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的本质》向我们阐释了:为什么思考力如此重要

善于思考的人,和不思考的人可以说过着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

思考并不一定会给当前发生的事件带来明确的结论或是多么明朗的解决方案,但是持续思考就会使我们的经验和直觉越来越可靠,从而使我们能够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也得到明显的提升。

我想这就是持续思考带给我们的终身利益。前段时间我读到了20世纪美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学家、心理学家约翰·杜威先生写的《思考的本质》。

它其实是一本深度讨论“采取怎样的教学方式及思维训练才能令学生也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的思想之书。

他用大量的篇幅告诉我们教育者哪些不经意的行为会令学生对学习及思考失去兴趣,哪些过度关注的行为剥夺了学生们原本可以自由思考(自由展开思维训练)的潜力和能力等。

作为教育者,他们每个呈现在学生面前的表现和行为,都会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影响。

这里使用“一定”还算是准确的,具体影响到哪些方面、影响到何种程度,还要看成年人具体做了什么、教授了什么、以及让学生们参与了什么。

所以这本书其实是写给教育从业者的,儿童不论进入到怎样的教育机构(公立或私立),教书育人的职责都免不了,但是大量的学生们在学校却只是能学到教材上的内容,而无法提升认知水平、思考能力、独立性、自主性等能够凸显其潜能的东西。

这些东西非常抽象,我们今天能够见到很多30岁以上的成年人刚刚开始读书、学习、运动等。

不得不说,对于成长和精进这一话题,往往都是在人们的人生遇到了很多困境时才会一步一步走到今天,才会开始逐渐试着去思考以往的行为是否需要做出改变才能避免一些弯路。

但是对于思考本身而言,明明是一种在学生时期就能够被训练出来的能力,只是在教育层面没有做出更多相关的引导,所以在学生时期的孩子们也没有发展出独立自主思考的能力和习惯。

01、为什么我们需要思考?

人们总是会遇上种种问题和困境,它们重复的概率并不大。但是对于不会思考的人来说,他们却一直在用自己以往的经验来解决生活或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

这样做就会使得自己时常碰壁,因为旧有的经验或是制度总是需要经过改良或改革,才能应对当前遇到的新问题。

如果旧的经验能够解决“新”的问题,那么它也就不会成为问题了。这时候就需要“思考”这项能力上场了。

比方说,你今天出门的时候遇上了突如其来的大雨,在这之前,你是没有出门前查看天气的习惯的。但是当你淋过雨后,你就会为了避免再次发生同样的状况而提前在包里备一把伞,或是养成出门前查看天气的习惯。

那么在决策之前,你其实并不知道会不会有雨,但是你会假设“如果有雨,我又没有带伞,或是没有提前做好准备,那么我岂不是还会遇上同样的状况?”

面对第二天未知天气的恐惧和担心,你就会根据今天已经发生的事情做出行为上的反思,这种思考就足以令你避开同样的状况。

而倘若你被雨淋过后,不但没有任何改变、还依然持续之前不带伞、也不看天气的行为,那么即便未来一周的天气都晴朗无比,那么你也终会遇上再次被雨淋的状况。

因为你对自己已经发生过的事、和自己的行为带来的结果没有做出任何思考和反思,所以行为上自然也就不会有所改变。

许多人都会经常吃这种“不思考”的亏,只是他们自己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而已。

再比如,你每天吃的食物都不同,但是在你连续一周的工作日中,你每天下午都会来上一杯浓缩咖啡,而刚好在这一周里,你每天傍晚过后都会出现轻微心悸的状况。

那么也许这种状况在你经历的前三天内,你都无法从中发现任何端倪,但连续一周出现同样的症状,你就需要对自己摄取的食物提出质疑了。

有时可能只是那么一句“我需要好好回忆一下,这周我到底吃什么了,或者我做了什么不同于以往的事情吗,为什么每天一到这个时候就开始不舒服呢?”这就是思考过程。

通过以上两个再琐碎不过的事件,我们可以看出,思考会令我们的经验和对事物的判断力、决策力都能得到持续升级。

02、被升级后的能力才有应对新问题的可能性

思考有时候是对人事物的认同或是反对,这时思考会使人们得出全新的推论、结论或观点;

有时思考会像上述两个案例一样,使你在复盘自己行为的过程中随着不断反思而总结出全新的应对同类问题的方案。

然而在这个世界上,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思考。在我们身边经常会见到一些朋友或同事总是出现类似的问题,通常我们都会认为他们需要在反思中纠正自己的行为。

接下来我们来看第三个案例,我的一个朋友就曾跟我聊起过他的一位同事工作时经常漠视客户的需求,不管客户提出哪些诉求,他的处事方式都只围绕着自己能否向领导交差,最终他服务过的客户要么中途提出终止合作,要么就声称仅此一次,再也不会和他产生二次合作。

那么他这样的行为持续了多久呢?据我朋友所知,至少已经长达3年以上。只是因为老板非常看重他们的私交、怕他离开这个团队后会对自己丧失信心。所以一直在其耳边持续敲着边鼓,但始终没有和他开诚布公地进行严肃的对话。

在这个案例中出现的两个人都没有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思考,他们都在持续坚持着自己不太正确、且急需做出调整和改变的行为,他们的相处模式就这样进入了恶性循环。

什么时候能打破这个循环呢?

