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开学了,本想着休息几天慢慢调整节奏适应新学期学习生活,可我意识到这已经是大三下学期了,时间并不多了。
身边同学都在努力提升绩点希望为保研、留学、找工作这一系列事情铺一条光明的道路。以至于到图书馆专业楼层还书时,感觉气氛像极了考试周。
每个人都没有说出自己的选择,可氛围骗不了人。
这样无形的竞争压力也让我们开学不知不觉中就被迫卷入“内卷”漩涡。
01
当我还是大一新生时,第一次对“内卷”这个词有情感共鸣是关于睡觉这件再平常不过的小事。
考试周熄灯时间延后一小时,到了熄灯时间舍友们竟接二连三地亮起了台灯。
我耐着性子问道:“这么晚你们都不累不困嘛?”
舍友打趣道:“不多复习点怎么对得起这延后的熄灯时间呀,绩点怎么排在前面?”灯光、压力和焦虑让我又拿起了复习资料开始学习。
我不记得那天晚上真正记住多少,只是那种氛围压迫着自己去看书。身边人都在为了绩点、综测而“拼命”,之前是考试周,后来是所有时间。内卷化像旋涡一样吸入一个又一个“努力的人”。
而我好像已经不记得当时为什么要“卷”了。
02
学姐夏天是北京一所高校的研究生新生。回想起第一次课堂作业,她仍心有余悸:“我考上研究生的快乐可以说是一下子消失了。”
当时老师布置的作业是一篇五千字的读书笔记,夏天很快完成了笔记。
当看到室友焦虑无论如何写不到一万字的样子,她开始怀疑起“左”与“右”的标准,但她还是像其他人那样又加了几千字。
夏天自认不是多有上进心的玩家,但这场比赛明明也不是她想要的,她也不知道到底在和谁竞争。
真正有人文关怀的老师,也越来越明白我们的苦衷,身边很多老师都默默规定了字数的上限,他们也不希望我们被卷入其中。
老师希望我们在感兴趣的领域里得到快乐,把我们宝贵的青春献给真正的进步。
希望在这个“内卷”盛行的时代,大家勤恳踏实做学问,不为一分一厘的数字焦头烂额,进一步便有进一步的欢喜。
03
以前总有人说大学生毕业后的第一次面试,才算进入内卷旋涡,我一直不信。
可当我经历了两场校招之后,彻底明白了这句话的意义。各大公司招聘要求中,学历一栏的研究生三个字是那么得扎眼,又是那么的沉重。
不知从何时起,学历和成绩成了应聘者“内卷”的导火索,每个人都在努力的向上爬,为的是可观的薪资和光明的未来。
甚至有一些小朋友会聊成堆的比别人多的书籍、练习册与课外班。更惊奇的是,我的表妹对自己奔波忙碌的周末并没有觉得不妥。他们还会主动要求老姑报课外班,因为班里孩子都在买书报班上课。
表妹也在焦虑,焦虑下次考试考不过同桌,焦虑成长为一个一事无成的大人。
一事无成的危险无处不在,可是什么又算是成功呢。
面对这种情况,有人“深耕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有人努力适应竞争,还有人选择“专注自己”忽略他人评价。
身边有太多评价体系在强调绩点、科研、体育等,很少有一个声音告诉你我除了竞争,大学还有哪些可能性。
其实,我们也可以在心态上调整,把追求内心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放在做事之前,专注热爱会获得纯粹的快乐。
逃避不能解决问题,直面“内卷”,找到自己人生中的位置,找到自我解救的方法才能走出自己的路。
我们要相信校园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不要忘记感受那些美好的事物。
记得看看人生的全貌,看看生活的全貌。
制作丨中青校媒(北京)
文字丨郭玥、胡路鑫、徐榕涓、胡思弦
来源:青年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