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出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下》。这篇文章讲述了不同的环境造就不一样的果实,同样,外在环境对人的后天影响也是十分重要的。
所谓的后天环境其实就是一个人所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文化底蕴。在一个没有历史的国家出生的人是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甚至可以说说是没有。但是你要是问中国的文化底蕴,皇城根下好赖找个人儿能给你说上半天,这时候就能看出中国人的文化自信。
有些国外友人就深深的被中华民族的文化吸引,十分迷恋,甚至把自己的国籍改为中国国籍。有这样一位科学家本是外国弃婴,但是被中国人收养,却一直坚称自己是中国人,以作为一个中国人为傲,他身上就有中华民族的影子,这就是文化底蕴之所在。
一、外国人与中国人
说到李艺祖,他有着深陷的眼窝,挺直的鼻梁,微卷的白发,这是典型的西方人的特征。有人说他的的确确是一个外国人,也有人说,他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这些话听起来自相矛盾却有些搞笑,而实际情况是他是外国人的弃婴,拥有外国血统和样貌,但是被中国人抚养长大的。
李艺祖出生在一九三八年,中国那个时候正值战乱纷纷,他父母生下他不久,着急回国,为了能够尽快回国就将李忆祖遗弃在他出生的那个医院,后来被送到教会寄养,幸运的是他遇到了他的养父母。一对善良的天津夫妻收养了他,他们是善良的中国人也是普普通通的中国人。
年少时候的他还不懂得外国人与中国人的区别,只是觉得自己和其他的孩子在样貌特征方面有一点不太一样,在学校有时候会被同学们笑话,从言语之间能够感受到讥讽与嘲笑,但是他可爱的脸庞特别惹人喜爱,老师们都会特别照顾这个异国他乡的男孩儿,这给了他很大的安慰。
而养父母对待他视同己出,一直鼓励他不要在意这些话,在他懂事后也没有隐瞒他,就将他的身世一一相告,之所以为他取名“李亿祖”就是要他不要忘记自己的亲生父母,自己的家乡和祖先。
李忆祖虽然长着外国面孔,却有一颗地地道道的中国心,甚至,他比其他人更热爱自己的祖国—— 中国。每当别人称自己老外的时候李忆祖很生气的说到:“我不是老外,我是外裔中国人,并且多次给别人解释自己为什么不是他们口中的“老外”。
在特殊时期养父母怕他受到迫害,为了保护他就把他送到老家让姥姥和姥爷代为照顾,总算躲过了一大劫难。曾经有外国人想收养李艺祖,养父母断然拒绝,他们喜欢这个孩子,他不是家庭的负担,既然已经成为家庭的一员,无论如何他们都不会放弃的。
二、功夫不负有心人
“不放弃,不忘记”,李艺祖身上就有养父母的那股劲儿,从小学开始就特别的勤奋,身上有一股子韧劲,爱问问题,学习特别好,在母亲的鼓励下,李艺祖积极的加入少先队,融入集体,并且一举考上了名校“北京二中”。
在学风醇正的北京二中,李艺祖甘之如饴,饥渴的他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的游弋,他不止一次的说过,要感谢北京二中的老师和同学们,在那里他确定了自己的理想,在那里他收获了人间的真情,家庭给他以心灵的港湾,而这所学校是就是他梦想的起点。
功夫不负有心人,1957年高考过后,李忆祖被北京地质学院录取,他就是在高中的实践中被地质学深深地吸引,所以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考取北京地质学院。在校期间他一直醉心地质学,他相信终有一日会用学到的一身知识报答祖国,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毕业后他被国家分配到北京工作,建设新中国。这是无数学子梦想的地方,这里是国家的首都,祖国的心脏,然而李艺祖却两次打报告,请求到比较落后的新疆去工作,他的选择让人大跌眼镜。
别人前一秒还在为他欣喜,后一秒却开始为他担忧了,大家都心知肚明,却对他的选择由衷的敬佩。
有人疑惑不解,他说“我要去祖国最需要我的地方,而且新疆是个好地方,广阔天地大有可为,回报祖国,奔赴新疆”。他说自己有一个愿望:“生在中国,长在中国,所以要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更好地回报祖国。
三、新疆是个好地方
新疆当然是个好地方,祖国山水的发源地,三山加两盆的地形特点孕育出这方独特的水土人情。并且自古有昆仑龙脉之说,而且特产葡萄,哈密瓜,地肥水美,令人神往,能歌善舞的新疆人哟,每天的笑脸都神采飞扬,阿尔泰山泛着金光,沙漠驼铃把快乐摇晃。
但是对于做地质探测工作的人来说新疆的自然条件是恶劣的,漫天黄沙飞舞的情景几乎天天都在上演,所以野外生存是一大挑战。尽管如此,李艺祖用实际行动把新疆变成好地方,他从基层开始做起,踏遍新疆的每一寸土地,从山沟沟,到雪域高原,从茫茫戈壁到沙漠之巅。
四十几年间,他们的成绩单就是那源源不断运往全国各地的矿产资源,他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做出巨大的贡献。虽然条件艰苦但是他们从来不怕,虽然成绩斐然但是他们却不骄傲,曾经多次有机会调回内地,享受好的生活和工作,李艺祖都将机会让给其他人。
他说在这里呆了这么多年,那里都不如新疆好,他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踏实,他还说要把自己都献给新疆。
退休后,他开始开班授课,他将自己多年的专业知识以及生活经验讲给学生们听,他从从地质专家变成了受人尊敬的李老师。
他讲的课与众不同,枯燥的知识在他的课堂上变成了神奇,废旧材料摇身一变成为玩具,一下子就激发了孩子们的求知欲,就这样在将书本上的知识就钻进了孩子们的脑子里,同时也让孩子们了解到人类的进步,时代的创新以及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孩子们都喜欢这个李老师,特别是科普课,他的知识广博,有深度却能深入浅出,他的语言时而幽默,引得孩子哈哈大笑,时而深情激发孩子们的爱国情怀。
他总结自己的讲课经验就是“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灵活应用”。据统计,九年之间他在南疆北疆的五十六个县市区义务讲课,据统计超过二十七万人听过他的课,他的讲稿就超过了八十万字。
小结:
李忆祖的这种胸怀叫大爱无疆,大多数中国人都是希望安逸一点。只有几十万分之一的人才会舍弃自己的安逸生活,去追求这种冒险的贡献。
所以他骨子里也有西方人的冒险精神,但李老的非凡经历却诠释了什么是热忱的爱国情怀,不分肤色不分人种,只要生长在这片神州大地,就为她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我们可以这样说,他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中国人。你是不是也觉得自愧不如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