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糖尿病的两大“克星”,让你远离胰岛素

怀孕后,准妈妈的头等大事就是“吃”,只有吃好了,才能确保自己和胎宝宝的营养充足。甚至有些与那妈妈担心自己的营养摄入不够,影响胎宝宝的健康,因此大吃特吃,结果产检时却被告知血糖高了。我的闺蜜小婷就是这样:

小婷和她丈夫都是独生子女,两家父母都很宠爱她们小两口,尤其是小婷怀孕后,对她们更是爱护有加。今天婆婆送来了排骨汤,明天妈妈又送来了鱼汤,老公下班又带回来了奶油蛋糕……生怕亏了小婷和肚子里的孩子,短短的一个月,小婷的体重就涨了15斤。

等她28周去产检的时候,其中有一个项目之一就是糖耐测试,本来小婷是很有信心的,她觉得她不可能得糖尿病,因为她不喜欢吃糖,可结果却事与愿违,她被告知得了妊娠期糖尿病。如果还不控制的话,就必须住院胰岛素治疗了。

小婷回到家后,并没有把医生的话放心里,依然我行我素,最终结果相信大家也能猜到。

她不得不去医院进行胰岛素的治疗,而且除了注射胰岛素扎的针外,每天饭前饭后还都必须扎手指头进行血糖测试,受的罪是你我都想象不到的。

孕妈妈在怀孕24-28周的时候,一般都会做一个糖氏筛查,这个筛查检查的就是妊娠期糖尿病。

一、 什么是妊娠期糖尿病?

怀孕之后才出现的血糖升高,被诊断为糖尿病,叫做妊娠期糖尿病。

由于准妈妈在怀孕后身体的激素水平和代谢情况的变化,特别到了怀孕的中晚期,更容易出现高血糖的情况。

我国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率逐年升高,一般等分娩结束后,大部分糖妈妈是可以恢复正常水平。

二、 妊娠糖尿病的症状

妊娠糖尿病女性通常无任何症状。大部分患者通常是在孕期常规筛查中才得知患上了妊娠糖尿病。

如果准妈妈在孕期有以下几种症状,就应该去医院检查一下是否患上了妊娠糖尿病。

1、 吃多、喝多、尿多

2、 孕妇体重大于90公斤,或超过正常体重20%以上

3、 本次妊娠伴有羊水过多或巨大儿

4、 两次空腹晨尿尿糖阳性

三、 对胎宝宝的危害

1、 易导致胎宝宝在宫内生长受限、流产、早产

2、 易导致胎儿先天性畸形

3、 易形成巨大胎儿

四、 对准妈妈的危害

1、 患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的风险增大

2、 羊水过多

3、 影响孕妈妈的免疫力

4、 再次怀孕时,患糖尿病的风险会大大的增加

5、 难产、产伤、产后大出血发生率增加等

五、 对新生儿的影响

1、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增加

2、 新生儿低血糖几率增加

3、 新生儿黄疸明显增加

4、 童年期患糖尿病的风险很高,或者是发病率提前。

当然不管是对宝妈、胎儿还是新生儿的影响程度一般取决于糖尿病病情及血糖控制水平。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六、 妊娠期糖尿病的两大“克星”

得了妊娠期糖尿病不可怕,关键你得会控制,要不然必须去医院注射胰岛素,那被扎的次数可就数不清了。

1、 管住嘴

合理饮食,有效的控制体重增长是预防和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关键,所以必须要管住嘴。

1) 饮食均衡

每顿营养要合理分配,吃含血糖生成指数较低的谷类食物,像荞麦、燕麦、红米等,搭配新鲜的蔬菜水果、肉类和豆类。

2) 规律进餐

按时吃饭,少食多餐,注意的是,需要控制饮食而不是不吃,是要合理的吃。

3) 控制甜食

尽量避免加有蔗糖、果糖、葡萄糖、冰糖、麦芽糖之含糖类饮料及甜食,避免餐后快速的血糖增加。

4) 挑选含糖量低的水果

有些水果果糖含量是很高的,孕妈妈要少吃,像菠萝、香蕉、西瓜、甘蔗等要少吃,平时多吃梨、橘子、橙子、苹果等。

5) 肉类多选鱼肉、精瘦肉

不吃肥肉和动物皮,像猪皮、鸡皮之类的要尽量少吃,脂肪含量高的肉类尽量少吃。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2、 迈开腿

除了要“管住嘴”外,还要“迈开腿”,运动也是糖尿病的克星之一。

孕妈妈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运动,如游泳、散步、、慢跑孕妇瑜伽、提肛运动等都比较适合孕妈妈。

由于孕期运动存在特殊性,所以这几类运动并不适合准妈妈。

1) 禁止有很多身体接触的运动,例如篮球、足球;

2) 禁止可能导致你身体失去平衡而摔倒的运动。例如骑马、滑雪或山地自行车等;

3) 球拍运动不太适合孕前不怎么熟悉这项运动的孕妇;

4) 禁止潜水,因为羊水中的宝宝不受压力变化的保护;

5) 禁止举重;

6) 不要锻炼到筋疲力尽,最多不能超过45分钟;

7) 运动前要热身,否则你运动完后会加剧你身体的疼痛。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如果这两项你都做不到,可能就需要去医院注射胰岛素了。

孕期“管住嘴”、“迈开腿”对准妈妈来说可能真的很难,需要很强的自控力,但如果你不幸患上了妊娠期糖尿病,那么就请你务必这么做,不光是为了胎宝宝的健康,同时也是为了准妈妈自己。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