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考试,特别是比较重要的期中和期末考试,公布排名的前一晚,想必不少学生辗转反侧。
对于排名这件事,其实很久以前就有争议。在数年前,笔者所在的城市也曾禁止中小学在考试后公布学生的名次。最近,教育部出台了规定,再次提及排名问题。
《教育指南》规定不再公开学生排名
前段时间,教育部新发布了《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其中规定:将不单纯用升学率来评价老师,并且要严格控制考试次数,不再公开学生排名。可能主要出于如下考虑。
首先,这一规定是对学生全面发展重要性的肯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一口号可能对于已经为人父母的朋友也一点不陌生,做起来却并不容易。不过近两年,中考开始大刀阔斧地改革,比如将体音美成绩计入总分,这些让我们看到,国家正在采取一些有力措施,引导我国学生提高其他方面的素质。
其次,我们教育长期以来存在“唯分数、唯升学”的问题。经历过学生时代的人一定会对此深有感触,不管时代怎么发展变化,成绩对于学生来说基本上可以认为是最重要的评价标准,不少同学和家长都能感受到学校有种不能言说的规律,就是很多教师会或多或少地偏袒成绩好的学生。比如两个孩子产生了纠纷,有的老师可能先入为主地认为是成绩差的学生在捣乱。
再次,分数和名次在某种意义上属于学生隐私。这方面在西方发达国家早已是人们默认的观念,在很多国家,基础教育阶段考试成绩只有A/B/C等相对笼统的形式,不存在因为几分之差被家长认为退步的压力。把名次公布给全班,对于一些学生可能会伤害到自尊心,或者因此受到其他同学的歧视和欺凌。
新规定会带来哪些好处
第一,可以更好地引导教师发掘学生在成绩之外的优点。正如前文所述,在唯成绩论、唯升学论的风气之下,教师们可能很容易把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准。有些学生学知识吃力,其他优点却往往就被一并否定和忽视。这有违“育人”的教学目标。新规定实际上是在更好地引导老师多元地看待学生。
第二,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学生的紧张和焦虑。考试排名是很多家长判断学生一段时间内学习状态的标准,也是老师关注的焦点,一旦成绩不理想或者有退步,要面临的可能是来自教师和家长严厉的批评。据统计,我国青少年患焦虑症、抑郁症的比率大大上升。教育部控制中小学考试频率,不公布排名也可以缓解学生的压力。
第三,减少家长之间不必要的攀比。成年人在比工作、比房子面积,现在还要比孩子。每天校门口你都会看到,一定会有一些家长热衷于互相比较自己的孩子。其实人生的道路很长,能让一个人有持续努力的动力很多,短期的成绩根本无法判定学生的未来,这种攀比真的没有必要。新规定可以在一定程度引导家长不要只关注孩子排名。
一些家长也提出了疑虑
顾虑之一,不公布成绩和排名的话,如何清楚孩子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顾虑之二,会不会使本来就贪玩的学生更加任性。顾虑之三,少了名次的鞭策作用,学生会不会整体成绩下滑。顾虑之四,不公布名次会不会使退步的同学逃避失败,以后难以面对挫折。
其实这个新规只是不允许成绩在全班公开,家长想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还是可以以个人身份向班主任了解成绩的,而对于成绩下滑的学生,老师也会采用单独谈话的方式进行督促,不会放任不管。
对于这些考虑,相信国家也会在以后进一步改善教育方式,在保证学生努力学习和保护学生自尊之间,找一个平衡的办法。既打破学校教育里唯成绩说事的弊端,又保证同学们依旧有紧迫感和上进心。虽然这个目标有一定难度,但相信既然国家已经开始重视,我们的教育就一定会进步。
今日话题:对于不再公布学生排名,你怎么看?
如果本文对您有些许的触动或帮助,欢迎点赞转发、或在评论区分享您的看法。(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可删除)
想了解更多教育资讯和学习方法,可点击关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