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蓝色字关注“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40年前,青海玉树
汉族姑娘刘前稳留校教汉语
40年后,山东菏泽
7名藏族学生找到刘前稳
师生相拥的那一刻
让人忍不住泪奔
汉语老师刘前稳,你在哪?
40名藏族学生在找你!
1975年,汉族姑娘刘前稳
在青海玉树州民族师范中师班毕业后
留校当了一名汉语老师
这一干,就是7年
7年的时光,她把青春和才华
无私奉献给了当地的藏族孩子
从学校离开后
刘前稳便回到家乡山东菏泽
△年轻的刘前稳老师(第二排右五)
1979年,13岁的旦洛周从牧区来到
青海玉树州民族师范学校读书
刘前稳成为他的班主任
开始教他学汉语
旦洛周告诉总台记者
当年班里40多名学生都来自牧区
没有一点儿汉语基础
连“老师”都不会说
“我们那会儿对着刘老师喊藏语‘加莫’
就是‘汉族女人’的意思
刘老师手把手教我们写汉语
不厌其烦地教我们说汉语”
△当年刘前稳老师带的学生们
旦洛周回忆
当时年纪最小的同学叫桑才
刘老师给他洗衣服
告诉他讲卫生的重要性
“她不仅教我们知识
还教会我们怎么做人
像妈妈一样
在我们心中非常重要”
△年轻的刘前稳
2年后,旦洛周和同学读完初中
准备进入社会工作
刘老师听后一把拦住他们
她来到牧区
挨个给每个学生和家长做工作
经过一遍遍地劝说
旦洛周和同学们读完了高中
还有的同学继续读大学、研究生、博士
毕业后的旦洛周一直念念不忘刘老师
但因没有联系方式
他便向全班同学提出想找到刘老师
这一想法得到全体同学的响应
之后的40年
他们一直没有放弃寻找
师生见面的那一刻
康巴汉子们全哭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辗转找寻
旦洛周打听到刘老师是山东人
于是他赶紧汇报给班级组织
最终大家选出了7名学生代表
连夜从青海西宁赶往山东菏泽
3月24日中午,7名藏族学生
见到了朝思暮想的刘老师
师生们见面的那一刻
康巴汉子们留下激动的泪水
“我太想念你们了!
知道你们要来,一晚都没睡着”
年过7旬的刘老师在小区门口
见到阔别近40年的学生
一路小跑奔向他们,深情拥抱
“曲洛、日昂、旦洛周、扎西格来、桑才……
曲洛是我们的班长”
刘老师依然清楚记得学生的名字
看着曾经的学生如今有的在政府任职
有的和刘老师一样当了教师
还有的成为大学博士生导师、作家协会会员
刘老师高兴不已
当天,旦洛周和同学们为刘老师献上哈达
还送上一身精美的藏族服饰
和一面意义深远的锦旗
锦旗上写着:
“菏泽牡丹绽放玉树高原与雪莲竞美
孔圣师表施教江源儿女育民族英才”
在刘老师家中
师生们身穿藏族服饰
拍下了珍贵的合影
旦洛周说
“这次感恩之行,我们7个人是代表
找到刘老师,我们回去后
会和其他30多名未能到场的同学
分享这次有意义的行动
期待下次全班同学和刘老师的见面”
“刘老师是我的榜样
我要成为她那样的人!”
刘老师的另一名学生达哇朋措
在现场动情地说
如今自己成为
西北民族大学的博士生导师
离不开刘老师当年的教育
“中华民族一家亲
刘老师用母亲般的慈爱
全心全意、一心一意、真心实意地
教授牧区小孩汉语
非常感恩刘老师”
△刘前稳和她的学生们
学生扎西格来发出感慨
自己一直从事教育工作直到退休
“刘老师就是我的榜样
当年,我立志当刘老师那样的教师
为民族、为国家培育有用人才”
扎西格来说
中途有多次机会可以改行
但他都放弃了
“我虽然现在退休了
但热爱教育的心没退休
还想为教育事业再做些事”
离别之际
刘老师深情地一一拥抱了学生们
他们再一次留下感动的泪水
“刘老师,您保重身体
不久之后,我们还会再见!”
同学们和刘前稳老师许下约定
跨越山河,阔别40年
康巴汉子们从三江源头来到牡丹之乡
终于见到如黄河母亲般的
汉语教师刘前稳
久别又重逢,再续师生情
期待下次相遇
▌本文来源: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ID:zgzs001)
更多新闻
制片人/马烨 主编/孙雪
总台记者/张娅喃 刘颖超
编辑/张娅喃
部分图片素材由菏泽广播电视台刘晓辉、李忠磊提供
为刘前稳老师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