也许有一天团队中的其他成员会意识到自己总是需要承担过重任务的原因是因为这名同事持续得罪客户而引起的,也就是说,当其他成员开始拒绝对接这个同事的客户时,这个循环就会被叫停;

再或者这名同事自己或是老板由于某些不容忽视的事件地触发而不得不进行一些反思时,也许这个循环也会被叫停。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总之如何在这个恶性循环的团队中,如果没有人做出一些思考或反思,那么打破循环的概率几乎为零。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在做着一些不得不做的事情。

所以,思考的好处是什么呢?思考会让我们在原有的知识理论框架及经验之上产生一些新的考量,两者结合就会令我们的经验得到升级。升级后的经验就会成为我们能力的一部分,用以应对和解决全新的问题。

03、思考和主动

问题之所以称之为问题,是因为过去的经验不足以解决问题,否则它就不会成为问题了。

而原有的经验,如果不经过思考,就像案例三中提到的那个恶性循环一样,是很难被打破的。

作者认为没有事件发生,人们就不会触及到思考这一层面。可是就算是有事件发生了,也不见得每个人都会做出思考。

如果我们今天不是在讨论思考这一话题,我相信一定会有人提出另一个词汇“被动心态”,以此来解释案例中三的人物特征。

所以,你大概也已经猜到我想表达的内容了,思考和主动一定是同时出现的,没有主动性的人遇到问题就会本能地依赖被动心态,能拖则拖、能逃避就绝不面对或承担。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因此,《思考的本质》一书的作者约翰·杜威也用大段篇幅向读者阐释了另一则重要信息,那就是教育需要启发学生们独立思考,需要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而非把学生培养成只认课堂上教授的教材上的知识。

我们还应思考另一个严肃的问题,那就是如果教育者本身只是在被动地完成学校交给他们的任务,那么学生们会被教育成什么样子呢?

当然,教育从来都不是家长或校方(也可以说老师)单方面需要考虑的问题,一个孩子被塑造成什么样,还需要靠老师和家长共同推进。

毕竟孩子、学生,这两个称谓代表着双重身份,同时他们需要长时间面对的环境、所接受的信息类型及教育方式完全是两套独立运作的机制。

但是对于一名儿童来说,他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要如何适应两套完全不同的机制呢?

在这两套机制下,谁又会成为教会他主动且独立思考的那个关键人物呢?

04、教育者需要刻意训练自己的思考能力

你能借给他人钱的前提是你自己账户上的富裕,换成能力也是如此,一个没有思考力,也不具备主动性的教育者,也无法将学生培养出独立思考的能力。

记得类似的观点,也曾在《母亲进化论》一书中出现过,简单讲,就是说,一个母亲内心具备充足的爱时,她才能给予孩子母爱,如果她的内心是匮乏的,那么她给予孩子的“爱”就不是爱,而是一种牺牲。

有时候老师对学生的过度管束,在他们自己看来,看似充分体现了敬业、职业及对孩子的关心和教导,可如果这时候我们也能采访一下学生们,你猜他们会怎么说呢?

我想这个问题不需要求证,我们也能猜出个大概了。

学生如果害怕老师不喜欢自己,或是太在意自己的表现会不会给老师添麻烦、惹老师生气,那他们在校期间就无法专心学习,哪怕他们对学习是感兴趣的。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每个老师和学生都有自己的脾气秉性,但是儿童只要在学校、在课堂上,学生的身份就要发挥作用,否则就成了不乖的孩子。

约翰·杜威在书中也有提到,“关于孩子在校外的所见所闻所学有没有被融入到老师的授课中”这一话题。

也就是说,儿童因为同时具备孩子和学生两种身份,而面对成年人,每个人都希望孩子在自己面前呈现的样子是唯一的,那么这就出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在特定身份下,儿童需要表现出的特质也是特定的,否则就是不被允许和接纳的。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孩子的阅读能力和水平取决于他平时听到的语言及自己课上、课后时间所阅读的书籍的累积,这其中需要考量的是阅读量、兴趣点、词汇量以及理解力等等,可问题是,对于老师来讲,他们只关心课上讲的东西,孩子有没有理解到考试能拿高分的那种特定水平。

但事实上,老师需要了解到学生真实的词汇量,课后都会看哪些书,有没有做过一些课外练习,以及通过对话来测试学生的理解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如果一个老师不关心学生的一切,只关注自己教给学生的东西,学生有没有完全掌握,那么这种做法其实就是把学生当作执行任务的“员工”去对待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是老师已经把自己的工作视为“执行任务”了,所以也会以同样的逻辑去要求学生。

而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原本具备主动性、独立性的学生可能会在长期持续如此被动的教育中也被同化,渐渐地学生们会把学习当成一项任务来完成,其目的就是给家长、老师一个交代。

05、我的一番思考

教师原本是非常具有创造力的职业之一,因为他们随时都能通过自己的语言、行为来引导学生,但这种预期实现起来却非常困难。

不过这并不是在责怪教育者,环境如此,不是某个老师凭一己之力就能改变的。

只是我们不能忽视的关键问题之一,在于教育是要将学生培养成只能适应课堂和考试的、以结果为导向的人,还是一个具备主动性、思考力、分析力和逻辑力的独立的思想者?

前者重结果,后者看过程。今天很多成年人工作、生活处理得一塌糊涂,要么工作狂,没有生活能力,要么完全不懂职场规则,在工作中处处碰壁。

他们不是活在过去,就是活在未来,唯独不会、也没有能力专注于当下。

每一个当下都会成为过去,同时,如果不重视当下,人们幻想的未来也就都没有机会实现。所以当下的吸引力本应该是最大的。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想成年人可能都明白这些道理,但是不论是家长、或是教师,他们自己有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在影响着孩子们的发展呢?

一个孩子身边如果经常接触的老师和家长都是被动的、只看结果的,那么这个孩子就只能被培养成不关注过程的“工具人”,别人让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能做什么以及需要做些什么。

就是不会思考,想想案例三中的那个永远在得罪客户、却永远不会做出改变的员工吧,这就是真实写照。

4400字长文送给如此有耐心的你,愿你我都能保持每日思考的习惯。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