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考中,作文是占分比较多的一部分,学生想在高考中拿高分,必须要把握好作文。
每年高考之后,都会流出很多满分作文,还有一些标新立异的高考作文。
不管是哪种作文,都是学生在展示自己的水平。而今天要说的这个人,用高考作文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
他叫黄蛉,是高考用甲骨文写作文的那个人。正是凭借这篇高考作文,黄蛉的人生轨迹发生了改变。
在黄蛉用甲骨文写作文时,监考老师就发现他没有用常规字体写作,还建议他用常规字体写作。
黄蛉不以为然,继续用甲骨文完成了整篇作文。
在阅卷过程中,阅卷老师看不懂甲骨文,只能上报上级评分,上级请专家解读这篇文章后,只给了这篇作文6分,因为偏题比较严重。
虽然这篇作文只得了6分,但并没有影响黄蛉考上重点大学。在他的甲骨文作文发到网上后,引起了网友的疯狂崇拜。
大家认为黄蛉是天才,一个中学生竟然能用甲骨文写作,绝非是等闲之辈。那一段时间,甲骨文作文的话题火爆整个网络,线下的报刊纸媒争相报道,让黄蛉受到了广泛关注。
在这样的背景下,不少重点大学向黄蛉抛出橄榄枝。西南财大就邀请过黄蛉,但他并没有接受这个邀请。
他想去复旦大学上学,但自己的分数达不到要求,复旦也没有向他抛出橄榄枝,只能放弃了这个想法。
之后四川大学想要引进他,黄蛉决定入学,并就读于汉语言文学系。
本以为被名校录取后,黄蛉会拥有更广阔的未来。但现实总是残酷的,这个名噪一时的“古文天才”,在大学时期不学无术。
学校专门给他聘请专家,他却并不按照专家的要求提升自己,总是随心所欲做事情。老师给他安排的作业,他也只是敷衍应对。
时间长了之后,专家无法忍受黄蛉的所作所为,学校出于无奈,决定让黄蛉退学。
一个原本有可能成为古文学专家的学生,在被名校破格录取之后,仿若突然失去了方向。
在名校就读的这几年内,黄蛉并没有抓住大好时机发展自己,而是沉浸在甲骨文作文给自己带来的荣誉当中。
最终他失去了提升自己的机会,把自己一手缔造的神话击碎,反而让自己变成了一个小丑。
现在有人再看甲骨文作文这件事,感觉根本就是披着文化外衣的闹剧。
虽然黄蛉确实有真才实学,但甲骨文一共只有2000个文字,要利用这些文字写一篇高考作文,除了无谓的文字堆积之外,很难写出语言流畅的文章。
正是因为阅卷老师看不懂,大部分学生看不懂,才更容易成为大家关注的对象。
专家对甲骨文作文进行翻译后,发现这篇文章跑题严重,而且表达的意思并不连贯,根本没有阅读的意义。
或许他在写甲骨文作文的时候,也知道内容不太通顺。但他觉得真正懂甲骨文的人并不多,他能成为第一个在高考作文中用甲骨文的学生,必然会成为大家讨论的对象,这也是他展示自己的大好机会。
最终的结果如他所愿,他凭借这篇作文名声大噪,虽然这篇作文只得了6分,但帮他收获了空前的人气,还收到了四川大学抛来的橄榄枝,不可谓没有改变他的人生轨迹。
从这一系列的事件发展来看,黄蛉或许根本就是这样计划的,甚至现实比计划更让人心动。但这种心动,最终形成了悲剧。
而形成悲剧的最大原因,和自身性格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黄蛉写甲骨文作文之前,其实还参加过一次高考。
既然有了复读的经历,越发知道应该把时间放在成绩提升上面。但他最终选择用这种“哗众取宠”的方式博取大家关注。
当他成功之后,马上选择固步自封,不愿意进一步提升自己,也不愿意积极探索,最终沦为大家心中的小丑。
要是黄蛉能够像当年的韩寒一样,在获得新概念作文一等奖之后,继续在相关领域发挥优势,为自己争取更多成就,才能真正成为令人敬佩的人。
然而黄蛉终究只是一个普通人,还妄图用“哗众取宠”的方式改变自己的人生。这种心术不正的做法,最终会被打为原型。
当然,也有消息报道黄蛉目前仍然在研究古文字,至于以后能不能重新回归大众视野,一切还得时间来检验。
或许黄蛉真的是那一类有怪癖的天才,他接受不了过于板正的教育方式,所以选择了退出。在你看来,哪种说法更符合黄蛉的真实状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