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织女》还不删除?光明正大“毁三观”?专家:能不能阳光点

小学语文教材即便会发生改版,对已经不适合现在学生的知识做出删减。但我们还是能看见,很多家长小时候学过的课文依然保留。这些内容有一些是弘扬了传统美德,有一些是记载历史典故。被一直保留下来的内容就都是精华吗?

这个答案存在着很大的争议。就像是这篇记录七夕节来历的课文《牛郎织女》。

《牛郎织女》课文该不该保留?

这篇课文中记录着这样的情节:牛郎偷看织女在河里洗澡,牛郎身边的老牛教唆牛郎偷织女的衣服,从而迫使织女嫁给牛郎。就是这样的一个情节,不同的人就给出了不同的意见。

支持删除的群体:老师在课堂上公然朗读这个课文,并且具体分析细节,会让小学生们认为,这样的行为是正确的,男同学可以偷看女同学洗澡,并且还可以随便拿走女同学的衣物。既然老师都这么讲课了,那小学生在生活中模仿起来的话,一定会说:课文教的!

这与从小接受的“男女有别”的说法背道相驰!如果小学生因此形成了扭曲的三观,这个责任老师负得起吗?

正是有这样质疑的声音存在,在进行教材改编的过程中,曾经删减过相关情节,撰写了其他版本:牛郎误闯进树林,看见包括织女在内的很多仙女在岸边打闹。不一会织女主动“送上门”,走到牛郎的身边和牛郎搭讪。

看到这样情节之后,家长们又认为:这样一改,完全改变了女子应该矜持,大家闺秀的形象,主动搭讪男子,岂不是乱了礼法?女学生效仿怎么办?都变得不羞不臊怎么办?

这样修改还是得不到大家的满意?相关教育部门“一气之下”又将原本的情节原封不动地“搬回”了教材里,保留至今。

专家给出了这样的回答

现在所有的想法都是成人强加给课文的,完全曲解了原著作者的本意!小学生不会像成人那样想得太多,在他们的思想里,结果是牛郎和织女幸福地在一起,王母娘娘是个拆散有情人的坏人就可以了。

他们甚至不会记住详细的情节,所以什么逻辑、道德礼法都是无关紧要的。只要老师在上课时,着重强调一些这样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就可以,不要小瞧小学生的甄别能力!所以,这篇课文将会一直保留下去,期限是无期。

除了继续保留《牛郎织女》课文的做法让家长无法理解,另外古诗文的比重增加也让家长们皱起了眉。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语文教材中古诗文比重增至80%

相比于原来的教材,新版语文教材也是开创了先河,在小学一年级就加入了古诗文。并且在其他五个年级的语文教材中,大比重增加了古诗文达到80%。这不是明显强行要求小学生背诵古诗,这样做真的有必要吗?

一些家长认为,其实早在幼儿园的时候,很多孩子就能背诵非常多的古诗文了,虽然他们不懂什么意思,但也都印在了脑子中,问上句都能流利地回答出下句。有一些小学教材中的古诗孩子已将早就掌握了,再重新学习一边意义不大,感觉是在浪费时间!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更有甚者认为背了那多么有什么用?就像是狗熊捡玉米,捡一个丢一个!我们长了这么大,背过的古诗也就记住了那么几首,剩下的背了就忘有什么意义?

反对的家长听见这样的强词夺理,当然要当仁不让!虽然背了就会忘记,但是,曾经记住过忘记和压根没有记住过怎么能是一样的呢?要求小学生背古诗,也不是单纯为了成为家长之间“炫耀”的资本,为了应付考试,更深层次的目的是文化素养的一种积累!

现在社会都号召学生学习大语文,很多含金量很高的电视节目也都做出了呼吁,比如《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传统的古诗词文化难道不应该得到传承吗?虽然凭借几首古诗是不能改变太多,但是重要的是态度的培养和习惯的养成!所以,支持这样的教材!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总之,众口难调,大家众说纷纭,说归说,语文教材改版已经成为事实,大家还要端正心态,面对就好了!

今日小结:

你觉得这样的语文教材合理吗?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