认定的市骨干教师进行2年的培训(跟岗,上公开课,申报课题等),一个市骨干教师就宣告诞生了。
这样的名师培养方式违背了一个基本的常识:2年就能培养一个市级名师吗?其实,当下多数名师培养方式都是如此。不论是省骨干教师的认定和培训,还是百千万工程的教师培训,还是什么“强师工程”,都是这样的急功近利,违背名师成长的最基本常识。
2.利益使然。
为什么名师培养如此急功近利,违背名师成长的最基本常识呢?利益使然。因为,只有这样短平快的集中培训、大量培训和对外宣称培养效果很好——将一张张各级别的名师证书发到“名师们”手中,有关部门才能获得大量的培训经费。某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坦言,她的工作室成员每人跟岗1天,她就能获得1000元的培训经费。她的工作室共有7人,每学期跟岗10天,仅仅跟岗培训她就有7万元的收入。在这条名教师培训利益链条上,这位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最多只能是处于中端。
当下名师培养的最主要途径就是以各种方式倒逼“名师们”写论文和做课题。除了少数很有价值的学术论文,多数论文发表的过程又有长长的利益链。而课题的利益链就更长了。
一言蔽之,当下的名师培养模式,造就了大量名师,导致“名师膨胀”和“名师贬值”,其根源大概就在于利益使然。各种部门和各色人对利益的追求,使宝贵的教育经费在各种类型的名师培训中被大量浪费。
个人以为,当下的名师培养模式必须改革,让名师培训回归常识,让宝贵的教育经费真正用在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上。以“名师培训”的名义,吞噬宝贵的教育经费的做法必须停止。名师膨胀和名师贬值的现象一定要消除。
个人以为,培养名师最好的办法是减少有名师潜质的教师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让他们有时间大量读书,有时间和有自由大量反思教学实践。在这个过程中,培训部门再给予导师指导和经费支持。能不能真正成为名师,那就要看个人努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