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省联考河北省的成绩出来了,从分数段上看,河北不如江苏。曾经在网上叫嚣“八省联考是七省陪考”的衡水中学被群嘲,作为从河北出来的考生,我为衡水中学鸣不平。
河北成绩比不上江苏,不能代表衡中模式的失败
从考试人数上看,河北62万考生,江苏34万。江苏的600分排在1万名开外,河北的600分排5695名,河北的整体水平比江苏差是个不争的事实。
江苏省经济散装,教育也是散装,无愧于“苏大强”这个称号。一位江苏南通的朋友说,他从小就读的是乡镇小学,这所农村小学拥有自己的少年宫,是全国百强小学之一。中学是乡镇中学,可乡镇中学是省重点。南通的基础教育很强,强在平均,每所学校都很不错。
河北就没这么强了,能拿得出手,名号响当当的,大概只有一个衡水中学了。
网上公开数据显示,2018年高考,衡中文科600分以上占全校考生61.9%,理科600分以上67.2%。
2017年高考,174名同学考上清北,41名被香港大学等港校录取,2100人上985,3900人上211。2016年,文理科状元均出自衡中,省文科理科前十,衡中各占9名,本一上线率92.44%。
众所周知,衡水中学是“掐尖”模式,在全省招尖子生。河北的教育模式就像一场“零和博弈”,衡中占好生源,别的学校生源流失。
河北的成绩比不过江苏,衡中模式就是失败的吗?显然这些数据证明不了这一点。也许衡中模式放在江苏,放在北上广是失败的,但放在河北,它就是无数家庭的希望。
衡水中学,是很多河北家长的理想院校
我老家在河北的一个小县城,那只有一所高中。虽然教学楼扩建了,班级也增加了,但升学率越来越差。我上高中的那个年代,学校还会隔一两年出个清华北大,最高分也在700上下徘徊,考上985,211的不在少数。但现在,学校能出个985就恨不得敲锣打鼓庆祝一番。
我留在老家的很多同学,想尽办法把孩子送出去上学。有去市里买学区房的,有让孩子去衡水上学的,也有送到周边学校上学的。
现在倡导素质教育,让孩子幸福生活,但中高考录取率的存在,经济水平的不均衡,中考和高考依然是很多孩子想改变命运,不得不拼命挤的独木桥。
我的亲姐姐,计划让她五年级的孩子去衡水上学。她曾经很反对让孩子住校,现在又不得不盘算。姐姐说,“如果孩子成绩不好,我就不折腾了。可她学习成绩还不错,送到好点的学校,也许高考能多考点分,少走点弯路。”
一所本科录取率90%的学校,和一所本科录取率10%的学校,你怎么选?衡水中学,是很多河北家长的理想院校。有人说衡中太苦,是把孩子当高考机器,我就特别好奇,说这些话的人,他的高中时代是怎么度过的?
学习都“苦”,但要苦得有价值
我没在衡中学习过,但我的高中也很苦。我们学校从高一入学就开始上早晚自习。早自习7点开始,高三那年提前到6点,晚自习9点半结束。
我当时不住校,家离学校骑自行车20分钟。我印象中的高中生活,每天都是顶着月色起床,洗漱吃饭,骑自行车去学校,开始一天的学习。晚自习结束后,披星星骑自行车回家,洗漱睡觉,踏踏实实一觉睡到第二天。
我和我的同学们都是这样苦过来的,我们县城的高中,隔壁县城的高中,都是早晚自习熬。苦吗?我不觉得,反而觉得很充实。每天沉浸在书本和考卷中,为了能考高分,考上一所好大学,为不确定的未来奋斗。
我唯一一次不甘心,是有个外校老师给我们上过一堂数学课后。
我曾经觉得我们数学老师挺好,尽管她经常拖堂,一份卷子要讲两节课,但她笑得那么甜,对我们也那么和蔼。这名外校老师,据说是特级教师,校长托关系弄过来让老师们观摩的。
这个老师讲得太好了,一份试卷不到半小时就讲完了。每道题的思路讲得清清楚楚,让听的人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
上完示范课老师就回到他的学校了,我和同学们都由衷感慨,他讲得太好了。那时候,在我18岁的心里,第一次羡慕他的学生。同样是上一节课,同样是早出晚归披星戴月,学生能从他身上学到更多,比我们更高效。我不怕苦,可我怕苦得没有价值。
在这20年间,我们县城的教育环境比以前好了,老师学历高了,教学设备先进了。但别的地方好得更明显。相比之下,就显得我们这里越来越落后。
跟姐姐闲聊时我说,如果那时候我们能去更好的高中,遇到更好的老师,也许我们能考得更好。这也是为什么,姐姐想让孩子去衡水上学。
八省联考,对学生来说是一次练兵机会,怎么就成了网络上的狂欢了呢?别人再笑衡水中学,它也是河北很多家庭的最优选。
如果可以,谁都想让孩子在欢声笑语中长大,不用面对考试的压力。当这一天到来,衡中模式才能成为笑话。但很显然,这一天只能是在梦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