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哥”的念想
——省委书记与老表嫂子
江渭清与老表嫂子
1929年初夏,江渭清还不到19岁,在红军队伍中任排长。当时正值白匪对红军进行疯狂进攻,在赣西小源的一次战斗中,江渭清左腿中弹,被安排到附近一户农民家疗伤。刚进门,一位热心肠的农村妇女就一口一声地唤他为“红军哥”。“我称大哥为老表,称你啥子合适呢?”江渭清稍显拘谨。“就叫我老表嫂子吧,听着亲切。”老表嫂子的爽朗和热情,一下子消除了两人之间的生疏感。
老表嫂子年近30岁,干事麻利,是典型的内当家。那时她刚生下第3个男孩几个月,仍在哺乳期。由于药品短缺,江渭清的伤口有些感染,老表嫂子心急火燎,到处寻医问药。有人对老表嫂子说,奶水可以减轻伤口发炎症状,她如获至宝,顾不上正在吃奶的孩子,每天都留足给江渭清擦拭伤口用的奶水,剩下的才喂给孩子。孩子经常饿得嗷嗷大哭,听到孩子的哭声,老表嫂子总是心疼地抱起孩子,想着其他法子哄着。江渭清是看在眼里,感激在心里。老表嫂子待他,已经胜过了亲人。
在老表嫂子的精心照料、护理下,江渭清的伤口逐渐愈合,已经能够下地走路。不过由于失血过多,他的脸色还有些苍白,身体仍显虚弱。
一天晚饭时分,老表嫂子搀扶着江渭清到饭桌边坐下,然后端来满沉沉的一大盆菜。他一看,简直惊呆了:这是一盆炖熟了的热气腾腾的兔肉!
这年头连着旱,时势不太好,兵荒马乱的,附近农村都养不住家禽和家畜。老表嫂子一家,家境本就不太好,平日里节衣缩食的,可为了照顾好江渭清,费尽了全力,让他一日三餐都能饱,时不时还能有个荤。在老表嫂子家生活了一段时间,江渭清心里清楚,他们全家只有那么一只母兔,还指望它能产下一群兔崽换点油盐,在过年的时候全家的饭桌上有个像样的菜。
想着想着,江渭清的眼眶里开始有泪水在打转。老表嫂子一个9岁的男孩和一个6岁的女孩远远地站着,一边看着江渭清,一边盯着那一大盆香气诱人的兔肉。江渭清不用问都能知道,孩子正馋着呢!
老表嫂子把两个孩子支远,然后走近说:“这是只黑毛兔,母的,趁热多喝点汤,多吃些肉,补补身子。”见江渭清迟迟没动手,老表嫂子有点生气了,又催促他说:“做啥子还不动口,嫌我做得不好?”江渭清终于忍不住落下了感动的泪水,说话时声音有些哽咽:“你们这样待我,叫我……”
老表嫂子明白江渭清的心思,笑着说:“等全国解放了,生活好了,招待你们这些‘红军哥’,老百姓的功臣,还要更好呢!你是‘红军哥’,还是一个后生,做啥子像婆婆妈妈样,还流啥子眼泪!快拿起筷子来,吃!”
江渭清是就着泪水用完这顿晚餐的。不久,他伤愈归队。老表嫂子亲手缝制了6双布鞋送给了他。她说,“六”是顺的意思,希望他穿上自己亲手缝制的布鞋能顺顺当当,解放全中国。
在以后战火纷飞的年代,老表嫂子的身影一直深深地扎根在江渭清的脑海里,时时刻刻激励、鞭策着他,让他不断进步、成长,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名高级指挥员。1974年江渭清被任命为江西省委第一书记。工作之余,有时他会打开箱子,找出老表嫂子送给他的那双布鞋。当时老表嫂子送给他6双布鞋,已经穿坏了5双,剩下最后1双他无论如何舍不得穿,一直珍藏着。
(来源:宜春市党史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编辑:欧阳娇兰;编审:吴娓;监制:熊妍华、杨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