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从来不在幼儿园大便,知道真相后我哭了

作者 | 郁郁青青

十一回家,嫂子跟我抱怨:

3岁的小侄女,上幼儿园几个月以来,吃饭、午睡都挺好,就是有一点特别愁人,从不在学校拉便便。

入园前,孩子习惯了午后上一次大号,可现在总要憋到下午4:30放学,到家一进门就往厕所冲。

好几次可能实在忍不住了,拉在了裤子里,发现时便便早已干了,难以想象孩子穿着脏裤子忍了几个小时。

嫂子再三追问,孩子先说就是不想上,后来委屈地道出了真实原因:

「其他小朋友都不在学校拉便便,我也不敢……」

无比心疼这孩子,小侄女性格是比较安静,但没想到连上大便也不敢说,选择硬生生憋着,这么小的孩子长期憋便身体会出问题的。

不止一次听身边的妈妈们为这件事苦恼,屎尿屁是自然规律,可到了孩子这里怎么成了大难题?

有时候,孩子身体发出的信号,不仅仅是身体本身的问题,作为父母一定要引起重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其实,这已经是一个普遍的「幼儿园现象」。

之前有调查显示,80%的孩子不在幼儿园上大便,只有20%的孩子不受影响。

街头的一个采访同样印证了这一点,许多家长表示,孩子经常在上学前后排便。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如果养成了晨起和晚上排便的习惯,本无可厚非,令人担忧的是孩子有了便意,却强忍几个小时,不肯在学校解决。

长期下去,大便干燥,极易引发便秘,严重的还可能导致肛裂,而且大便里的霉素会被肠道重新吸收,进入身体循环,对健康无益。

中国家长历来重视孩子的屎尿屁,要求孩子每天准时大便,如果连续几天不排便,就会如临大敌,担忧孩子消化系统出了问题,猜测是不是生理疾病。

于是,给孩子吃大量的水果、蔬菜和中药,甚至强行使用开塞露。

或者呵斥、惩罚,不断给孩子施压,「再拉到裤子上妈妈就不喜欢你了」「弄脏了你自己洗」。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这样有没有效果?

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变本加厉。

被紧张和恐惧笼罩,孩子只会本能地拒绝大便,无法达到父母的要求,让孩子觉得自己表现不好,产生自卑自贬心理。

所以,家长重视是必要的,但只有真正对症下药,才不会雪上加霜,让孩子多受一份罪。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如果孩子在家能够顺畅地拉臭臭,在幼儿园却习惯性憋便,家长不妨试着从这几个方面找找原因。

1、孩子进入秩序敏感期

2-4岁的孩子会出现明显的「强迫症」,玩具要放到特定的位置,自己的东西别人不能碰……否则就会大哭大闹,这一点家长们可能深有感触。

这是正常的秩序敏感期,其实表现在拉臭臭上也是一样的。

有的孩子在家习惯了小马桶排便,有的上厕所还要玩玩具,有的只要妈妈擦屁屁,或者擦屁屁要先用纸,再用湿纸巾。

这些熟悉的环境和习惯是孩子安全感的重要来源。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蒙台梭利在《童年的秘密》中提到,孩子在这个阶段是对秩序最敏感的时期,他需要一个有秩序的环境来帮助他认识事物、熟悉事物,一旦他所熟悉的环境消失,就会令他无所适从。

进入幼儿园,一切都是陌生的,这些秩序统统被打破,孩子就会焦虑不安,宁可憋着也不愿意改变。

2、羞耻意识萌发

有位家长一直相信,儿子不愿意在幼儿园拉粑粑,是怕被老师骂。

后来了解到真正原因是:「厕所坑位没有门,一个小朋友在拉,旁边就会围着好几个同学笑话他。」

儿子还告诉他,根本没有见过男厕所有小朋友拉过便便,有一次他趁同学午睡,偷偷溜到厕所拉的。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拉臭臭有什么可害羞的?其实真不是如此。

三四岁的孩子已有强烈的自尊心和羞耻感,知道屎尿屁属于自己的隐私。

幼儿园集体排队拉便便的做法,其实忽略了这一点,再加上同学们的嫌弃和嘲笑,即使有了便意也紧张地拉不出来,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孩子只好「谨言慎行」。

