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上午,中山市首届中德(实验)班结业暨颁证仪式在中德合作职业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举行,中山市国资委总会计师冼政文、三角镇党委副书记杨剑辉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仪式。
2017年9月,中山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德国海外商会联盟(AHK)、市内中高职院校以及德国西门子公司等企业紧密合作,建成中德合作职业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开展中德(实验)班实训教学。
培训基地与中山市8所中高职学校合作开办中德(实验)班,开设了切削机械工、模具机械工、工业机械工、机电一体化、电子技术应用、电子信息工程六个契合中山产业特点的专业(方向)。学员在三年的学习过程中,约有2/3的时间在培训基地参加实训,模拟企业生产的练习。另外1/3的时间在学校学习文化课和专业理论课,通过考核后可获得德国海外商会联盟(AHK)颁发的国际化职业资格证书。
三年来,首届中德(实验)班学员们接受了基于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先进教学理念熏陶和模拟企业生产的专业技能实训,掌握了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社会能力,培养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今天,首届中德(实验)班学员结业并获得了沉甸甸的两份证书:由中山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科研机构、行业协会和龙头企业开发的专项职业能力认证证书,以及德国海外商会联盟(AHK)的国际化职业资格证书。
“首届中德(实验)班有10个,培养学员239名。学员国际标准证书考试通过率为85%以上,高于同类培训院校15%,就业平均薪酬高于同类专业毕业生50%。他们凭借在培训基地打下的基础,在工作岗位上迅速成长为独当一面的骨干员工。” 中山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泽说:“我们与中山大洋电机、明阳集团、乐心医疗、广隆燃具等约30家优质企业达成深度合作。不少学员还没毕业就被企业定下。”
德国海外商会联盟(AHK)职业教育副总监陈丽玮表示,中德合作职业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已经成为德国海外商会联盟职业教育的示范项目,希望今后与培训基地在教研教改、企业实习、师资培训、教学和学术交流等多方面加强合作,推动中德职业教育合作再上新台阶。
“现在的我已经从一个机电专业的新手,成长为可以为企业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高级电工,目前我就业于东莞市贵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担任技术员一职,近期主要负责口罩机的维护和调试。”学员代表张兴耿是广东理工职业学院2017级中德(实验)班学员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21岁的他,今年在该公司实习加就职6个月以来,目前月薪过万,他十分感谢学校和培训基地对他的培养。
“双元制”职教模式本土化实践,高标准、高投入培养出来的是职业技能人才的“特种兵”。中德(实验)班学员专业技术技能强、综合素质高、精神面貌佳,就业起点、薪酬待遇以及企业评价均有着明显的优势。张泽表示,今后,教科公司将对“双元制”职教模式本土化实践经验进行复制推广,努力把培训基地打造成珠江东西两岸融合发展的高端职业技能人才支撑点,为中山产业转型升级和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输送更多高素质的技能人才。
【南方日报记者】廖冰莹
【南方日报摄影】叶志文
【通讯员】唐雯
【作者】 廖冰莹;叶志文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