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考研名师”张雪峰离开北京去了苏州的事情上了热搜。
对于举家搬迁的原因,张雪峰老师做出了回应。
回应得非常的委婉,但是有钱而且事业很成功的张雪峰有一点他是避而不谈的。
那就是网传他并没有取得北京市的户口,子女无法就读于北京公立中学,不能在北京高考。
这让我想起2019年深圳的白石洲拆迁,作为深圳最大规模的城中村之一,白石洲是不少“深漂”的第一个落脚点。
很多家长都很关心,作为租客孩子上学怎么办?虽然官方保证孩子们的上学问题不受影响。
但是我知道,肯定有不少孩子要做回流儿童。
而这些回流儿童的家长,并没有能力像张雪峰老师那样,有钱有事也能够举家搬迁到另外一个城市生活,他们或许只能默默地接受,让自己的孩子变成回流儿童。
什么是回流儿童?
“回流儿童”是介于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之间的一个特殊群体。
他们小的时候跟在父母身边在大城市上学,但是因为政策或者其他原因。
不得不最终回到老家继续学习和生活。
他们中的大多数会成为留守儿童,一个人去适应这种艰难的转变。
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人口流动与劳动力市场研究中心主任陈媛媛,在《风中的蒲公英:中国流动儿童生存报告》内文中说道,“流动儿童在初中不得不回到原籍就读几乎是普遍现象,”
“而大部分回到原籍的孩子父母都不能和他们一起回去,回到原籍的孩子从流动儿童变成了留守儿童。”
回流儿童的困境
水土不服是回流儿童困境的简单概括。
2020年11月30日,《流动儿童蓝皮书:中国流动儿童教育发展报告(2019~2020)》正式发布。
这是一项针对17000多名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的大型研究。
研究显示,与非回流儿童相比,回流儿童的学业成绩更差,留级比例也更高,达到了22%。
在心理发展方面,回流儿童的低自尊、抑郁风险更高,有抑郁风险者高达64.26%。
1、更加的容易抑郁
研究表明,迁移对儿童的社会关系常有负面影响。
回老家读书,适应新生活最好的办法就是多多结交新的朋友。
但对回流儿童而言,实在是太难了。
完全陌生的环境也容易使回流儿童感到孤立与隔膜。
因为跟父母见面的次数变少,导致生活上和学习上有什么困难,都无法得到父母的有效帮助。
并且新学校的老师们,实际上对回来插班的回流儿童,并没有任何特别的关心。
晴晴是一个回流儿童,回到老家上学后,她发现老师上课并没有之前的老师讲课有趣。
上课只是在不停地讲题做题。她也不知道该怎么样去交朋友。
晴晴曾经试着向老师求助,老师这是淡淡地告诉她:“安心学习”。
从那以后,晴晴再也没有求助过老师。
并且更糟糕的是回流儿童遭受到不同程度欺凌的比例也更高。
这就导致了孩子更加容易抑郁。甚至认知能力下降。
2、学业跟不上
在大家的眼里, “见识高于知识”。
但在现实里,回流儿童在城市里所谓的见识,到了老家后不仅没用,甚至还有负面影响。
由于各地教学大纲和体制的不同,许多回流儿童都或多或少在学业上都感受到了跟不上当地孩子的压力。
为此有些家长只能让孩子留级一年。
有调查显示,‘回流儿童’的学业成绩更差,留级的比例也更高,达到了22%。
此外,一边是大城市,一边是小乡镇,孩子的心理落差太大。
导致他们有一部分人可能初中或者高中就辍学了,想重新回到自己生活过的大城市。
数据显示,相当比例的回流儿童中在念完高中后就辍学了,然后继续回到之前所在的城市打工。
但就算回到了城市,他们依旧是这个城市的外人。
因为他们依旧很难拿到户口,也很难买得起房。
作为家长,如何避免孩子成为“回流儿童”?
一些年轻也敏感的父母,面对自己孩子要回流的命运。
大概率是会这样吐槽:凭什么,我们也给这座城市纳了税,凭什么不让我们的孩子在这上学。
但是年纪越大的父母,面对孩子的回流。更多的是一种““没办法”——政策就是这样的,没办法的态度。
所以,当我们家长在离开家乡来到大城市打工的时候,一定要先做好更加长远的规划。
如果要回去,也要重视这件事情对孩子的心理影响。因为就是这一变化,很有可能就会改变孩子的一生。
我本人曾经做过回流儿童,虽然我们是举家搬迁回来的。
正如同上面所说的,我的成绩下滑了,家里大人有自己的事情忙。
没人顾及我一个小孩子的状态,我也不记得自己抑郁了没。但是我确实过得很不开心。
后来性格变得既自卑又敏感。
其实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有一个安稳的童年非常的重要。
如果童年不安稳,对孩子的性格塑造是有非常重大的影响。
而这种糟糕的影响,会伴随孩子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