3、不适应蹲便

为了卫生考虑,大多幼儿园的厕所都是蹲便,这对于习惯了马桶的孩子而言,既陌生又恐怖。

朋友的女儿已经大班了,还是不愿意在幼儿园大便,说起来也很委屈「脚都没地方放,万一掉下去怎么办。」

有一次急得实在不行,由老师紧紧拉着,孩子才战战兢兢地上了一次大号。

蹲坑给孩子的恐惧,真的不是一句「这有什么可怕的」能消除的。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挑战就是,蹲着上厕所太累了。

蹲便需要一定的腿部力量支撑和平衡能力,有的孩子蹲不稳,或很容易腿麻,上起大号特别费劲,孩子也会本能地逃避。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4、陌生环境的不安全感

在采访中,儿童心理科医师认为孩子不在学校排便的大部分原因是心理因素,焦虑、紧张。

刚入园的孩子,还没适应陌生的环境,再加上突然被规则约束,对老师也尚未形成信任和依赖,很难建立起安全感。

心理学上有种现象,叫情绪躯体化投射。

指的是某种情绪不能在心理层面流动,也无法通过言语释放时,就很可能通过异样的身体症状表达出来。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就像我们过度紧张时会肢体僵硬,当孩子对周围的一切处于警惕、怀疑状态,身体也会发出相应的信号。

另外,有些孩子性格偏内向,不好意思举手上厕所,怕自己太过特殊,担心不受老师喜欢。

有的孩子有清晰的自我保护意识,老师帮忙擦屁股这样的身体接触,会打破他内心的安全界限。

心理学家武志红说:身体是心灵的镜子。

有一种孩子,不是不想在学校拉便便,是因为没有找到归属感和安全感。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幼儿园是成长的必经阶段,家长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受这种罪,所以入园前后还需要做好准备。

1、提前帮孩子适应如厕环境

入园前,家长尽可能提前带孩子熟悉环境,了解学校卫生间的便池设计。

如果与家中使用的不同,家长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调整。如果是蹲便,不妨经常与孩子玩蹦蹦跳的游戏,锻炼孩子的下肢力量。

平时外出时,带孩子到公共卫生间解决大小便,逐步让孩子适应这种场合。

另外,尽可能教会孩子自己擦屁屁,提拉裤子,掌握了这些本领,就无需向外寻求帮助。

等到进入幼儿园,对环境和自身的掌控力,会增强孩子的底气和信心,帮助他更快地过渡。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2、让便便成为自然正常的话题

前段时间,2岁的儿子每次拉臭臭都要躲到桌子或者门后面,生怕被发现,叫他出来时,他竟急得大哭。

意识到孩子对便便问题的在意和羞耻心,我没有再去干扰,只是说「拉吧,拉完之后妈妈帮你擦。」

同时也借助《拉便便真舒服》《小狗便便》等绘本,让孩子了解大便形成、排泄等生理现象。

每个人的大便都是臭臭的,拉粑粑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并没有不好,可以不必躲起来。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孩子自然不能真正理解,但是他从妈妈的反应中能够感知到,大人不会因此嘲笑和嫌弃他。

和很多事情一样,家长态度越平和,孩子越不会恐惧、羞耻,反而能够正视和接受问题。

3、接纳孩子大小便的失误

儿童性心理专家胡萍在《善解童贞》一书中讲过一件小事,自己儿子放学后告诉爸爸裤子湿了,爸爸以为尿裤子了,想着看看湿到什么程度,结果摸了一手大便。

但爸爸没有立刻暴跳如雷,反而哈哈一笑,「你看我摸到什么了,黄金啊。」

父子俩开开心心地回家,换了干净的裤子。

后来,儿子又故技重演,爸爸依然玩笑着应对。

对此,胡萍说:

当孩子发现父母对自己的尿裤子、拉到裤子上的行为放松之后,孩子才会彻底地修复,只有父母真心接纳孩子的现状,孩子才能够获得修复的安全感。

当孩子便便拉在裤子上,父母唯一需要做的就是不动声色地将裤子换下,告诉他:没有关系,小的时候都控制不了大便,换掉就可以了。

很多时候,内心没有障碍了,身体的问题自然而然就解决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童年是一生最美妙的阶段,千万别让孩子因为便便问题尴尬、束缚、痛苦。

排便的事情说小也不小,它不仅关系着孩子的身体健康、还有自尊心、安全感、自信心等精神方面的塑造。

在这个问题上,父母永远是最好的领路人和后盾。

作者:郁郁青青,与孩子共同成长,遇见更好的自己。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